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阿炳的诸天生活>第263章第13个任务朱由榔的愿望6

明上莽白还是缅邦的王,但实际上这个国家已经完全掌握在了陆仁炳的手里。陆仁炳不断的,借助莽白的名义,调动缅邦各地的军队,清洗安插,教育,训练,收买。最终牢牢的掌握了缅邦上下二十余万兵马。

虽然这些兵马目前还处在中看不中用的状态,但这些人都是陆仁炳自己能掌握的力量。是他能够镇压那些军头,文武大臣,稳定缅邦的根本。

做到这一步,陆仁炳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掌握了军队,陆仁炳开始整合整个缅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缅邦内部都是个部落集合体,上缅下缅,矛盾重重。争斗了几千年,永远也不会停歇。

但是这些东西归根结底,都还是上层人的事,只要发动群众斗群众,什么矛盾就都没有了。所谓那啥斗争一抓就灵。陆仁炳就是这样开展工作的。他们这些明人始终都是外来者,要想在这里立足,仅仅依靠缅人上层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等陆仁炳掌握了军队后,各地的的明官,便开始接受陆仁炳的指示,发动了大规模的平地权的运动。

各地的平民奴隶,翻身做了主人,旧的部落首领和奴隶主纷纷被打倒。此起彼伏的反抗被陆仁炳轻易镇压。一年的时间,缅人几千年的统治基础就消失了。从中原来的读书人,被陆仁炳派下去,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

这个时代的民众没有民族意识,只要教育好了,这里的民众就是大明的子民。从各地来的大臣,士子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鼓舞。谁都能想得到,若干年后,缅地将成为大明复兴的基地的美好前景。

陆仁炳也在军队里,开展了同样的习汉字,说汉语的训练。这项运动持续了十年,基本上缅人新一代人都能简单的听说汉语了。

在发展教育,改革土地制度的同时,陆仁炳也开始了清理官场的运动。各地处理了一大批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的恶官,赢得了民心的同时,也变相实现了对缅人上层的清理。

至此缅邦从上到下彻底掌控在陆仁炳的手掌心了。

李定国终究是没有熬过去,只比原来的历史上多活了两年就去了,其余跟着永历东跑西颠的老臣,也都陆陆续续去世了。

陆仁炳分析除了年龄大之外,也跟这边的气候有关系。

幸好来投奔的士子,官员比较多,陆仁炳有足够的人手。

老臣去世也好,他们资历老,能力强,毛病也多,不好控制。最主要的是,他们把各个时期的党争完全的带来了。

搞得这个小朝廷乌烟瘴气,阉党东林党互相指责对方误国,正统出身的,看不上匪寇投诚的,从一开始拥立永历的,看不上从别的小朝廷跑过来的。

在外作战的将领看不上只知道逃跑的内阁大臣的。

反正是一团糟糕,你想调节都不可能。陆仁炳只能一再下诏,禁止党争,并下诏对于历史遗留问题不再追究。

每人屁股后头都是一堆屎,现在对那些问题穷追不舍,只能是把人往对面推。

如果不是现在不宜惹事,陆仁炳都想颁布诏书,通告全国,连那些帮着满清打江山的人,比如吴三桂等人都赦免了,还要封他们大大的官。

嗯,反正现在自己偏居海外,这些诏书发出去,别的不好说,搞得清廷人人自危倒是有可能。

本来这个时代,清廷内部满汉之争,就特别严重。陆仁炳再来个火上浇油,估计会烧得更旺。

不过这些都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清廷的人,也不是傻子,对于如何拉拢人心,人家玩的溜的很。

对于汉官的封赏那是大手笔的很,王爵,侯爵不要钱一样的扔出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带路党,为人家拼杀。

相比于明朝这边,一开始是吝封惜赏,最后是滥封烂赏,一团糟。

算了,陆仁炳仔细想想,如果自己真的那么做,肯定没等到清廷内乱,先等到的就是吴三桂表忠心的大军。

陆仁炳下令各地偃旗息鼓,潜伏待机的命令,刚刚有点效果。陆仁炳可不想将好不容易得来的喘息之机浪费掉。

陆仁炳加强了统治的同时,同荷兰人,英国人的贸易,并且开始建立自己的海军。

郑经那里是靠不住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去世了。因为郡王爵不世袭,所以郑经自领的爵位其实不合法。

不过事情报到陆仁炳这里,陆仁炳没那么小气,直接追赠郑成功亲王爵,谥忠武。

并准许郑经袭亲王爵,世镇呆湾。

与此同时追封了一大批此前,牺牲的功臣将领。算是收拢人心。

但是郑家其实就是藩镇,陆仁炳是不能依靠他们的。好在缅邦搞航海的条件也不差。

清廷搞迁界禁海,大批沿海渔民逃到南洋谋生。这些人都被陆仁炳接了过来,他们就是陆仁炳建立海军的资本。

陆仁炳在南阳下苦功,埋头种田。同时恢复了东厂,锦衣卫,不仅监察内部,还胖两个组织扩展到沦陷的广大地区。

主要任务就是恢复组织,联络反抗势力,刺探情报,策反人员,收拢人才,散布谣言什么的。

这些工作陆仁炳都是亲自抓的,派往各地的人员,陆仁炳都要亲自给他们上课做培训,跟他们讲的都是超时代的东西。陆仁炳也不知道,最后能起到什么效果。

反正陆仁炳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保存自己,等待时机。

清廷对于反间谍工作也是很重视的,这些人不知道要牺牲多少。

陆仁炳


状态提示:第263章第13个任务朱由榔的愿望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