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第四百六十六章 要致富先下

看着来访的客人殷切的求知表情,谢国居觉得还是说吧。

可真到要开口的时候,又为难了。

这该怎么说呢,他该说其实实话是自己就想着无所不用其极的喂养孩子,让孩子饱着肚子长大,哪怕豁出去面子名声不要都没关系,只图一点:孩子饱肚无病无灾。

至于家里变好嘛,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琳琅这老闺女十来岁开始,他就过上了老祖宗一样的享福生活?

毕竟她家姑娘十岁出头,就开始运气极好,人家跟在种田的人背后捡麦穗件豆荚,最多捡个一碗,连做块豆腐都费力,做面条吃更是奢望,偏偏他家姑娘,除了明面上随大流的上交大半碗捡到的麦穗和豆荚,还能留有余地,

要么就是做饭的时候总有办法做出来平时的量,却能扣下一点,还有琳琅上山总能遇到个鸟啊麻雀啊,甚至是野鸡蛋啊,都不藏私要么烤了带回来,要么想办法用陶罐啊或者埋火堆下弄熟了带回来,晚上的时候偷摸着喂给谢家二房所有人,每天多几口吃的,谢家二房也没谁大亏了身体。

咳咳,话肯定不能这么说,要不人家岂不是会说他只是运气好全靠闺女?

人家要是眼红他闺女,说她闺女心眼多不孝顺老辈咋办,毕竟分家之前,他闺女就只想着自家,说出去,还是容易被人诟病的,就算大家对谢老才夫妻的行事有所耳闻,在谢琳琅比他们过得好的情况下,也会说她的不是。

那可不成!

自家闺女,不要让人家这样说。

走到今天,他承认有运气的存在,但是自家娃娃们的上进努力,也不是一句好运能概括的。

如果一定要一个说法……

谢国居故作高深来了一句:要致富,先和睦。

意思就是,想要致富也好,想要家里的小辈有出息也好,长辈就要有长辈的样子和担当,起码家庭要和睦,不然谁有动力和心思去致富,是吧。

所以,致富的秘诀是,要致富,先和睦吗?

来人若有所思的离开了。

后来,大队上流行起了两个风气。

一,对家里的姑娘好,二,婆婆们的心态变了。

说来也好笑,又悲哀,一个家庭里要是不和睦,五成以上是因为婆媳关系,三成以上是穷闹的,还有那么两成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些小矛盾。

婆媳关系改善了,可以说家里的氛围都清明了很多。

还真有不少人家的儿子上进了,小娃娃读书厉害点了被表扬了,一时间谢国居的搪塞之说还红火起来了。

不少受益的家庭还遮遮掩掩:“我可只告诉你,你别往外说啊,其实我们家里现在开始过的好,都是听了那谢国居说的,哦,你不知道谢国居是谁?来来我跟你说,这家人啊可不得了,以前大家庭不和睦,冷眼看着就是个上不慈下不孝的,

谁知道这一分家,谢国居两口子吸取经验,对孩子好得不得了,结果你猜猜怎么着?他自己来了财运,家里四个孩子,本来除了最小的闺女其他几个都不咋的,最多就是有把子力气,结果呢,娶了媳妇之后,谢国居马上给几个孩子分家,又有帮扶,不到两年家里就红火起来,

看看那三家的媳妇还有孩子,一个个吃得面色红润,身上再没打补丁的衣服,那个老三家的会做衣服,你看几个孩子小小年纪,衣服全部都是合身的,连做大都不做,啧啧一年好几套衣服,再看看他们家庭关系,不比咱们以前操心那么多,反而弄得大家都不高兴紧巴的舒服?

要我说啊,让他们年轻人自己当家也好,省得啥事都找我们,要不然就怪我们偏心……”

这话的水分有多少,说话的人有没有自夸的成分在里面,说的人和听的人都心知肚明,不过人家学着谢国居家里的处事方法,确实是有所改善,家庭关系也有所好转,就这么用下去了。

海岛这边,秀兰也彻底适应了这边的生活。

每天真正需要忙碌的也就那么几个小时,在谢琳琅这里,工作时间不多,还比较自由,所以秀兰多余的时间和心思就用在了如何让房屋更加整洁,以及做好每一顿饭菜上。

还能有空做点布艺,因为谢琳琅家里杂物间堆了不少,问过谢琳琅之后,秀兰就拿自己需要的出来。

比如说做了灶间的隔帘,做了漂亮的桌布,做了备用围裙,还做了一个漂亮的小挎包,沈念琳爱不释手。

就过了两个星期左右,沈念琳就一口一个秀兰姨婆的叫唤,显然,那个好看的小挎包征服了小丫头的心。

随着谢琳琅之前那一招釜底抽薪,她自己也在农林站稳了脚跟,生活上的轻松,让谢琳琅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了。

比如说之前一直搁置的做果酱。

老妈电话里提过,三嫂汪翠云怀上二胎了,据说这一胎怀得比较辛苦,平日里几乎是吃什么吐什么,特别是鸡蛋,据说是自己吃鸡蛋吃伤了。

听妈说,三嫂对罐头还有酸甜的果子接受度比较高,话梅都不喜欢,非要是那种新鲜罐头或者是酸李子,才会觉得想吃。

谢琳琅就开始着手弄罐头和果酱了,本来也打算请三哥来一趟四亚亲自带两三箱水果回去的,趁着还没叫哥哥来之前,自己多做点罐头和果酱给三嫂,还有酸李子什么的,都不是问题,她刚来的时候收了不少。

至于但不担心被哥哥问为啥都十月多了还有酸李子,四亚的天气能很好的遮盖这个问题。

就说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六章 要致富先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