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王朝1500>第三百三十八章 圣旨到

就在朱厚照稍作安顿,准备率军前往岳州府继续平叛的时候,朝廷传来了圣旨。

朱厚照心中的疑虑也得以解开。

原来是辽王朱宠涭、襄王朱祐材、荆王朱祐橺、吉王朱见浚,以及岷王府联名向朝廷上奏,因太子在湖广进行十分过激的改革,导致湖广各地暴乱不断,希望能够让太子停止改革,恢复湖广地区往日的平静。

荆州府两次叛乱、桑植土司叛乱、施州卫三家土司叛乱的情况也都陆续上报至京城。

内阁首辅刘瑾、李东阳、谢迁等人见此事十分重大,还牵扯到了太子,他们也不敢轻易拿主意,此事就上报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召集诸位大臣专门研讨此事。

对于太子的诸多改革,朝廷也早已听说了,在南直隶、浙江等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是湖广这个地方情况要比南直隶等地复杂很多。这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四通八达、藩王众多、流民众多、土司势力不容小觑。

太子的改革自然会对这些现有掌握权势和财富的阶层产生冲击。表示反对,以及公然反叛的出现,也是在所难免。

出现如此情况,朝中的一些大臣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建议先让太子暂停在湖广的改革,待时机成熟之后再恢复改革。湖广这些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勋阳府的流民趋于稳定,但是每年的自然灾害还是影响着广大百姓的生活。

因此,由于改革导致湖广人心浮动,叛乱四起,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湖广已经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弘治皇帝对于太子的改革那是举双手赞同的。因为这些改革对大明是非常有利的。在江南取得了成效,如果在全国推广的话,大明不强盛都是不行的。

湖广这里情况十分复杂。太子的改革显然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些藩王的上奏,表面上看是为朝廷献言献策,实际上是在向朝廷施压。

可是,事事都已经摆在那里了。几地都发生了严重的叛乱。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极有可能形成示范效应,令其他地区有不轨之心的人蠢蠢欲动,趁火打劫。

因此,一些人主张先缓一缓,那是很有道理的。

至于内阁的几位大臣。刘健和谢迁表示同意大家的意见,先缓一缓,待时机成熟后再继续推行改革。而李东阳则支持太子朱厚照继续改革。至于这些叛乱,直接调兵镇压即可。

李东阳认为,此风不可长。太子推行的改革那是非常好的。如果在湖广迫于压力暂停,其他各省也会纷纷效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太子费尽心机想出来的这些改革措施就无法推广。因此,他认为应该支持太子继续在湖广推行改革。从四川、河南等地调兵平叛。

弘治皇帝听了众人的意见,最后拍板,下旨给太子暂时停止在湖广改革,先将湖广的局势稳定下来。待日后时机成熟后,再在湖广推行改革。

圣旨就从京城传到了朱厚照这里。

朱厚照没有想到湖广发生的这些事情,竟然这么快就惊动了京城。

而且京城这么快就下达了旨意。还是让自己暂停改革。

朱厚照明白了,定然是湖广地区这几个反对自己改革的藩王做的这个局,向京城施压,从而阻止自己在湖广推行改革。

只有让自己停止改革,他们的利益才会不受损。那些霸占的土地、投献的土地还能为其创造利益。安插进衙门、卫所的人才不会受到影响。旗下的买卖才会依旧兴隆。

这是湖广地方势力对自己的阻击呀。

而主谋定然是哪位藩王。原因很简单。在湖广地区,藩王是最高势力,能够调动藩王的,根本不存在。因此,排除各种可能,只能是藩王所为。

从时间上,也可以初步推断出,桑植土司叛乱,紧接着荆州流民暴乱残余势力、施州卫三大土司先后叛乱,极有可能是受人挑唆的。

朱厚照没有想到竟然有人为了一己私利,悍然挑唆各方势力闹事,造成湖广现在的混乱局面。

既然圣旨一下,接下来朱厚照就得向各位藩王、各级衙门、各家土司传达朝廷的意思,并且表示暂停在湖广进行改革。

这些叛乱的土司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湖广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

可是,朱厚照心有不甘,不想这么做。他还想继续推行改革。

钟虎听了朱厚照的想法,劝慰道:“殿下。卑职也知道你心有不甘。可是皇上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咱们还是得遵旨的。圣旨也说得很明白,目前的形势不宜继续推行改革。应暂缓改革,待时机成熟后,再继续改革。既然朝廷这么决定了,那么咱们就按旨意办就是了。如果不遵旨的话,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就会抓住不放,到那时就麻烦了。”

朱厚照知道钟虎说的是实情。可是这件事明显是湖广的藩王所为。朝廷中的一些大臣极有可能也被他们收买了,替他们充当说客,做了不少工作。

本来挺好的一件事情,就被这些利己主义者给破坏了。

朱厚照这个气呀。

好在他虽然愤怒,可是脑子还算清醒,就问道:“伯安和王钦那边怎么样了。”

钟虎回道:“王大人已经占领了蜡璧峒司,现在估计正在攻打大旺安抚司。这两日应该就能占领。至于王钦将军那边,已经将荆州的叛军彻底围歼,抓获了很多俘虏,按照殿下的意思,送往武昌府。他率军赶奔岳州府。现在应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八章 圣旨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