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村人口不多,所以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房子,即使有些孤寡老人去世留下房子来也会很快就被分配或租或卖给其他人。
很少有空房子存在。
为什么很多人家几十口人住在一起也不分家?一是因为父母不愿意分家,二是因为房子问题。
没有房子,谈什么分家?
村里多少人因为房子问题而吵吵闹闹的住在一起?即使分家也不能分开住,继续住在一起,继续吵吵闹闹。
一家兄弟几人住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和纠纷。
但是,‘房子’二字重千斤,根本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多少人辛苦一辈子也没能存下一间房子?
这是穷,这是无奈。
所以,顾敬业等人的房子需要新盖。
幸好现在不是农忙时间,安国邦还能组织不少人手盖房子。其实,最快的办法就是把破庙重新修整,毕竟破庙的面积足够大。
以前,大家即使不吃不喝也要修村庙,修得越大越有面子。虽然石河村的庙被砸,看起来破破烂烂,但也还能住人。
但安荔浓考虑到学校问题,决定新盖,把顾敬业的住房和学校建在一起。不是普通的学校,而是成人学校,专门让村里的大人增加学识用的。
至于小学就没有必要了。因为石河村太小,适龄儿童太少,没有必要增加小学浪费资源,去公社上学就可以了。
虽然路程远了些,但每天跑步上放学能锻炼身体。
“小荔枝,真的要新建?”安国邦一脸为难,这几天村里人没少找他聊天,话里话外都是凭什么那些外来人能住新房子?
“小荔枝,真的不会惹事?”
虽然这些人有大才,但也真的是别人眼中的落后分子。安国邦相信这些人能为石河村带来好处,但也担心这些人会给石河村惹来麻烦。
哎。
头发都愁掉了。
大把大把的掉。
“没事。”安荔浓拍拍老父亲,让他不要担心,“告诉村里人有舍才有得,小财不出大财不入。”
“现在付出一点点,以后就能赚得更多,十倍百倍甚至前辈的回报。”
“做人不能太过计较眼前的利益。”
安国邦叹口气,“大家也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怎么能不计较?
新房子啊。
为了宝贝女儿口中的‘发展大计’‘教育大计’,他只能尽力的安抚住乡亲们,希望乡亲们能够多体谅。
“小荔枝,能不能让顾先生他们露两手?这样更能服众。”
否则,过来就能住新房子,村里人心里多少会有些不平衡不舒服。让大家见识到这群人能带来的利益后,大家的八卦流言应该就少了。
安荔浓点点头,“我来安排吧。”
安荔浓让老中医莫老太教大家辨认一些常见的药材,在山里就能采摘到的,然后教大家晒制、炮制处理等等手艺。
还告诉大家一些小偏方。
别小看这些偏方,有时候能救命。
莫老太还每天在村委会给人看病,不收钱,但需要的药材就需要自己上山找,或者去镇上的药店抓。
莫老太让安荔浓给她买了一套银针,给村里一些风湿严重的老人针灸。
石河村天气偏湿润,村里人年复一年的下田干活,即使常常泡艾草但也还是会有湿气在。莫老太用针灸配合艾灸用,给村里的老人去湿气,效果明显。
很多因为湿气重而睡不着的人,因为莫老太的针灸而改善了睡眠。有个人上山扭了脚,被莫老太随手就正了骨。
看过莫老太的本事后,村里人对外来人能住新房子的妒忌瞬间减少了三分之一。
谁能想到很多常见的草,竟然是值钱的药材?处理好了,竟然能卖钱?
莫老太还跟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的‘自救小妙招’,中暑昏厥了应该怎么办?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被噎住了喉咙被卡住了,应该怎么办?
有个老奶奶听了莫老太的讲解后‘哇哇’大哭,哭得一脸的眼泪鼻涕,一脸的绝望痛苦。原来,她最小的儿子就是被卡主了喉咙而夭折的。
小小年纪,因为憋气死的时候一脸青白,让她记了一辈子,后悔愧疚了一辈子。
知道这件事的人,一片唏嘘。
所以,还是要多学习。
村里人的学习热情更高涨。
为了让莫老太没有保留的教大家,村里人时不时的给莫老太送吃的,今天红薯明天南瓜后天土豆等。
莫老太感慨万千,她很久没有被人这样尊敬了。
哎。
往事不堪回首,再回首已是白头。
曾经,莫老太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动针,不会再行医了,但为了生活,她还是让安荔浓给她买了套银针给村里人治病。
人,总是会屈服在现实之下的。
为了生存,更苦更难的事情都做过,再行医又算得了什么?都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活着去找失散在天涯海角的亲人。
来到石河村后,莫老太每天吃的好睡得好,还不用上工,整个人都精神起来。每天神采奕奕的教村里人辨认药材,教他们保养身体,教他们如何利用药材赚钱。
每天,村委会都热热闹闹的,不是因为闹腾,而是大家都在跟着莫老太辨认药材,学着炮制药材。
安老太也不在家搓艾绒了,天天过来跟莫老太学认药材,她身上的咸鱼味村里人习惯了,但莫老太还没有习惯。
第一次闻到这么浓的咸臭味,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