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第四百九十九章 小目标大目标
拉了一大步。

这人也是沈固少有的比较崇拜的人。

这么一换算,沈固就明白了。

谢琳琅一边对着镜子再检查一遍自己的形象,一边也在心里感慨,这就跟男生去问女生为什么那么喜欢口红一样,只要站在男生的立场问他为什么喜欢a锥就行了。

她有崇拜的专家,沈固也有。

下午的时候,谢琳琅在车站接到了那位元先生。

两人握手的那一刹那,谢琳琅感觉自己都要飘起来了。

“不好意思啊小谢同志,之前河省那边出了点问题,多待了半个多月,早说好九月底来的。”

老人家非常客气,也非常平易近人的解释自己晚来的原因。

“不不不,您做的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见面都有时间,只要您有空。”这会子,她化身为狗腿子了。

元先生说道;“小谢同志也是在做利国利民的大事啊,最近一年年,没少听人说起你啊,你是个人才,也是个好人。”

两人边走边聊,去的地方却不是农林局或者招待所,这位根本就等不及,要去看看那些养猪场,和其他的养殖场。

谢琳琅没有藏私,一边带人参观一边详细的解释对方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到了饭点,一行人意犹未尽的去谢琳琅家吃饭。

巧娟和谢国居知道是这么位人物来,将家里所有的菜都做好了端了上来,还杀了鸡鸭下锅。

元先生非常仔细的品尝了鸡鸭肉的味道,表示跟之前那种养殖方法,味道差别并不大,反而谢琳琅的养殖方法下,这些鸡鸭的肉更加肥厚,吃下去满口的肉香和肉味。

元先生连连点头,这才是目前的百姓们需要的好东西啊,养殖速度快,出栏标准还硬生生拔高了好几个度。

元先生喜欢吃,但是很少去吃别人家的饭菜,今天主要也是想尝尝谢琳琅的方式养殖下的鸡鸭,味道上是不是有什么弱势。

现在尝也尝了,自然是没问题的。

就说道:“之前去京郊农场见过你的生态规划,很不错,我已经提议上面将这个作为教材内容以及作为标杆,从京城这一代开始逐渐推广,不知道你意下如何,要是有什么要求和意见,都可以提出来的。”

谢琳琅摇摇头:“我没什么要求,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吃上肉,说来不怕您笑话,我之前接受过本地的采访,当时说的话就是我的真心话,那些目标也是我想要去达成的。”

元先生愿闻其详。

谢琳琅跟他聊了起来,她表示吃肉自由不是一件事,而是三件事。

第一,吃上肉,第二,吃够肉,第三,吃好肉。

“这么说说,你在本地已经达成了第一项,第二项,估计今年那些动物出栏后,也能达到了吧。”元先生说道;“我觉得你的第三个目标也达成了呢,今天饭桌上的肉,那个就很好。”

现在的肉是坏的肉吗,谢琳琅并不觉得是,只是目前养殖需求低产量高吃食少,大家觉得这个肉是好的。

可是国家强盛,粮食产业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极限,到时候粮食多了还愁猪吃得多吗,恐怕到时候,人们的口味就又不一样了,对油脂的需求就不大了。

元先生听到那句粮食一步步提高到突破极限。

眼神郑重了些,他就是搞粮食科研的,他知道自己在圈子里很有些名气和话语权,但是没想到这个出色的年轻人,竟然对他带领下的团队那么信任吗,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以后……真能有粮食都太多的地步?”

“嗯。”谢琳琅点点头。

元先生笑笑,不知道是不是回报她的信任,给谢琳琅吃了一颗定心丸,表示这几年处理好华北那边的粮食产量增产的问题,就来四亚进行盐碱地的粮食种植科研调研。

“最多年,第一个目标就能实现,第二个目标就能出现,第三个目标范围出现。”元先生年纪不小了,也被谢琳琅毫不犹豫的信任和她技能上的无私奉献给打动了,新的奋斗热血在身体里中翻滚。

这次的调研很快结束了,谢琳琅将手头上整理出来的一些相关实验数据和遇到的问题集锦,全部都给了元先生,元先生表示会好好珍惜,并且让它们物尽其用。

这一天送走了元先生,谢琳琅就接到了电视台的采访要求。

这也不是第一次被采访了,谢琳琅很淡定的接受了采访,并且公布了今年年底的限购会突破去年的数量。

主持人微怔,去年家家户户摆着一斤以上的肉,今年超过的话,就是——两斤?或者更多?

事实证明,主持人还是太年轻了。

年底一到,收购站出马,屠宰场加班加点,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疯狂售卖期,按照人口来,一个人口可以买半斤肉,着实是让人口众多的人家都高兴坏了,这个年底,大家真是吃肉都吃到有点,腻歪了?

咳咳,不不不,他们可不敢这么说,要知道隔壁省甚至周边几个省,肉类的供应跟他们往年差不多,平平无奇,一个家庭过年能吃一斤肉都是很不错的了,他们四亚不能飘。

哈哈哈,可是真的很爽啊,这种别人抠搜的时候他们在大口吃肉,感觉不要太美妙了。

而且新年前一周,会再来一波肉类上市。

嗯,到时候他们是买呢,还是买呢?

谢琳琅目前的日子算得上是热火烹油了,来家里拜访的人越来越多,不堪其扰的谢琳琅,只能让秀兰姨带着孩子先住到安保环境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九章 小目标大目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