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第二十一章 武将与士族
入京城干什么?我还掺和这场是非干什么?我还不如躲在西疆不闻不问。”

李儒一愣,不明白董卓的意思。董卓对权势的渴望非常强烈,他怎么会有这种明哲保身的想法?如果不加入这场权力角逐的漩涡,董卓至死都不会有机会进入朝堂位列三公。

董卓说了一番话,让李儒陷入了沉思。

本朝靠无数出生低贱的武将打下了天下。建国早期的军功阶层大都进入了权力中心,但随着豪门士族的崛起,军功阶层逐渐没落远离了朝堂。豪门士族成了权力的核心后,他们入则为重臣,出则为大将。

而这个就是以张温、卢植和朱俊就是突出例证。但军功阶层却只能在沙场上冲锋陷阵,斩将夺旗,要想进入朝堂,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昔i的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和段颎,今天的皇甫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这是武将与豪门士族的斗争,投靠豪门士族,武将就是一只看家护院的狗。,这也是董卓不愿意投靠豪门士族的原因。

昔i的凉州三明将为了得到豪门士族的认同,进入朝堂获得权力做了许多的尝试和努力。三人曾经放下剑戟,潜心做学问,也想搏个大儒的名声。

皇甫规jing研《诗》《易》十四年,教授门徒三百余人。

张奂曾拜当时经学名家朱宠为师,专修《欧阳尚书》,对《牟氏章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撰写了三十余万字的《尚书记难》,弟子上千。

段颎也拜名师学习经文。

但边疆战事一起,这三人本xing马上就暴露了,他们纷纷毛遂自荐,请缨出战,所以在豪门士族官僚和名士大儒们看来,这三人再怎么饱读经书,著书立传,也不过就是个武人,除了打仗没什么作用。

既然做学问不能得到豪门士族的认可那就做武人吧。皇甫规做得中规中矩,凡士人所痛恨的他坚决痛恨。皇甫规不与外戚大将军梁冀为伍,说他是尸位素餐之徒。党锢之祸的时候,还要上书附党,但最后得到的评价就是“虽为名将,素誉不高”,一无所获。

张奂学问大,功勋彪炳,好不容易进了朝堂做了个官,但他稀里糊涂地掉进了陷阱,成了宦官镇压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的爪牙,最后为豪门士族所不齿,“扬戈以断忠烈”,声名毁于一旦。

段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盘结权贵,投靠宦官了,他为了进入权力中心,甘愿为宦官卖命,甚至和豪门士族为敌缉捕太学诸生。他虽然最后花钱买了个太尉,位列三公,但为豪门士族所不容,后受宦官王甫之事牵连,被酷吏阳球抓入牢狱,饮鸠而死,落了个人财两空,身败名裂。

今i的皇甫嵩早就看透了,哪怕的朝廷的命令,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董卓认为皇甫嵩掌控不了西凉军的原因,天子和豪门士族想利用他,可是他就是出功不出力。

由此可见,本朝的武人要想得到豪门士族认可,出将入相,进入权力核心,不仅仅是不容易,而是根本不可能。特别是张奂和段颎带给豪门士族的伤害太大了,武人就是武人,蛮夫就是蛮夫,豪门士族要利用你的时候你就是士子,就是他们的一员,你没有作用的时候,回家养老算是好的,弄不好要身败名裂。

董卓认为自己如果跟在这些门阀豪门士族后面,给他们做工具利用,最后的结局最多不过就是象皇甫嵩一样,要用的时候拿出来用一下,不用的时候就扔到一边理都不理。

董卓是个骄傲的人,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觉得自己为什么要给这些人利用?为什么要像奴仆一样看他们的脸se过i子?

他进入雒阳是为了独揽大权,是为了有朝一i改朝换代,如果成为了豪门士族利用的对象,他还能成功吗?就像现在的大将军一样,这些豪门士族利用大将军对付宦官,但如果宦官一灭,这些豪门士族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大将军。

如果在进入雒阳后,投靠豪门士族,那么,在消灭大将军后,豪门士族岂不是要对付他?哪怕他有十几万大军,那些豪门士族也不会放过他。

在董卓看来。如果进入雒阳是为了投靠豪门士族,利用豪门士族对付大将军,这还不如不去雒阳。

李儒不得不重新思考,他用了十几年时间,殚jing竭虑帮助董卓有了今天的地位,有了一个千载难逢进入洛阳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但董卓如果执意放弃这个机会不进洛阳,董卓也就丧失了掌控权力的机会,而没有董卓,自己怎么报仇?怎么报复带给自己深重灾难的大汉帝国?

李儒想了一下,说道,“主公还是跟在豪门士族后面好。宦官一死,豪门士族为了除掉大将军,必须要倚仗大人。等到主公进京后,帮助豪门士族除掉了大将军,雒阳稳了,天子就要利用主公来威慑豪门士族,这就是机会,主公只需要左右逢源,必能手握重权,再加上有西凉大军和雒阳的西园军为后盾,主公权势之大,恐怕天下再无比肩之人。到那时,豪门士族是死是活还不是看主公的脸se?主公帮助新天子巩固了皇位,功高盖世,从此后,大人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重臣了。

董卓怦然心动,和李儒定下了左右逢源,掌控兵权的计划。

…………

碧天云,无定处。

绿槐yin里黄莺语,深院人悄画帘垂。

檀香一炷袅袅,胡才却没有午倦抛书睡梦长的悠闲,这会子正与税务司的张平议事。<


状态提示:第二十一章 武将与士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