再次来到英雄山市场,人潮如海。
王跃进摆摆手,谢绝李承的陪同,准备去考察“神童”,瞥了眼身侧的儿子。
王建华恍若未觉,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小食摊位,伸手指指前方惊喜状,“李老板,你们还没吃早饭吧?那有家周村烧饼,酥香脆的很,我去给买点回来大家尝尝。”
王跃进冷哼一声,甩袖就走——还琢磨着借机指点儿子一二,结果人家心思全放在巴结新老板上。也罢,随他去吧。
李承自然不会让王建华去买早点,对吴伟使了个眼色,自己伸手拽了“二师兄”一把,笑着问道,“王老弟,昨天王老师说的……和英雄山市场一家古玩店老板不睦,我挺好奇的。”
“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他偶尔说过一嘴,好像是和前面顺源庄的老板,合伙‘打围子’,结果被人家骗了,接下梁子。”老子怕丢丑,犯忌讳的事情,儿子说出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打围子’一词来自于“打鱼窝”,对比后世项目招标中的“围标”就能明白大概意思,放在古玩行,就是几个人合伙做局,拿下一桩比较重要的古玩买卖。
涉及到“打围子”这类隐私,李承不好继续往下问,倒是将顺源庄的名字记下来。顺源庄,贾郑廷的记忆中有些印象,是做普洱茶的,怎么会和王跃进一起打围子?
昨天看过的摊位,一掠而过,来到昨天结束的位置,继续走起。
市场人超多,四人一起也不那么扎眼。
这是一家做旧报刊杂志、书籍的摊位,货品不少,很凌乱的堆在水泥柜台上,摊主三十来岁的汉子,他身后还有好几个捆扎好的蛇皮袋,估计里面都是新进的旧书籍。
柜台上的货品,已经被更早一拨客人翻过一遍,有好东西的概率不大,所以,有客人站在柜台前,指着老板身后的蛇皮袋叫嚷着,“老吴,那是新货吧,打开一袋子我们看看呗。”
旧货不出,新货不上,这是规矩。所以即便是熟人,那摊主依旧用衣袖擦擦脸上的汗珠,摇摇头笑道,“台上摆不下,不能开。”
几名老顾客,嚷嚷着要看新货,摊主老吴,一口咬定不上新货,双方在掰饬、纠缠。
李承也很想看新货,便低头在柜台前翻看,等候摊主应对。
摊位上确实没啥好东西,多是六七十年代的书籍以及各种诗歌集——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诗歌这种文学体突然在国内兴盛起来,成为伤痕文学的典型代表,进入九十年代后,朦胧诗和抒情诗又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汪国真,那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
汪先生的诗,确实很火,可是销量并不高——徐家汇的一家书店在九十年代初进了二十本《汪国真诗选》,两个月没卖完。是不是很奇怪?
其实一点不奇怪。
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当时非常流行“手抄本”,很多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抄写在一个笔记本中……手抄本的流行,极大的限制印刷本的销售;其次就是倒版的泛滥,正版要十多块,倒版两块一本,经济不富裕的九十年代,那些学生或者年轻人,选择哪一样可想而知。
说起来,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欠汪先生一本诗集!
李承将最上面一层倒版二手书以及诸如《农村天地》之类的杂志,整理到一边,查看最下层,那里可能还有漏网之鱼。
最底层,还真没怎么动过,书籍侧立,彼此压得严严实实,书脊朝上,印有书名、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很方便查阅。
李承的手指在一排书脊上划过,很快挑出三本有些价值的书籍。
第一本是1964年八月,作家出版社中海编辑所出版的诗集,《献给火的年代》,作者李瑛,颇有名气的军旅诗人。选中这一本,是看中出版社和出版年代,有些增值价值。
第二本是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印制,现当代诗人穆旦先生翻译,普希金的长篇诗歌《青铜骑士》。选择这本,是因为出版年代和翻译者,穆旦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他还是金庸先生的堂哥。
第三本是1980年川中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归来的歌》,作者为文学家、诗人艾青。李承非常喜欢艾青诗歌中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
再浏览一遍,没什么看上眼的,三本书中,李承拿起最上面的《献给火的年代》。
照例,先看看印制册数,第一版两千册,还不错,算小版本,三十年后的今天,存世量估计不足百分之一。
再翻翻扉页,有一个颇有力度的钢笔签名“沈括购于1967年5月21日”。这个沈括当然不是宋代的那个沈括,是这本书的原主人。
继而是目录,目录为断章式,分为抗美援朝、亚非拉革命、军旅随笔几个篇章,诗歌名称诸如《上甘岭的泥土》、《富士山下的风暴》、《非洲的鼓声》、《血在燃烧》、《茶》、《古巴情思》、《献给十月革命的炮击》、《斗争》等,极具时代特色。
再看看封底,有点油污但不影响阅读,通书八五品相。
手压在页边,哗啦啦翻看页边,查阅是否有脱页和折边现象,翻动的书页突然出现一个轻微的跳页。额,这是夹有书签?
将书本放在双掌中压了压,不像书签那样硬扎,几无感觉。将书本摊开,慢慢翻动,李承的目光一凝,呵呵,真是……什么运气?
书页中夹着一枚四方联,简陋印制画面,粗糙的纸张及齿边,却不能掩饰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