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传过去的?”王双的爸爸傻了,他也是球迷,还是喜欢喷国足战术的球迷。这一球传得让他目瞪口呆。

而对方球员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王双不是后卫吗?什么时候到那个地方去了?

一比一,上半场第十分钟,德育小学扳平比分。

天河小学开球,比赛继续进行。而王双的爸爸还没回过神,嘴里一直喃喃自语。他儿子进的球是怎么传过去的?为什么德育小学的十号背对王双都能知道王双跑到位了?难不成是运气?碰巧?

“这些孩子做的不错,他们发现天河小学的八号和十号是技术最出众的,所有进攻都是围绕他们来打,而且十七号跑位灵活,是主要的分手。魏涛吃了一次亏,现在却成功地限制住他。郑梓涵也不错,补位补得很及时。”常诚在场边和黄竞小声分析场上队员表现。

“他们还能找到对手的软肋,天河小学的中场七号和九号不善防守,边路防守全靠边后卫,王双插上去进球就是他们的边后卫被张成渝带跑了。”

这真是这些孩子们看出来的吗?王双的爸爸又懵圈了。

天河小学打法没有变,看得出来他们对自己实力极有信心。

八号和十号交叉换位,十号持球进攻,廖晨却没有跟出来反而死盯插上的八号,张杰手脚并用缠住十号,不让他轻易的把球控制好。十号无奈,只能分给左边的九号。九号并不是左脚球员,他习惯性的拿球往中路带,和中路的十号换个位置。然后反方向传球,直接打到中后卫和右后卫的身后,这时十号已经高速插上。

人过去了,球却没过来。廖晨飞身铲球,把球踢出边线。观众沸腾起来。

“太漂亮了,这个补位精彩。”

“这小子判断准确啊,预判能力至少十五。”

“胡说,我儿子预判能力二十。”

“……”

天河小学边界球,左后卫三号跑过来掷界外球,把球交给九号,九号在传给八号,八号习惯性的停好球,抬头观察一下……。

“小心后面!”十号大声喊道。可惜晚了。

一只脚从旁边伸了出来,把球从八号脚下勾走。八号慌忙回抢,可惜,那个同样背着八号的球员把球从他脚下抢走就直接传给前面的十号,抢都没法抢。

姜云涛接球,依旧没有停球直接一脚传给边路回撤接应的张成渝,张成渝带球突击。

天河小学的右后卫有点头晕,以前盯防的对手要么是右脚将,喜欢内切打门,要么是左脚将,下底传中。可现在面对的十一号,打了十几分钟比赛,还没弄清楚他是左脚呢,还是右脚,他下一步是要下底传中呢,还是内切打门。

张成渝右肩一沉,作势要内切。二号跟着往右一动,趁这个空隙,张成渝左脚脚背把球一拨,右脚一瞪,连人带球从二号的右侧越了过去。

二号赶紧转身回追。十五号也往边路过来补防。张成渝却没有继续下底,在一晃过二号就起脚传了一个低平球。球越过补防的十五号,飞向点球点附近。

五号向禁区冲去,应该能够在对手赶到之前把球踢出危险地带。

快了,球就在眼前,五号抡起大腿,要把球踢出危险地带。突然眼前一花,出现一个鬼魅般的身影,背后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九。用一个极为不专业,不规范,而且难看的姿势抢先踢到足球,然后摔了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

就好很快爬起来,高举双臂欢呼着向场边跑去。这时五号才发现球已经在球门里滚来滚去,门将呆若木鸡地看着他。

比分二比一,德育小学反超比分。这个时候,天河小学的教练坐不下去了,站起身来,对着场内大声呼喝。

不过上半场的比赛在这个时候结束了。中场休息十分钟,天河小学的教练趁这个机会开始仔细布置新战术。

家长们的教练瘾也犯了,几个相熟的家长一起讨论下半场的战术,该怎么保住胜果。有人说防守反击,有人说要保持进攻给予对方更大的压力,美其名曰以攻代守。

当然这些家长的战术想法都是围绕自己孩子的。谁不希望自己孩子能出风头?

下半场开始,天河小学果然有变化七号被换下,替补登场的是十八号,和六号组成双后腰,看起来是增加防守力量,实际上,二号位置前移,站在了边前卫的位置。后卫线只留下三人,打起352,在中场增加兵力,试图控制住中场。

突然变阵,德育小学的小队员们一时没适应过来,被压制住。十号,十七号,连续三次打门,幸好守门员冯雅辛表现稳健,在廖晨和魏涛的帮助下没有丢球。并且利用规则拖延了一会儿时间,引起天河小学的极大不满。

德育小学的小队员们却趁这个机会稳住阵脚。

既然敢打三后卫,那我们就打三前锋。小队员们想到就做到。张成渝和曲波立刻压到锋线上。

在天河小学一次进攻未果,冯雅辛把球交给廖晨,廖晨,柯林和张杰在后场连续倒脚。突然传给姜云涛,姜云涛不停球直接分给曲波,曲波速度太快,直接下底传中。

这次传中,天河小学的五号注意力很集中,抢在王飞身前把球顶了出去。第二点被姜云涛拿到。

姜云涛卸下足球,十八号就扑了过来。姜云涛往后撤了一步,用脚外侧把球轻轻地一拨,球穿裆而过,这一步后撤也躲开了对手。

十八号用力过猛,想强行扭过来追球,脚


状态提示:4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