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662章李承上套

春秋战国,一片混乱,最难受的就是商人。

别被“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骗了,那是封建时代阶层宣传压制下的结果,其实在中国远古历史上,商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夏朝时,商丘为诸侯国商部落之所在。

商部落第七代首领名叫王亥(公元前1854——公元前1803年),是个英明能干的首领,把商部落搞得欣欣向荣。

商部落经济发达,货物充足,王亥就发明了牛车并驯牛拉车,亲自率队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其他部落去进行贸易,填补需要,互通有无,因而深受欢迎。

由于他们来自商部落,人们就称他们为“商人”,这就是“商人”一词的由来。

王亥,自然也就成为“华商的始祖”。

商人的始祖,竟然是一位等同于国王的部落首领!

再到春秋战国,四大“商圣”——管仲、范蠡、吕不韦、郭纵!

瞧瞧都是什么人,个顶个的都出将入相。

还能说商人的地位低么?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最难受的就是商人?

要想在兵荒马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做一名出色的商人,除了要有过人的胆识、精明的头脑,精锐的武力保障,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因为要记清、辨明各国货币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当时的各国货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有贝壳的,有珠玉做的,有金属制的,也有皮革、粮食、布帛、齿角,不一而足,最难受的是彼此没有规定的兑换体系……

单拿铜铸货币来说,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就有不同的形制,大而化之地来看,可以被粗粗归为四大体系,即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

李承面前这位老农,用来拴烟丝袋的钱币,就是布币中的一种——楚大布!

先说布币,再说楚大布。

布币非布,而是铜制币。

由于形状和铲子很像,又被称做“铲布”,而布币之所以被称为“布”,实际上得自于一种青铜农具“镈”——古时候人们随身携带的一种铜铲,既可以用来防身杀死敌人和野兽,也可能用来在丛林草原中挖取植物,同时还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

因而,“镈”的流通非常很广,具有经济货币中的最普遍特性——价值共性。

据考证,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布币,最早的布币和“镈”在外观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又厚又重,还留有用来安装柄的小孔,又被叫做“空首布”。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布币的流通,它越变越薄,越变越小,越发利于携带,最终演变成薄薄的一片,即“平首布”——成为不带有实际使用功能的专职货币。

镈和布同音,因而得出“布币”这么个怪怪的名称。

其实,刀币也是这么来的,最早的铜刀也是一种用来防身或者采集农作物的工具,具有广泛的实际使用共性,因而,逐渐转化为货币。

这是中国货币起源与国外货币起源最大的不同点——基本上都来自于生活或生产工具。

周铸布,因而布币铸行最早的地区,为周朝的京畿之地,后逐渐延伸至春秋的秦和三晋地区,战国时期的魏、赵、韩、燕、楚等国,大体相当于陕、晋、豫、冀、鲁和辽的一些地方。

再说说楚大布。

楚国偏南,农作物种类繁多,因而楚国出商户,经贸能力很强。

楚国的经贸往哪个方向走呢?

更南方则是蛮族,喜欢以物换物,楚国的经贸方向最好的选择就是中原之地,也就是布币流行的几个国家,也就是魏赵韩齐秦。

为了商贸需要,楚国也铸造一定数量的布币,也就是楚布。楚布的范制为平首、平肩、方足,通体狭长,周沿有廓,首部有一圆孔。

楚布分为两种。

一种为大型币,长度在十公分上下,足宽在三公分,重量在三十克左右,也就是拴烟丝袋的那枚,业界称之为“楚大布”。

楚大布正背两面刻有金文,其中,正面四枚金文中的首字,争议极大。

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马昂《货布文字考》读为“旆比当十斤”;陈铁卿《釿为古钱字说》读为“殊布之忻”,《历代货币大系》读为“扶戔当忻”,郭若愚读为“杜币当釿”,认为铸造地在今商丘杜集。

总的来说,楚大布币文第一字,或认为是地名,如郭若愚读“杜”;或认为是“大型、标准”之含义;李家浩释读为“旆比当釿”,认为第一字从“市”,从市之字,可以买十斤粮食;何琳仪认为从木从无,可读为“模”,意为“法钱”;黄锡全从何琳仪意见,认为有“母币”意;吴良宝认为中海博物馆藏楚国简文“尧”字字形与币文无二,可释读为“桡”。

尧,从“垚”,从“兀”,本意为高大,桡比,意为大型的钱币。

对楚大布的金文,饶老有自己的看法。

他是从第二种楚布,也就是小型楚布上面的四个字“四比当釿”逆推,他认为既然小型楚布第一个字为数目,那楚大布的第一个字性质上应该是雷同的。

所以,饶老认为,楚大布币文第一字,应该是“大型,标准”的含义,释读为“桡”是正确的。

楚大布币文第四字,有“忻、釿、圻”等说法,均认定是重量单位演化而成的货币代称。

对于第一个字,李承没有资格发表看法,那是一撮撮大家,辩驳竖旗的舞台,对于楚大布的第四个字,他倒是有些看法。


状态提示:第662章李承上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