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条例则不能发现虚功.仪依常情判断,就发现不了奸情。这样一来。刑罚和赏赐,怎能不双双产生差错呢?”
徒有虚名的功臣,在国内捞得声誉,夸夸其谈的说客,在国外巧取私利,结果愚妄、怯懦、暴庆、巧诈的种种人物,串通一气,用虚无的道理,迎合世俗、取悦社会。所以那些国法得不到执行,而罪不容诛的犯人,得以逃脱刑罚的制裁。
“可是,若是这样的话,刑罚和奖赏怎么会不发生歧异?”朝凤皱皱眉,看着青书追问。
圣人治理国家,一是能详细地考察法律禁令,法律禁令彰明了,官府事务就会得到妥善治理;二是能坚决地实行赏罚,赏罚不出偏差,民众就会听从使唤。民众听从使唤,官府事务得到妥善处理,国家就富强;国家富强,兵力就强盛。结果,统一天下的大业也就随之完成了。统一天下,是君主最大的利益。
“度量发生差错,并不是法度造成的;尽管法制业已明定,但依靠的却是私智。放弃法制而依靠智慧,那么接受任务的官员,怎能把握要领?事务要领,与事务本身统一不起来。那么法令哪能不出差错,而刑罚又哪能不趋烦乱?因此,赏罚混乱不堪,国法错误百出,是由于刑赏区分不明。”
明君治理国家,顺应时务来获得财物,确定赋税来调节贫富;厚赏爵禄使人们竭尽才能,加重刑罚来禁止奸邪;使民众依靠出力得到富裕,依靠功业获得尊贵。因犯罪受到惩罚,因立功获得奖赏,而不考虑仁慈恩惠的赏赐,这是通往帝王大业的政治措施。
“现在您的版图,已经很辽阔了。凡是国土广大、君主独尊的,自来都是因为法制严厉,而可以在天下,达到令行禁止的。因此作为君主在划分爵位、制定俸禄时。就必须严格执行重法原则。国家太平,民众就安定;政事混乱,国家就危险了。”
说道这里,青书跪倒在地从下方,仰望着朝凤:
“法制严厉,符合人之常情。法禁松弛,不符合社会实际。况且拼命出力.是民众固有的,他们的心理,无非是想拼命出力,去获得渴望的东西。而民众赛欢什么。厌恶什么。是由您一手控制着的。”
民众喜欢的是利禄,厌恶的是刑罚;朝凤皱皱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若是自己可以掌握,民众好此恶彼的心理,来使用民力。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控制,那就应该再有差错。
“既然如此,那么根据你的意思,法禁松弛,政事有失,正是由于刑赏不当产生的?”若是治理民众,不能掌握法度除恶务善。这样情形一旦出观。也就等于没有法制了。
朝凤皱皱眉,固本培元,现在自己只差一步,就可以得到大夏了,决计不能再出现任何的差错。最后的攻伐,就在明日,新的法度,也必须要跟上了。
“青书,你去查一查,被攻伐下来的城镇中,也没有起兵造反的。然后在根据实际,拟定法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