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们嫌他烦,嫌他没事找事,嫌他到处捣乱,一直到影片快结束,才认可这份努力。
找回这份认可,并不是为了“尊严”,这是马先勇的赎罪方式,也是他唯一不甘于平庸的地方。
任素汐饰演的马嘉旗是个平凡人,高位瘫痪的她,并未失去普通人的羞耻感。
当她的尿不受控制的滴下轮椅时,她的羞耻表现跟所有女孩没有两样,这点是不同寻常的。
因为对于残疾人来说,变得麻木是一个不会被指责的选择,麻木可以逃避掉许多问题。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但马嘉旗没有,她保持着愤怒,用怒气对抗麻木,保持着自己的情绪完整。
即便想要死去,她也希望留下美丽的留影,这便是马嘉旗的不甘平庸。
李海根和胡广生都是平凡人,胡广生总是梦想着“做大做强”,李海根则需要钱盖房子娶老婆。
他们能选的路不多,急迫成功的想法让他们选择了捷径:持枪抢劫
可是他们连抢手机都抢不好,抢回一堆手机模型,可见他们对城市的了解是真的少。
他们缺乏足够的信息鉴别能力,以至于被捕时对着漫天烟花,他们唯一的哭诉是“耍老子”。
可正是这样的“傻子”,又善良到愿意帮助高位瘫痪的马嘉旗完成心愿,留下善意的谎言鼓励马嘉旗。(这里特别说一句,别硬把这么温暖的陌生关怀非要说成是爱情,非要把善意曲解成情意)
也是这样的“傻子”,可以抛开喜欢女孩正在当妓女的事实,希望用抢来的钱盖房子成家。
他们慌不择路,因为对他们来说,那是唯一摆脱平庸的救命稻草。
最后他们都有所收获(爱情与友情),但都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牢狱之灾)。
本片中的其他角色,特别是小人物,也和他们一样,有不甘平庸的原因,需要作出选择。
因为都是小人物,所以本片不可能如影评家们所期待的,从头到尾去安排巨大的悬疑。
没有悬疑,只突出对角色最终命运的关注,我认为正是本片做的最好,获得共鸣最深的地方。
多感受共鸣,少谈艺术,我认为这才是平凡人“不平庸”的观影之道。
饶十三。
第一遍看电影是在成都的点映,故事很精彩,情节很紧凑,人物很丰富,演员演技无敌。我还参与了电影的部分路演,听到了各位老师的想法,一些他们生活工作和创作的经验,感觉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让我走出了自我狭隘的唱作人的小圆圈。
《瞎子》是2011年的习作,我本人并未给它起名《瞎子》并且上传网络,我的心里始终觉得这个歌是不完整的,甚至在当初制作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我把这个没有名发给老家的同学取乐,同学用我高中的绰号“瞎子”给它改了名字,发到了网络。后来幸得诗人小引老师,前辈周云蓬老师和刘东明老师赏识,在微博媒体转发了这个歌,并且给出了一些老师们的看法,鼓励和批评。可能方言和古词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加之由于是习作,所以歌曲录制演唱质量非常lowfi,我推测这种lowfi的氛围,和改方言以后呈现的气质,是相似相搭配的。
我去过片场,那时候剧组在西山大桥拍摄,连日阴雨,给拍摄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我的那一幕是和同学们冲进来解救高明父子的场景在同一个晚上拍的,先拍完了大家,然后拍摄了我的片段。有看完了电影的朋友问我,为啥我没有台词?其实,镜头中出现歌手的时候,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灵魂和身体,都在一个歌手里,所以,他不具备这个能力,表演。有这一个客串的镜头我很开心。但我最羡慕的其实是剧组和大家的工作状态,虽然很辛苦,一直在工作,但是那种工作状态很充实很幸福,每一个决定,想法,细节,都会影响到创作的结果,这种投入程度真的很让人羡慕和向往。
第二遍再看是首映。首映后的第二天,我在长沙有工作,所以首映当天,我已经在长沙做演出的准备。当天到达长沙的时候,心想应该约一些歌迷朋友一起看电影,所以发了微博。经过一整天的沟通安排,当晚的最后一场放映,被我们承包了。影院发现末场的票在一张一张地卖出去,于是还紧急加了一个场。我本来打算趁着《瞎子》的空挡去抽烟,正好可以躲开歌,结果,我记错了情节,抽完烟回来,眼镜给马嘉琪戴上了耳机。
“好听吗?”“好听”。那我就听吧。这很可能是我第一次不带有自己的感情去听《瞎子》。然后我好像感觉到一些流动,一些逐渐累积的能量。人物,故事,情节。
一声枪响。从那一瞬间开始,我的大脑仿佛被另外一种思路控制了,我开始猜测故事脉络背后的设计,想法。甚至想象,导演和编剧雷老师在一起写故事,讨论的情景。我也开始感觉到导演说过的关于这首歌的意图,并且从另外一种角度理解了这首歌在电影里的作用。导演是一个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者,一切东西,都是他创作的元素。
他们的创作,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考量的,很多前后的顺序细节,非常重要,甚至还可能经过艰难的取舍。大家都对电影中“马嘉琪shī_jìn”的段落赞不绝口,赞扬任素汐老师的精湛演技,表演力爆表。这一点是绝对肯定的,任素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