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夜色如浓稠的墨砚,藏青色的帷幕刚刚落下。这样静谧的夜晚点缀星星,却没有一颗星星。
这样的夜晚,月亮是不美的,同样也看不见星星,甚至连蟋蟀的声音都是凄凉的。劳累了一整天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早早入眠了。
不过这里有一个人例外。
冯濂估摸着月色差不多了,从榻上悄悄摸摸地走了下来。打量着外面的动静,悄悄地穿上鞋子,连呼吸都比针落下的声音还要轻。
夜晚微凉的风吹到冯濂淡薄的衣襟上,冯濂打了个寒噤。
这个时间,不会没有人还没入睡吧……
怕什么!
冯濂轻车就熟地拿起了桌子上准备好的东西,算算日子,今日正好就是约定好的时候。
之前总是办错事情已经被主人训斥了,这回也再也不能搞错了!
冯濂咬一咬牙,将准备好的东西踹进了怀里。——反正又不是第一次,有什么可怕的!
夜色朦胧如斯,还有点凉爽的意味……本该睡觉的时候,冯濂却无比地清醒,甚至是有点紧张。
这一次一定要做好!
冯濂再不犹豫,院子里静悄悄的。
由于世子现在已经是玄安王了,已经搬去了小卢府,带走了一部分侍卫,偌大的院子里选得更加地空旷静谧。
冯濂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在心里暗暗安慰自己:反正每回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要当回事!
他走上这条路其实时候不长,就是在他二十五岁那一年进京赶考。母亲在那一年生了冻疮,六十岁高龄却没钱治病,冯濂把原本自己进京赶考的盘缠都给母亲看了病,没想到母亲却还是一病不起。
村里人都冷漠得很,有的人说他母亲是生了肺痨,必须立刻赶出去;有的人说他们母女俩都是不祥之人,至于不祥的原因,乃是因为冯濂从小就没有爹。
没有爹的孩子的日子难过程度是难以想象。唯一他知道的就是他娘年轻的时候长得很好看,冯濂的爹就花言巧语骗了她,再后来有了冯濂,那个男人却离她们母女俩离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可怜他母亲一个未婚的女子,却要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讨生活,受尽了村里人的奚落与白眼。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当冯濂看见卢玠花团锦簇爹疼娘爱时,天知道心里是有多么地羡慕嫉妒恨。
冯濂几乎求遍了周围的所有人,但是没有一人愿意借给他一个铜板。就在他即将绝望的时候,这时候出现一个贵人,就是这个贵人救了他们母子。
这个贵人就是广渠王。事实上广渠王并不能成为冯濂人生中的“贵人”,因为这位贵人是有所图的,而且他从来不干亏本的买卖,他希望冯濂可以加倍报答他。
冯濂当时纳闷,自己一个穷苦书生,无权无势,到底能干什么呢?
谁知道广渠王当时正急于干掉与自己为敌的大臣,要的就是冯濂这种一张白纸、无权无势的书生,只有这样,安插眼线的时候才不会被对书多年,手上还有笔茧。这样逼真的打扮,很适合潜伏在他的对手那里做细作。
冯濂当时已经饥不择食了。只要谁能救救他们母子俩,就算是火坑他也跳了。更何况广渠王救了她母亲的命,按理说是对他们母子有恩的,冯濂多了这么多年的儒家,这再造之恩不可能不报。
广渠王要冯濂去监视世子。
冯濂当时年轻气盛,根本就没听说过世子的名头,他想着左不过是一个朝臣罢了,再不济也是个官。做个细作,虽然名头不好听些,但是只要自己小心一点,还是不会被人发现的。就算被人发现,他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口才狡辩一番。
广渠王指出世子将会在春天的时候去温泉行宫,到时候冯濂只需要在门口吹笛子,定然能引起世子的注意。只要能进了卢府,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为了稳妥起见,冯濂不能只是那一天在温泉行宫的门口吹笛子,至少要一个月都在那门口徘徊。一来这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而来也掩人耳目,免得被有心人看出门道。
于是冯濂在温泉行宫的门口一连吹了一个月的笛子,颇有落魄子弟的样子——实际上他确实就是个落魄书生。
果然按广渠王所说的,卢玠果然将他收归囊下。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连广渠王本人都有点难以置信了。
不是说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很厉害吗?就这?
不过广渠王并没有过多地纠结这些,反正冯濂已经进入到了卢府,之后只要按照计划行事就好了。
从此冯濂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进入卢府锦衣玉食的生活差点让冯濂晕头转向,平心而论,卢玠待他不薄,还。
冯濂也曾想过动摇,他也想过背叛广渠王。但是广渠王既然能救得他的母亲,也能立刻杀了他母亲。冯濂不能不计后果。
越来地,冯濂发现自己陷入到一场很是痛苦的纠结中。有好几次冯濂都想要跟世子坦白,但是因为他自己的懦弱都放弃了。
冯濂发现自己难以融入到这些有钱人家里,因为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局外人。
尤其是那个孙常者,简直太可恶了。
冯濂总是觉得孙常者那股玩世不恭劲儿,就好像一直嘲笑他一样。这种感觉就像时时刻刻用针扎着他的后背一样,令他时时刻刻都在受着折磨。
直到那一天,冯濂实在没控制住情绪,在大街上对着一个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