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正阳门下正阳人>第79章 逐日

回到学校后第二天,周安将鸟形文分开写在纸上,而且还掺杂其他从书籍里抄写来的文字去请教邹教授。

邹教授对周安的好学非常称赞,周安每次来,邹教授都帮他一一解答。

反复几次后,得到的结果让周安十分震惊。

如果,剑上的文字真是邹教授告诉他的那些文字,那真是能让整个华夏人为之振奋。

要是周安敢把东西亮出来,那就不去有人请他捐献了,可以说有关部门会强迫他把东西拿出来。

因为这件青铜古剑的名头太大了,大到就连国家一级文物在它面前,也是非常渺小的存在。

因为这把剑的拥有者在历史上有着浓重一笔。

因为此剑的铭文是“西楚霸王,逐日之剑”,而脱落金丝的铭文是“王翳”。

要说西楚霸王,周安自然是知道的,那当然是项羽了,可是这个“王翳”的铭文是怎么回事?

要说到项羽的这柄宝剑,那就要从春秋战国说起。

据传,当时晋国特别强大,自视甚高,而楚国相对弱小。

欧治子为楚王历尽千辛万苦铸成一把宝剑,名曰泰阿剑。

据说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无形、无声,但剑气早已存在于天地之间,只有天下至尊才配拥有它。

这个传说传到了当时强大的晋国主君耳朵里。

这么牛逼的宝剑偏偏在弱小的楚国铸成,难道说楚王是天下唯一的明君不成?

晋王怒火冲天,他怎能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晋王三番两次派人去要,先礼后兵,要是不给就发兵攻打楚国。

结果很显然,楚王没有答应。于是晋国兵马足足把楚国围困了三年,楚国城池陷落,粮草被吃完,整个国家已经摇摇欲坠,如同待宰羔羊,只等猛兽奋力一击。

在晋国发出最后的警告后,楚王还是不愿意交出宝剑,还放下狠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楚王宁死不降,告诉守城士兵,晋国攻城之日,便是他亲自杀敌之日,城破他也绝不求生,以宝剑自刎,以敬国家!

果然,晋国终于向楚国发起攻击,只见楚国城外遮天蔽日,黑云压城,无数兵马摧枯拉朽般的向楚国涌来,每一次呼啸和敲击,都在宣告着楚国即将灭亡的命运。

晋国攻城,楚王也应诺而出,手拿宝剑登上城池,长叹一声。

“秦阿剑,吾今用血祭你!”

只见楚王拔剑出鞘,奇迹出现了,一团剑气磅礴而出,城外沙土倒转,冲向正在冲杀的晋国士兵。

也许是此时巧合发生了龙卷风吧,晋国士兵全无防备,眼睁睁的看着龙卷风向自己扑来,然后和自己的同袍一道被龙卷风卷起,再落下,整个晋国阵营血流成河,溃不成军。

此事过后,楚王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化险为夷,就找来风胡子相问。

风胡子精于识剑,而且他本身就是铸剑大师,关键他在楚国还是很有智慧的人。

于是风胡子告诉楚王: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好与剑道之威有了相吻合的契机。天人合一,大王的王者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从而可以横扫千军。

在秦国李斯的《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中就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这里的太阿说的就是泰阿剑,不过,秦始皇死后,据说项羽攻进咸阳城,这柄宝剑就被项羽找到了。

项羽此人对秦始皇那是深恶痛绝,要知道他承载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意志,自然不会用秦始皇的二手剑。

于是,他就请了铸剑大师将泰阿剑分为三把,分别是:逐日、奔月、追星。

项羽的逐日有可能就是周安手里的那把宝剑。

据民间传言,说这三柄宝剑里面分别藏了一个地图,取出来,拼在一起,才是如何进秦始皇陵以及里面的机关图。

既然项羽有这些地图,他为什么没有毁掉秦始皇的陵墓呢?那就不得而知了,民间传说嘛,也未必可信。

不过,在垓下之战后,项羽率领手下突围至乌江自刎身亡,此剑就不知所踪。

但在此之前,刘邦曾喊出“杀项羽者封万户侯”的口号,而追击项羽的人中就有王翳这个人。

而这个王翳就是青铜古剑剑身上的“王翳”两个字。

自项羽自刎后,其遗体并没有得到善待,就是王翳割下了项羽的人头,而和王翳一道的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分别还割走了项羽的腿或手。

这把楚王宝剑,究竟是王翳私藏的,还是刘邦赏赐给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很显然,他在这把宝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也许是后期加工的原因吧,在千年后,“王翳”的两个字上镶嵌的金丝没能保留下来。

周安暗暗惊讶,威道之剑所铸的逐日之剑,难道哥们有当大王的潜质?

当然,他顶多只能在心里歪歪罢了,在新社会,他敢立山头,恐怕是嫌命长了。

但这柄逐日之剑是否如周安所想的宝剑,还有待专家考究。

当然,这里所说的专家并不是后世那种大师多如狗教授满地走,自称专业的却说些非专业话的人。

但是要是确认自己手里的剑就是项羽的佩剑,那周安就没有资格拥有了,怎么也得送进国家博物馆。

知道自己手里的是项羽的佩剑后,周安是亦喜亦忧,患得患失,真是一夜难眠


状态提示:第79章 逐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