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王朝1500>第二百章 再下江南

朱厚照终于要踏上重返江南的征程了。

之所以用“征程”二字。是因为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而且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江南其他省的藩王。

虽然朱厚照向弘治皇帝做了请示,但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这个度的把握还是有些难度的。

王鏊按照朱厚照组建的玻璃厂和李昆组建的小型钢铁厂全都步入正轨。

朱厚照在安排二人组建厂子时,就要求他们注重人才的培养。尽快找到可用之人,以便呢能够接受厂子。

毕竟王鏊和李昆还要跟随朱厚照返回江南。

美膳楼也已安排妥当。

京郊的皇太子皇庄蛀虫清理完毕,也都换上了新人。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以前的情况,朱厚照特意派人找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帮忙。定期帮其监督皇庄。

牟斌自然是满口答应。

至于西山煤矿,依旧是交给平江伯陈锐打点。陈锐除了将儿子陈熊带到了西山煤矿,也从流民当中挑选了一批可造之材。

李强依旧是负责蜂窝煤的制造和销售。对于此人,朱厚照还是放心的。

至于玻璃大棚。则转交给了皇庄负责。依旧是用来研究杂交水稻、树苗等需求旺盛的东西。

李宏一事,早已传遍了整个京城。很多人都认为太子会留在京城,不会再去江南了。

可是当听说太子依旧要前往江南,有些人就很不理解。

甚至有些人还上奏朝廷,希望太子能够留在京城。江南实在是太危险了。

朱厚照知道,这些挽留朱厚照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心他的生命安全,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江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朱厚照如果不回江南,那么这些人在江南依旧是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朱厚照如果前往江南的话。这些人就得夹着尾巴做人。实在是太憋屈了。一个个都豪横惯了。只有别人在他们面前装孙子。他们哪有忍气吞声的时候呀。

弘治皇帝根本就不表态。对于这种挽留太子的折子,一律留中不发。

朱厚照年前回京时,顺路押运回来一批漕粮。

唐伯虎返回南京时,相当一部分运粮船都已经跟随其一同返回。

朱厚照此次回江南,除了安排众人的船之外,只有少部分载满了货物的运粮船。

钟虎和赵龙率人调查惜薪司西厂爆炸案,可以说是毫无进展,毫无所获。

二人还向朱厚照请示,希望留在京城继续调查此案。

朱厚照没有同意。此事已经交给锦衣卫了。牟斌会去做好的。

目前,江南才是朱厚照大展宏图的主战场。身边的帮手虽然个个都很厉害,可是还是有些少。

弘治皇帝说得对。有些事情多找南京六部官员商量。让他们也出一份力,事情不就好做了嘛。

王鏊、王守仁、王钦、刘瑾等人陪着朱厚照站在船头。

朱厚照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和大家聊着天。

王鏊说道:“殿下。您开的这个玻璃厂实在是太好了。京城的这帮达官贵人疯了。越是买不到,越是想要买。有些人托关系都找到我了。我就按您的吩咐,打发了他们。”

朱厚照笑着回道:“王大人。其实你卖给他们也没什么。卖给谁不是卖。本宫只是打算赚富人的钱,帮助穷苦大众。至于哪个富人购买,没什么区别。你为什么不卖个人情呢?”

王鏊解释道:“殿下。有时候你一开这个口子。其他人就会蜂拥而至。你说答应谁的,不答应谁的。无论怎么做,都会得罪一批人的。”

“你现在一个不帮,岂不是全都得罪了。”

王鏊笑着说道:“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大家才会相信我的话,的确是太子殿下说得算。这样才不会得罪人。”

姜还是老的辣。朱厚照也十分佩服王鏊的这个做法。

王守仁对于朱厚照在京城的所作所为,还有一点疑惑。

此时,正好闲来无事,王守仁就主动问道:“殿下。微臣有一事不明。您在京城建煤矿、建玻璃厂、建小型钢铁厂,为什么不建一个水泥厂呢。京城这边无论是建房、修路,还是筑坝修堤,那都是一个利器呀。”

朱厚照笑着解释道:“关于此事,也有人问过我。其实我当时也想建一个水泥厂。可是细细一想,以京城现在的状态。水泥厂如果建成投产,用不了多久,配方就会被外人获得。如果是其他商人生产水泥,那也没有什么问题。我担心的是会被北虏的奸细获得。那就麻烦了。”

朱厚照知道,在京城、边关等地,有很多内奸。他们为北虏通风报信,犹如北虏在大明的眼睛。

土木堡之变,大明之所以输得那么惨。除了本身组织有问题、排兵布阵有问题、路线选择有问题等多重因素之外,北虏在大明内部的内奸,那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的。

这些人隐藏得很深,就连边关的卫所,当地的官府,朝中的锦衣卫都无法全部揪出来。

王鏊说道:“殿下。北方容易干旱。如果不兴修水利,筑坝修堤的话,今年还是会出现旱灾的。”

放眼整个大明,绝对是历朝历代灾害次数最多的。大明一共是二百七十六年。一共遭受了各类自然灾害一千二百一十四次。平均下来,每年达四点四次。

水灾四百八十六次,旱灾四百三十四次,蝗灾、雹灾等其他灾害二百九十四次。

水灾的次数最多,比重最大。黄河中下


状态提示:第二百章 再下江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