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构不明白他的意思,问他:“你说什么……”
王福贵见状,急忙把手指竖在嘴边,“嘘”一声,叫他别出声,然后指指左拐的街角,蹑手蹑脚,猫着腰,以密密匝匝的小楼房作掩护,慢慢往那边挪动。
李构明白了,神情紧张起来,轻手轻脚跟在后面。两人警惕地注视前方,一步一步朝前移。
“妮妮喃喃……”
“mī_mī蒙蒙……”
街角深处传来孩子和大人嘤嘤嗡嗡的对话声。
“里面有人,好像在上香扫墓。”李构仔细听一阵,说道。
王福贵环视一周,说:“现在是什么时候?怎么可能有人家扫墓?我看很离奇。是不是这座小矮城真的住有什么东西?”继续猫腰往里面探望。
李构侧耳再细听一会,松一口气,说:“是有人在扫墓。我听懂他们的对话。女人骂小孩不要乱跑。男人说收完供品就回去。”说完直起身,大大方方往前走。
王福贵见他这样,也跳到街中央,跟着走上去。
转过街角,前面是一条弯形街道。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一个孩子给先人敬酒。王福贵仔细看那孩子,就是先前跑进来的小孩。
扫墓的夫妇见有人来,合掌作礼,用本地话问好。孩子躲到母亲身后,探出脑袋看。
王福贵听不懂,但从神态知道她们的意思。李构友好地回礼,用本地话跟他们交流。他多次出入边境,能简单跟当地人对话。
李构翻译说,今天是她们母亲周年忌日,她们带着孩子来给先人上香。
王福贵看得仔细,夫妇俩上香的是一座三层矮楼,油彩崭新,并排的一座三层矮楼模样陈旧,没有插上香柱。他自作聪明,对李构说:“这夫妇俩不懂礼数,只给母亲的坟墓上供,旁边的父亲连香也不上。”
李构见他好奇,想让他弄个明白,继续跟她们讲起本地话来。
夫妇俩一听,神态一愣,呱啦呱啦讲了一窜话。王福贵呆立一边,一句也听不懂。
夫妇俩走到他面前,合掌点头,非常友善。
王福贵连忙看向李构。李构给他翻译道,那座旧楼不是她们父亲的坟墓,她们父亲在南方打仗阵亡,供在烈士陵园。
王福贵见他们友好,也热情起来,转身拉孩子的袖口,抬手想摸他的头顶,表示友爱。夫妇俩见状,慌忙向他摆手,嘴里呱呱叫着,脸露怒色。
王福贵疑惑,不解地看她们,手举在半空,没有落下来。李构反应快,一步跨过来,把孩子夺过去,不让他摸头顶。
“这边的人不兴摸孩子头顶,尤其在墓地,摸孩子的头不吉利。”
王福贵尴尬地笑笑,学她们的样,合掌对他俩点头。
离开当地人的墓地,王福贵心里还想着小矮城的事。
“猛一看到那孩子的时候,我以为在小人国呢?后来想起是坟场,更吓死人了,以为碰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福贵,你想多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大白天的,哪里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李构想起了什么,提醒说:“对了,福贵,在这边,有很多习惯跟我们不一样。”李构一边赶路,一边给王福贵介绍当地人的禁忌。
天黑前,两人赶到了谷龙村,找到了阿光的家。阿光是四叔的伙计,三十多岁,个子瘦小。他见李构两人如期赶来,热情地用当地话跟李构攀谈起来。王福贵听不懂他们的话,抬眼打量阿光的屋子。这是一间宽敞的泥瓦房,地板平滑,扫得干干净净。他正在专心看着,阿光走到他面前,双手抓住他的手掌,使劲地摇,满脸堆笑,说着不熟练的中国话,表示欢迎。王福贵也用力摇着他的手,友好地笑,连声说感谢。当晚,两人就在阿光家落脚。李构吸了半盒烟,说睡不着,让王福贵先睡,自己找另一个朋友阿力打牌。半夜的时候,他才回来。
第二天,两人坐班车到省城。下了车,李构让王福贵在候车室等候,自己捂着肚子上厕所。
候车室低矮,屋顶盖着厚实的红瓦,光线昏暗,屋子中央拱顶,留有一排出气口。屋里有不少人在等车。屋后是一棵大榕树,很多枝丫挨靠在屋顶上。王福贵没事做,瞅着屋顶的排气口想心事。他发觉,屋顶的红瓦响动,警惕起来,朝西周看。对面不远的一张排椅上,有三个人坐成一堆,脑袋凑在一块,算着本子上的东西,脚下摆着两个大袋子。拿本子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中等身材,理着短发,时不时扫一眼周边,目光犀利。
王福贵见没有异样,轻轻闭上眼睛养神。突然,他感到头顶有窸窸窣窣响动,动静轻微。如果不是闭眼睛,在嘈杂的候车室,谁都不会听到声响。王福贵微张眼睛,发现排气口伸进一根钓竿,慢慢递向对面的两个大袋子。他想看是什么贼胆敢在候车室下手,不动声色,半闭着眼,盯着钓鞭。等到钓竿勾住袋绳的时候,一跃而起,一把抓住钓竿,大声喊道:“抓贼!”。睁眼看地上,奇怪,两只大袋子,怎么仅剩下一只了?忙抬眼一看,另一头的排气口有一根钓竿勾起另一只袋子,正急速往回收。
那三个人惊醒过来,看到袋子在空中飞,呜呜哇哇地叫起来。这里一喊叫,候车室的人全看过来,个个一脸惊讶,袋子像耍魔术似的在空中飞舞。人们明白是怎么回事,齐声叫喊着。那只会飞的袋子很快不见踪影。这头的贼见王福贵扯住钓竿,扔下鞭子就跑。短发人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