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杨正涛还担心自己目前的处境——离开第九师系统的核心太久啦!
“杨将军,电报。”顾维钧带来一份电报,深知军人心情的他把抄报纸交给杨正涛的同时,说:“总参谋长要你尽快赶到武汉,作为军队会员总代表参加民先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就当前国际局势对中国的发展要求作报告。”
杨正涛看过电文,与顾维钧所说几乎一字不差。在心里,他在蹦跳着大喊大叫——“老子总算解脱了!”表面上却是波澜不惊,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原本就应该这样。不能不说,谈判确实起到了相当的磨练效果。
北京,宣武门外,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藤花馆。
何向东一改军服不离身的习惯,穿着白色西装和白色的皮鞋造访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主事周豫才(和谐)。得到战略委员会的授权,用还是不用?马上用还是等等再说?他拿不定主意,由此逐个的拜访在京学界名流征询意见,周豫才排在他拜访名单的第七位。
直到1915年春天,何向东还是不能自拟电报稿,看别人发来的电报时多要问旁人,甚至要求军中电文往返不得用隐晦的文言,而需直白易懂。他的影响力在军队,在工商实业界,二者对社会文化的推动作用远远比不上文化界。
因此,拜访周先生征询意见的同时,探讨一些关于社会文化“**”的话题,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一如昨天拜访学部理事李树常。
“国权和民权,此前是作为国会中两大政党,进步党和**的争论焦点而存在。如今**被大总统宣布为非法,从表面形态上消散了,但是**形成的社会基础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实际上依然存在。从此可见,依靠强权是无法堵塞**,阻挡**潮流的。周先生,本人想请教你对国权和民权的看法,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政府应该如何在行政中导向**、引导**进入领导社会向国权或者民权方向发展?”
总参谋长兼国家战略委员会副理事长拜访在京名流,在京名流的小圈子里经常互通声气,是没有多少秘密可言的。周豫才自问在京文化界、教育界地位不彰,名声未显,对突然来到住处的陆军上将有些措手不及,又有些“被重视的”激动。
能够翻云覆雨把袁世凯拉下马来,能够在山东战败日本陆军,能够在两湖三地推行社会改革、建设军事重工业,能够以二十九岁的年纪当上三巨头之一,隐隐然为其中灵魂人物加上方才抛出的问题,显然是“来者不善”。
“鄙人以为,民权和国权之间并非矛盾,而是一致。”
何向东说了半天,连续问了几个问题,得到的答案竟然是这么一句话?皱眉思索半晌,何向东觉得自己的思维在“官位”上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古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何某人实质上掌握了国家军政大权,开始制定未来几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战略,已经习惯的站在“大权在握”,“天下人皆不如我”的巅峰,洋洋得意的指点江山,自得于站在高处的开阔眼界。却不曾低头看一看,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民权和国权并非矛盾,而是一致!”这是从一名国家雇佣公务员和兼职报人的角度看到的事实,或者说是他的理想。何向东呢?难道真要以国家发展战略的名义,带领中国走上军国之路?
神情凝重的,无声的,何向东起身向周先生鞠躬后,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