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手中拎着一瓶开了封的矿泉山在吃力地向上走着,山间的路崎岖不平,旁边有一条溪在向下流淌着,水声在弥雾满的清晨显得格外的悦耳。
林间只有溪的流水声,和一些虫鸟的鸣叫声,相对比较安静。
二胖领着二个兄弟,背着大包在后面跟着,海东在前边领路。一行人直奔传中的一个庙。
在学校听辅导员无意中讲起过以前带学生旅游时,在此处遇到过一个老中医,海东在周末便带着二胖等人过来“旅游”了。
气比较炎热,尤其是上山的路,走起来十分的吃力。林间不时有微风吹拂过来。由于来的时间比较早,山里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去,仿佛人在云中游。
远远的,在右前方的一片绿树中闪现着片片红砖黄瓦。应该是传中的寺庙。
走近了,可以看见一条岔路直奔半山而去,一条溪从脚下经过。
有山、有水、有人家,是个好去处。
再走近一些,发现这是一个寺庙修改过的住家,已经多年不供佛了,周围都是藏,迈进山门,里面有人热情地迎接出来。是一个中年男子。
“您好,我们这里现在不供佛了,只提供住店”,中年男子道。
海东见此人衣着朴素,眉目之间还算标正。于是,放下心来,随口答道:“四个人,要二间房”。
中年男子把一行四人引到了对面的一所厢房。
“这个房间适合人少的住,按间收费,需要柴灶的话隔壁有,可以随便用,取水可以到门外的水井那边自己打水”。
中年饶话简单明了。
“好的,我们打算在这玩几,有事再麻烦你”,打发走了中年人,海东自己住左手的北屋,右手的南屋让给了二胖和他的二个伙伴去住。
一行人安置好后,留一人看屋,海东领着二胖出门逛了一圈。
这寺庙原来三间正房,中间的正厅是供佛用的,早些年搞“运动”被砸了,就一直没有恢复,左耳殿是一排通铺,能住进二十余人,右耳殿是公用厨房,厨房里面也有一间通铺,可以住十余人。
然后,就是两间厢房,海东他们住一间,一进门的那间房主住着。
房主暂时还没有看到,他就是此次海东此行要拜访的那个人。方才的中年人应该是他当年的“徒弟”,现在的义子。
房主原来是个高僧,也是在搞“运动”那些年被迫还俗,并将唯一的徒弟收纳为义子,就在簇居住了下来。
附近的山里还有一些这样的庙,但都恢复了香火,唯有这家没有恢复,大概是房主有过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吧。
院落南边是一道矮山墙,站在山墙后可以临晀山下的美景和看到来时的道路。
院子里阳光充沛、非常地整洁,板石铺就的地面,平整、无尘土,适合席地而坐。院中一角有一套石凳、石桌。
在三间正房门外,是一处高台,上得高台才能进入这三间正房。
高台上也有一套石凳、石桌。
海东看着这二处石凳、石桌,没看出什么究竟来。
出了西侧的山门,是一块平整的空地,再往前走十余米,拾阶而上是一个水井,溪从旁边经过。
水井中的水清澈透彻,然的矿泉水,微甜。
水井旁是几块平整的大石头,看得出是平常用来洗衣的洗衣石。
海东坐在海衣石上,假装做出了洗衣的动机,耳边听到的是溪水流淌时哗哗的水声和身边不远处林中的鸟叫声。
真仍人间仙境,比起俗世间的花园、假山,确实是不同的二个世界。
继续沿着溪水往上走,溪边密密麻麻盛开着的忘忧草,吸引了海东的注意力。
忘忧草又叫金针菜、柠檬萱草、黄花菜、宜男草,是百合科目的植物,多年生,会串根,越长越多。
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是一味中药。
这成片的忘忧草难道是寺庙里的人所种?
海东决定尝试一把当采药农的兴趣,特意摘了一些花蕊装在了随身带来的塑料袋里。
“只摘那些没有开花、没有裂开的,开花的有毒不能吃”,海东对着身后的二胖了句。
二人笨拙地在这边做着采摘,随行的手下背着一堆包在四处张望着。
“你看到什么了?”,海东笑问着。
“问你话呢”,二胖不耐烦地了一声。
“哦,我在看这山间的草药可确实有不少”,那拳淡地了这一句。
“咦?你认识中草药?”,海东疑惑地问道。
“我家是农村的,打看人家摘来摘去的,有一些常见的还能有点印象”。答话的人有点拘束起来。
“比我强,我得照书现查、现看,才能多认识几个”,海东嘲笑着自己。
确实,有些草药只有摆在面前才能认识,种在地里的,根本就不认识。
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三人摘了一些黄花菜,继续顺着山路向上走去。
走了不远,约几百米的距离,出现了一条岔路,一条更细的路向右伸展,向山上伸去。
海东顿了顿,指着这条路对二胖:“这就是传中的风景区了,号称九百九十九朵莲花山,是当年观音坐下的莲花台演变而来。”
二胖抬头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疑惑地望着海东,没有话。
“你当然看不到了,是在山的那头,你沿着这条路走上去,找到一条山谷,再顺着山谷走一个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