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当打工仔开了外挂>第241章 老家的婚俗习惯

饭后,闲聊了许久。

林元问了问老岳母的身体情况。

“血压有点高,不过不用担心,村里有二姐二姐夫在,有事的话,他们会及时送她到医院治疗的。”

吴晓波问他要不要到家去坐坐。

林元说:“不了,过几天就清明和三月三了,到时候带小孩一起过来扫墓,再聚。”

冯敏福让工程经理及时把招标书做出来。

林元开车回到嘉龙山城。

回到别墅,看见林景辉三人正在开工。

林景辉向他介绍李小梅两姐弟。

李小梅惊讶万分:“景辉,想不到阿元叔还这么年轻。”

“不年轻了,三十四都来了。”

林景辉虽然不主动说工价,但林元还是问了他具体的工价。

虽然都是自家亲戚,但做事也要做到公正合理,做到双方都没意见。

“板材店拉了一车材料过来,我看了后补充了一些,他说等下会送货过来。”

林景辉点开林元发给他的设计效果图,具体指岀在室内的位置。

“景辉,这些木工你三个人,估计多长时间可以做完?”

虽说不等着搬家,但可以安排好下一步工作。

木工搞完,安排腻子工进场。

然后刷完涂料后,安装木地板。

清理后,装灯,装窗帘。

进家具,再选一个吉日搬家。

“一个月时间应该可以搞掂。”林景辉估算着说。

“搞完这里的话,就可以去贵凌湖景小区。现在那边有几个木工?”

每栋别墅都有独立的设计图纸,只要看得懂图纸,就不会搞错。

“我师兄他们五个人,在那边。我看了图纸,那边工比这里多些。他们五个人先搞二栋的木工。”

林元说:“还有三栋别墅现在正在贴瓷砖,隔段时间木工也可以进场了。”

林景辉激动地说:“阿元叔,有工给我做就好,我一定会用心做的。我爸临走还交待,要用心做事,争取赚点钱回去年底把酒席办了。”

林元见李小梅姐弟不在旁边,低声问:“礼金要多少?”

林景辉伸出二个指头:“22万,要求买辆桥车,女方酒席费。”

跟外甥杨树鹏的差不多。

“礼金付完了?去开了结婚证没有?”

因为他知道于县都有这个风俗。

两个年轻对上眼了,托媒人去女方家谈彩礼各项费用。

男方若是条件允许,马上就会搞一场订婚仪式。

男方若是把谈好的礼金付完,两个年轻人就可以去民政所开结婚证。

法律上是夫妻了,女方家也不干涉两个年轻人在一起。

但没有办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就不能算是正式夫妻。

男方若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没办法付清礼金。

两个年轻人就不能在一起。

男孩只有努力去挣钱,那个名义上的女孩目前还什么都不是。

说不定又看上另外一个男孩,人家有钱及时礼金付清了,人家就比翼双飞了。

现实就是这么惨酷。

“不开完礼金,李小梅家会让她跟我,结婚证也开了,就差年底一场酒席了。”

跟杨树鹏两人的情况一样。

离年底还有七八个月,说不定到时候,请酒席的时候,女孩都大着肚子呢。

有的干脆等儿媳生下小孩,婚宴和小孩满月酒一起请。

这种现象很普遍。

习以为常了。

“我姐儿子杨树鹏两个也在这边,帮我管一个玻璃工艺店。”林元对他说。

“我跟他女朋友还是初中同学呢,树鹏小时候我也认得。”

杨树鹏一岁多,也是抱到跃进村给外婆带了几年的,所以他们小时候都认得。

林景辉又对林元说:“阿元叔,跟修贤公说,我们几个吃的饭菜,李小梅到时间会去煮,不用辛苦他做。”

他们在工地上都是自己煮饭菜吃的,连煮饭菜的厨具都带齐了。

林元:“在这里做事就让我爸去做吧,他喜欢做事。不要说你,在这里做工的装修师傅,他每餐都煮饭菜给他们吃。个个都说老头的厨艺好,比外面大酒店的厨师搞得都好吃。”

“修贤公搞的饭菜确实比得上那些做厨师的,只是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他是长辈,理应由我们去动手才对。”林景辉也是深有体会。

他也知道林元爷爷以前是远近闻名的厨师,而林景辉的太公,虽然跟林元爷爷是兄弟,但由于长了一身牛皮癣,所以学不了厨师。

他们那一辈,六个男丁,五个女孩,全部都活了下来。

林景辉太公是大哥,林元爷爷是老十,所以到了第二代。

林景辉爷爷的年龄跟林元爷爷年龄就不相上下了。

“没事,花不了多少钱。你们几个在这里做工,有口福了。没事他会去后面嘉江河钓鱼,他钓鱼水平一流,钓的鱼多吃不完,就送小区这些居民。你看小区的杂草都是他义务清理的,住在这个小区的人个个都夸他好。

他河里钓的鱼有大有小,他会变着花样搞各种鱼菜给你们吃。我几个小孩也最喜欢他做鱼丸、肉丸和黄焖鱼。”

林元正在跟林景辉聊天,发现手机上微信群有人艾特他。

点开一看,原来是黄文月。

“小林,上次你不是说有袁大头银元和铜钱么?”

“是呀,黄董不是说对袁大头和铜钱都不感兴趣么。”林元记起他说的话。

“不是我,是我一个老友,他是专门收藏


状态提示:第241章 老家的婚俗习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