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盗墓从瓶山开始>第二百三十章 聚众

“福生无上天尊,这位老居士,贫道栖云子,今日登门造访,冒昧勿怪。”

李长清上前一步,缓缓打了个稽首,笑容可掬。

“原来是栖云子道长,老朽黄仲达,有礼了...”

黄老头咳嗽两声,点了点头,拄着拐杖锅弯浑打量着面前丰神俊朗的年轻道士,又看了看其身后一脸焦急的张小辫儿,浑浊不堪的眼睛里有些惊疑。

似乎搞不懂这小子怎么会跟一个外来的道士混在一起,还穿着道袍。

李长清看出了他的疑惑,当即笑着解释道:

“黄居士不必惊慌,贫道昨夜路过村外金棺寺见张三这孩子根骨清奇,天生道命,便将他收作了徒弟。”

“是这样啊...”

黄老头闻言明显松了口气,叹道:

“张三这小子是个可怜娃娃,一出生爹娘就死了,长这么大不容易,吃了不少苦,别看他平时捣蛋调皮,爱做些偷鸡摸狗的事,但心窝窝里还是善良的,道长您肯收他做徒弟,也算是这小子的机缘......”

这人一老,话就变得多了,话匣子一旦打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黄老头,真不嫌啰嗦!马上就要死到临头了,还在这嘴碎!”

张小辫儿见再让这老村长讲下去,自己的那点底子就全露馅儿了,这不是破坏自己在师父心中的良好形象吗?

于是赶紧跳脚打断,黄瘦的小脸儿憋得通红。

“徒儿。”

李长清瞥了张小辫儿一眼,后者讪讪闭嘴。

而后笑容和善地看向一脸懵的老头。

“黄居士,实不相瞒,贫道这次来是有一件要事相告,可否进门一叙?”

“这...道长请进...”

黄老头皱眉看了张小辫儿一眼,犹豫了片刻,转身将两人一猴让进了屋内,并把家人都叫了出来,为李长清一一介绍。

这黄仲达身为金棺村的里正,也就是村长,今年不过五十出头,就已经头发花白,身子干瘦如柴,粗砺的老脸上满是密密的褶皱,看上去像是个耄耋的老人,半截身子都入土了。

这年头能苟活下来已是不易,附近村子里像黄老头这年纪的已经得上是高寿了。

他的老伴在几年前死于一场大饥荒,现在和儿孙们住在一起,不大的小院紧凑着三间茅草房,却住了九口人。

黄老头虽然是村子里最大的官,家中却穷得一贫如洗,屋舍内除了一张桌子和几个凳子再无旁物,两个儿子儿媳都很孝顺,见到有客人来了急忙招呼着李长清坐下,然后扶着老父亲入座,接着从里屋拎出来一个发黑的铜壶和有缺口的陶碗,为道人斟了半碗清水。

老头的几个小孙子孙女见到李长清都有些害怕,躲在门后只露出个脑袋,眨着乌黑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穿着奇怪长袍子的大哥哥。

“去去去,大人说话,小孩子一边儿耍去!”

张小辫儿朝他们一瞪眼,几个小娃娃丝毫没有畏惧,咧开小嘴憨憨一笑,撒丫跑散了,看样子跟他很是熟络。

“娃娃们不懂事,让道长见笑了。”

黄老头坐在对面,从桌边的墙沿上取下一根黄铜烟斗,用火柴点燃放进嘴里嘬了两口,眼神沧桑。

两个儿子都看上去四十多岁的模样,一左一右坐在老爹身边,闻言不好意思地对道人笑了笑。

“哪里,是贫道叨扰了。”

李长清缓缓收回了目光,心中颇为感慨。

这黄老头身为金棺村的里正,都家徒四壁,几个小孙子一个个面黄肌瘦,一副长期营养不良的样子,一看便知是常年吃不饱饭的缘故,更别说其他村中其他的百姓了。

恐怕真是能挨一天算一天了...

与这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村民们相比,他简直就像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一样,也怪不得从刚才一进门开始,老头的家眷便纷纷围了上来,用一副羡慕却无比恭敬,甚至有些畏惧的目光看着他。

估计是将他当做隐世不出的奇人异士了...

张小辫儿赶走了黄老头的几个小孙子,便站回了李长清的身后,见师父迟迟没有开口的意思,不由有些急了。

他张了张嘴想要将兵祸之事说出来,却又怕被师父责怪,急得他大汗淋漓。

沉默片刻,黄老头先开口了,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道长,刚刚张三这娃娃说什么‘死到临头’,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言一出,他的两个儿子立刻变了脸色,不敢置信地看了父亲一眼,大儿子急忙起身,匆匆关上了房门。

“父亲,你在说什么...到临头...”

二儿子瞠目结舌,喉咙里一个“死”字终是没敢说出口。

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乡下村子里的百姓大都十分迷信,说话做事都有很多避讳,尤其是这“死”字,一旦村里有人去世了,往往会用“老了”、“去了”、“走了”等等来代替“死”字,日常说话中更不会无缘无故说出口,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话,胡乱讲会招来祸灾,对此很是忌讳。

特别是在这兵荒马乱,多灾多难的年月。

两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子,此时听老爹聊着来聊着,忽然吐出一句“死到临头”,顿时都吓得不轻,都有些坐不住了。

“两位不必惊慌,且听贫道一言。”

李长清见状,急忙出言将老头的两个儿子安抚下来,等他们情绪稍稍稳定,这才不急不缓地开口道:

“事情是这样的,贫道在瓮冢山中隐居多年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章 聚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