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千百年来,土地特别是田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历朝历代都如是,农民要是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天下必然大乱,由此可见田地在老百姓生活中的地位。但是振华所在的家乡是“七分山地三分田”所以田地是稀缺资源,稻田的面积千百年来都没有增加,但是人口却不断膨胀,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所以稻田一直都很紧张。幸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有了大大提高,稻谷产量从以前的400500斤每亩,提高现在的到700900斤每亩,这样才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避免饿死人的现象。中国依靠袁隆平教授发明的杂交水稻,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振华听父亲说建国后50年代,那时候人口少很多,每个人可以分到2亩田。后来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代国家政策的失误,提倡什么人多力量大,于是产生了23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到了80年代村他们振华出生的时候,每个人就只能分到0.8亩地了,人口越来越多,地却一直没有增加,于是新出生的人口分到的田越来越少,所以一到分田的时候就有一场生死斗争。农村的田地自从1982年土地改革以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这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打破了以前的大锅饭。以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样的平均主义,大大挫伤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自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振华所在村里的土地一般是15年一大动,5年一小动,需要重新合理分配一下。比如村里有的家里老人去世、女儿出嫁了,就需要退田,然后退出的责任田给那些本村新结婚的媳妇、新出生的小孩,这样就不至于嫁到本地的媳妇和新出生的小孩没有田地,适当地进行合理分配,这个是国家规定的政策。但是国家有政策规定不假,但是在下面执行起来往往困难重重。本来土地对农民来说很重要,加上振华他们林家坡这里田地稀少,也就是僧多粥少,退田的人肯定不想退,一些豪强的人千方百计勾结村干部阻止分自己的田,有些比较弱的家庭就只好分一些旱田甚至分不到田。这样在林家坡村子里就会形成两派,然后围绕分田展开激烈较量。159柔情安慰本来振华弟弟振兴早在5年之前,也就是8岁的时候应该要分田的,可惜上次由于村长林保中等人的私心,从中作梗没有分到。那时候硬是说振华弟弟是二胎,是国家计划外生育、同时借口说弟弟振兴年纪还小,要再等下一次,所以故意不分田给振华家,导致弟弟振兴今年13岁了依然还在吃黑粮,没有分到一寸田。林家坡很多比弟弟振兴还几岁的,居然就已经分到田了,村长林保中明显是在欺负自己家。“听说村长林保中和林大旺这几个恶霸,准备今年又阻止分田,想从中捣鬼,不过这次是无论如何不会让他们得逞了!”父亲李建国对振华说。“爸爸,他们退田的人联系起来阻止我们分田,那么我们这些要进田的人干吗不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他们。”振华提醒父亲说。“就是,那等会我就去和你堂叔李建丰商量去,他家儿子今年也该进田了,先和这些该进田的人通下气,好一起对付他们!”父亲李建国说。“林保中、林大旺他们为什么阻止分田,他们有什么理由!难道就因为他们有权有势,就敢在林家坡易手遮天,这样胡作非为。”振华愤怒地说。“林大旺父亲前年去世了,按道理应该要退出一个人的田,但是他现在不退田,说小儿子明年就结婚了,需要进田,其实他小儿子今年才20岁,现在连女朋友都没有,纯粹是瞎说。”父亲李建国愤怒地说。“还有村长林保中家今年也应该退田,因为林保中的妹妹都嫁出去好多年了,按道理早应该退田出来的,但是他也说不退田,还特意找他公安局的弟弟林保义去民政局给他母亲打了一个残疾的证明,说他母亲是轻微残疾,需要多一个人地田地才能养活她。”“现在以林保中、林大旺为首的退田的人已经联合起来了,最近几天都在村长林保中家密谋,准备坚决不退田,还对外放出狠话,谁要是分他们家的田地,就和谁拼命。”


状态提示:第102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