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进来后,不知道为何,只是看了一眼坐在中间的孙策,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被那个风采过人的年轻人吸引了过去。
他,就是周瑜吧,是了,也只能是他。
诸葛亮向孙策行礼后说道:
“诸葛亮,见过孙大人。”
孙策笑道:
“诸葛先生不必多礼,你兄长诸葛瑾,如今就在建业,助我良多。
你是他的兄弟,又是玄德公的臂助,如今又为了帮我来此,还请上座。”
诸葛亮微笑着落座,冲着周瑜点了点头。
孙策笑道:
“不知道诸葛先生来此,有何指教?”
诸葛亮笑道:
“指教之言,孙大人言重了,我来此主要是互通一下消息的有无,商议如何对付赵华。
不知道孙大人,有何准备?又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帮忙?”
孙策笑道:
“打仗的事情,我只负责冲锋陷阵,计划的制定,都是由公瑾来做的,就让公瑾和先生说说吧。”
诸葛亮的目光,终于正式的和周瑜碰撞到了一起,两人心中同时一动,此(这)人眼中,神完气足,不愧是周瑜(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
周瑜笑道:
“我也不知为何,见到了诸葛先生,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先生要是不介意,我就称先生孔明了,先生也可唤我公瑾。”
诸葛亮也是笑道:
“固所愿,不敢请尔。不瞒公瑾,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仿佛我们早就是好友一般了。”
周瑜一听,很是开心,张口问道:
“孔明,不知道玄德公准备如何相助?”
诸葛亮笑道:
“不知道公瑾希望,我们如何相助?”
周瑜哈哈一笑道:
“赵华最大的优势,就是火药,而火药的缺点,如今天下的诸侯,都已经清楚。
其次就是赵华的士兵,乃是天下有数的强兵,要和他作战,最少也是倍数的士兵,才有保证能赢。
当然,我们如今处于据城而守,抵消了不少士兵强弱的劣势。
而且赵华最大的软肋就在于,他没有水军,荆州水军和我江东水军,都不是赵华可以抵挡的。
所以说,在我看来,想要守住庐江,我们不能一直待在城中据守,要在城外留下足够的士兵。
一来可以确保火药不能让他们顺利的用于攻城,毕竟投石机需要的石块,没有那么充足。
一旦城墙被他们摧毁,我们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二来城外的部队可以袭扰赵华,江东士兵不多,可是眼下的赵华,应该也没有足够的士兵来打我们。
只要我们能坚持一段时间,想来玄德公和曹操应该能抓住时机,开辟第二,甚至第三战场,让赵华疲于应对。
所以我希望玄德公派来的军队,能在城外驻守,我这里也会分出一部分士兵,在城外留守。
这样我们就形成了牛角之势,做好防备。
庐江南面是长江,不利于扎营、攻城,玄德公的部队从江夏而来,正好就驻扎在庐江城西。
而我们也会在东面驻扎下来,留给赵华的,只有北方一面。
他想放开手脚攻城,没有那么容易,不知道孔明觉得这样安排,有什么不妥之处?”
诸葛亮羽扇轻摇,对着周瑜点头道:
“公瑾设想的,正是我所想的,留下北面给赵华,让他举步维艰,等到时间拖的一长,赵华就不得不退去。
毕竟曹操那边不会不抓住时机,趁机攻击徐州。赵华眼下缺兵,只要短时间内他攻不下庐江,我们就赢了!”
周瑜一听,两人想法一致,更是高兴,当即又和诸葛亮说起来城外的地势,做出了一些假设。
诸葛亮也是兴致勃勃的和周瑜探讨了起来,两人越说越是投机,彼此的想法很是契合。
讨论中又有不少新奇的设想被他们提出,孙策在一旁,开始的时候,还听得津津有味,对于两人很是佩服。
后来就有些头疼,因为他的思路跟不上两人了,到了最后,孙策干脆坐在那里发呆了起来,彻底不明白两人在说些什么了。
就在孙策浑浑噩噩的时候,周瑜突然对着他说道:
“伯符,伯符,孔明要走了,我去送送他。”
孙策这才反应过来,两人已经谈完了,他一看,连忙说道:
“诸葛先生,不如一起吃过饭再走吧。”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
“孙大人,我刚才和公瑾讨论的时候,已经吃了不少点心,喝了不少茶水,如今腹中再无空余之地。
而且对付赵华,还要早做准备,我这就回去禀告主公,做好相应的准备。
等到将赵华击退,我们再一起畅饮吧。”
孙策一听,也只能作罢,张口说道:
“既然如此,公瑾,你替我送送先生。”
周瑜笑着应下,陪着诸葛亮向外走去。
周瑜很是开心,一直握着诸葛亮的手,一边走,一边和他说话。
诸葛亮也很是开心,一边和周瑜说笑着,一边也用力的反握住周瑜,可以看出他俩真是一见如故,依依惜别。
周瑜将诸葛亮送出了府门,还是有些不舍,又拉着他向城门走去。
诸葛亮似乎也不想这么快和周瑜分别,紧紧地和他并肩而行。
来到城门处,周瑜不知为何,停顿了一下,看他的样子,似是有些失望,诸葛亮这样的挚友就要离别。
诸葛亮随着他停下,深深地看了周瑜一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