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上
这个是外国的品种吧。”沈固去年出差了个把月,那时候就是去国外观摩交流一个课题,第一天就被邀请吃鹅肝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根本就吃不下。

“这东西我也吃不下。”听到沈固提及这一茬,谢琳琅说道:“万物有灵,人需要进食素食荤菜,直接养大了杀了就是,偏偏那种方法喂养出来的,是让鹅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这样的过程里产出的美食,总觉得吃了都带着残忍。”

还有将活鹅放在烧红的铁板上这种国外美食,也是她接受不了的。

这个话题就暂且不说了:“而这个熏鹅,用的是闽北本地的一种驯化后的鹅,这种闽北白鹅非常的凶悍,还能看家护院,肉非常的多也好饲养,这个跟咱们大队的鹅也有的拼就是了。”

只不过大队上有好几年很少养殖,要是沈固早来几年说不定还能见着。

“你要是早几年下乡,估计能被大鹅黏着跑。”

“好啊,你吃个鹅还笑话起你老公来了。”

谢琳琅哈哈一笑,起来就跑。

一顿饭吃得欢乐,好在是关起门来过日子,不然又有人要说没个大人样了。

没几天,熏鹅就来到了她身边,谢琳琅直接收了,爽快的给了钱离开。

人家还以为她要邮寄去呢,没想到谢琳琅不是去邮寄,是给哥哥打电话,让他来收这个月的珍珠,到时候一起带回去。

邮寄这个东西,其实比较有风险。

一不小心就坏了。

她打完电话,给望眼欲穿的阿冬送去了口红,收了二十一块。

一块钱不多,可这是阿冬对谢琳琅的感谢,谢琳琅接了,顺便给了祝福。

阿冬曾见过谢琳琅和沈固两人来过镇上,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能得到本来就幸福的谢琳琅的祝福,阿冬觉得自己还想掏出压箱底的钱给谢琳琅做红包。

谢琳琅已经提溜着几个袋子出去了,去了渔村那边给王老爷子送了过去。

里面都是一些吃用的还有调料。

王老爷子拿了珍珠出来,可谢琳琅已经跟哥哥说好了:“到时候冯壮会带我哥哥来收,我就不带着了。”

王老爷子放下了一盒子的珍珠,另外拿了个小盒子:“这个是别人托我的,可我也不太清楚你想不想收,你要要,就给点钱给点粮食换了这个去,要是不要,你就直说,我这边会不会受影响。”

谢琳琅接过来一看,愣住了。

这,这不是玉吗?

她不是很懂玉,上辈子是个小老百姓,还在实习期人就往生了,这辈子更是和家畜之类的打交道,吃喝赚点小钱就是她到目前为止的生活,这些奢侈品之类的,她还从没有这么近距离接触过。

对了,曾经在旧货站看到过并且扔到自己空间的那些古画不算,因为那不属于能佩戴的,也不会去售卖。

眼前这个,估计是她触碰过的最好的玉料了,颜色莹润有光泽,种水上佳。

“这个,”谢琳琅艰难的开口;“这个需要多少钱?”

太昂贵的话,她是买不起的。

这东西要是在后世,百八十万卖出去都不稀罕。

哪怕如今是八零年,这个镯子也不会是白菜的价格吧,要不人家藏那么久。

王老爷子开口:“他给我开价的五十块,再来两百斤粮食。”

这么便宜?

谢琳琅有点吃惊。

许是看出了谢琳琅的心思,王老爷子开口道:“人都要活不下去的时候,这种身外之物,难不成还要陪着自己下葬么,那家人家里还有重孙子,年纪也才不到十岁,实在过不下去了,这个镯子能换一线生机也好。”

他们小渔村一直都很排外的,所以也很少接受上面领导的关怀,而且前几年也没什么关怀,还是这两年听说什么要包产到户了,所以才开始有人试探的接触外界,希望也得到土地来进行耕种。

不过在此之前,先把这半年撑过去了。

五十块本来也能买几百斤粗粮了,加上谢琳琅弄的两百斤粮食,绝对是够他们缓和个半年多的。

谢琳琅是愿意收,不过还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两百斤粗粮,不然这个东西拿在手里总觉得亏心。

王老爷子感慨一句:“你是个好的。”

东西就被交给谢琳琅了,谢琳琅当场给了五十块钱,粮食她自己辛苦一点,跑出去待了个把小时,又自己请了冯壮在岸边挑东西的兄弟们,将几百斤粮食给背到小渔村外面。

“辛苦你们了,这里有五块钱,大家买点汽水喝吧。”

几个小伙子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一个皮肤偏红的小伙子做代表接了钱,还不好意思的跑了。

另外几人闹着追上去。

谢琳琅喊了两声,那王老爷子就带着几个人过来搬东西了。

换镯子的老人家看着袋子里的精细粮食,老泪纵横,总算是她没有赌错,一个镯子,在前几年估计十斤粮食都换不来,这个姑娘,真是个心善的,还给加了两百斤粗粮,这下大家省一省,最少能吃个一年了。

谢琳琅临走前从自己的包裹里掏出熏鹅给王老爷子:“加个菜吧,我刚好买了不少。”

“诶,谢同志你这……”

谢琳琅已经骑上自行车走远了。

这边岸上的事情差不多都处理得当了,谢琳琅安心的在小岛上照顾自己的小动物们。

沈固这天上午,忽然邀请谢琳琅跟自己走。

“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还特地让自己穿凉鞋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