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大宋铁甲军>第三百一十四章 喷香烤红薯

“好,等试航的时候通知我,我要亲自来验收。”柴林说。

孟康道:“好的,工匠们干活很仔细,每艘船都有监工,我每天都查看进度,但凡有不合适的地方一律返工。”

小盖伦船长五十米,宽十米,虽然吃水五米,但是底部很尖,整体排水量约一千二百吨,除了船的自重和设备之外,载货量还有五百吨,但是灵活快速便捷,采用横帆和三角帆共用,速度很快,配套蒸汽机,无风也能行驶,如果有几十艘战船,上千门火炮,那就是海上无敌舰队了。

柴林上岸赶奔回军营,顾不上休息洗澡换了身衣服之后准备去收红薯了。

“正南、邓飞你二人休息吧,解宝随我去收获红薯。”柴林道。

“是。”二人道。

柴家庄东村的沙土地,老梁请来了商队的两个赶骡子的把式,各组组长十几人,他们又干活又体验红薯的产量,另外还有五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做测产的监督。

春天时候不远万里取种的时候只取来了两千五百斤的红薯种,春薯种了是三十亩,后来截取春薯的枝条种了五十亩麦茬地的夏薯,夏薯还没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收获。

老梁已经安排人把红薯秧子割掉晒起来了,露出了炸裂纹的红薯陇。

老梁说:“我就按照上次收土豆的办法来收获红薯吧。”

“对,就是这么干。咱们这是平原砂土地,又有大骡子,没必要用人工挖,套骡子把陇耕开,后面人捡红薯装包就行了。”柴林说。

“好,咱们开始,先收两亩测重,都收了之后再做个平均重。”老梁说。

壮丁甩了一下大鞭子,健壮的骡子四足发力,犁铧轻松的把红薯陇耕开了。

“哇,快快,快看,好大的红薯啊。”众人惊呼。犁铧过处留下满地的红薯,大的有二三斤一块,小的有七八两,最小的二三两的也有。

柴林拿了几棵仔细看了看,这红薯种植的非常成功,红皮白心,以一斤左右的红薯为主,个别大的有三四斤重,五两以下的也有,但是不多。

老梁拿着称过来,称重了三颗,平均每棵结的红薯都有三斤左右。

老梁的手有些激动,说话都不利索,柴林担心老梁中风了。

“解宝,快,把老梁叔扶坐下。”柴林、解宝二人把老梁扶着坐下了。

柴林问:“老梁叔,你没事吧?”

老梁笑道:“我才五十来岁,天天锻炼身体,没事的,刚才是激动的。一亩地种了三千棵,一棵结红薯三斤,那就是九千斤,这产量有些吓人啊。”

柴林说:“咱这是精细种植,用了很多发酵好的豆饼、马粪,干旱的时候通过水渠浇水了,所以这产量是偏高的,先收收看。”

各小组长在骡子后面捡红薯,用手挨个弄仔细了装进口里,这是编织的很稀疏的大眼麻袋,一袋子装四十斤左右。

大家的心都震撼到了,虽然还没有称重,但是装包多啊,而且红薯基本没有虫害,只有个别的地下害虫把红薯咬了个洞洞。

柴林说:“把小块的挑出来三千五百斤来,过称后有用。”

人多干活快,更何况这就是手里活,除了耕地的大把式累点其他人都很轻松,没多一会儿二亩地搞定。

一亩九千三百斤,一亩八千七百斤,还没有统计烂掉的百八十斤的。

老梁指着地里说:“庄主,我怀疑这地里少说还有百八十斤的,骡子耕虽然快,但是没有人工挖的仔细,遗漏在所难免。”

柴林说:“尽量仔细就行了,跟本不可能做到一点点吧遗漏。咱们收完以后,有闲得没事干的肯定会来地里捡漏。”

称重完毕,登记在册,几位见证的老者也都做了记录。

红薯秧子也测量了,亩产差不多三千斤鲜秧子。

“老梁,红薯秧子是宝贝,种植技术里记录好了,收获红薯后红薯秧子晒干后用油布盖好,不要发霉变质,可以喂牲口,各种牲口都喜欢吃,属于一等的草料,饥荒年月甚至可以用来充饥。”

老梁一一做了记录,红薯秧子的确是好东西,看外表就知道这草料比麦草有营养。

正说着来了几位村里的妇女掐了些红薯嫩叶回去做汤去了,平常看的紧没人敢下手,今天开挖了,想吃的过来掐点叶子回家了。

柴林说:“几位叔叔大爷,都拿点红薯回家吃去。”

五位老者连连摇手,说:“等明年吧,我们现在要是拿一块红薯就有人说我们是瞎说的。这产量太惊人了,最高亩产九千多斤,就算普通农户家种的不行,四千斤三千斤还是有的吧。”

柴林安排所,留下小块的三千五百斤拉到东村门口,各小组长带派人领走,每组二百斤,每户二斤,安排大家煮粥吃。

“好,太好了。”众人很高兴。

老梁问:“剩下的呢?”

“剩下的你统一安排调度送军营、工地吧。食用方法就是洗净切块,和高粱、小米等一起煮粥食用就行,一次切记吃太多,吃太多容易胀气。”柴林说。

老梁说:“不留种了?”

“春薯留种容易腐烂,容易造成颗粒无收的严重后果。从枝条上修剪下来的下薯才可以留种。”柴林说。

老梁不解,其实通过修剪枝条留种这属于一种脱毒的过程,让携带的有害细菌量减少,柴林也不好解释,只是说必须用修剪种植的夏薯留种。

下午,各家各户家都领到了二斤红薯,这东西大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四章 喷香烤红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