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黄昏录>第七十九章

“其实我原本是在武威的,”张翼说到,“泠将军你也知道,去年的时候,吐蕃人下山了,他们与李……突厥汗王联手,一南一北合围了河西走廊。”

吐蕃一族一直是中华千年来的一块心病,此地高寒,远居治外,当中原统一的时候便俯首称臣,当战乱或国力式微的时候便趁虚而入,他们最远的一次甚是一直将触手伸到了西域北疆;而即使是统一的年代,他们也经常对与之接壤的河西走廊、陇西、蜀地进行骚扰。不过西南他们是很少去的,那边的高山峡谷太吓人了,除了祖宗八代开始就住在那里的山民之外,别的地方的人走进去就出不来了。

高原是天赐的战神,很少有汉人能够适应那种高寒的气候,绝大多数上去的人会生病死掉,活着的人也很难投入战斗;不仅是人,中原与草原上的战马也很难在当地高耸巍峨的山上奔跑,甚至行走都困难,当地的马种矮小且腿短,但是能够爬山负重,没有了优势速度和负重的优势,战争也就没得可打了。而且当地水土贫瘠粗粝,得之无用,然而把那片土地和人撂着不管,也是个麻烦,但是真要征讨,又太过不易。

所幸是往前提个几百年开始,那里的人开始信了喇嘛教,从上到下一起信。无论之前多么凶悍善战的民族,信教之后整个民族的气势就会颓下去,开始安于现状,征战的心思也没了,这种情况在草原上比比皆是。如果不是这任的松赞是个狠茬儿,他们也不一定会和李垣祠联手打河西走廊的主意。

泠皓点头表示明白,把手中的笔搁下,揉了揉发酸的手。他一直是在用纸笔与张翼交流的,自从来到这西北苦寒之地,他喉咙的冻伤愈发严重了,现在只能够发出几句简短的音节,说再多的话便会咳出血来。

“那我接着说了,突厥人从戈壁上围了瓜洲和玉门,他们守城的没有防备,于是很快就丢了城;突厥人接着向东撵我们的军队,一直到了嘉峪关才被老关拦住了路。那几个地方离张掖太远了,他们又从半路掐掉了消息,我们只看到了狼烟,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吐蕃从山上下来了——”

“你们南面是祁连山,他们不可能翻过山来的。”

“泠将军你说的没错,他们是从东南面绕过来的,那个时候西宁已经失守,主帅都死了,西宁又和我们不是同一片军统区,没人通知我们。所以直到武威看到吐蕃人过来了,我们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只能够带着兵去救武威,但这样一来,张掖就没了。”

“所以说去年是嘉峪关被突厥围了,武威被吐蕃围了?”

“一开始是这样,但过了不久突厥人就都撤走了,这个时候正好端木将军来了,他帮助我们打通了从武威到嘉峪关的这一段路,张掖也回来了。但是他是要去西边的呀,那边的事情更加紧迫,不能再多呆在这里了,所以我们就只能让他走了。”

“然后呢?”

“然后突厥人不是走了吗,吐蕃就从西面北上去吞了他们的地盘,吐蕃的松赞派他的四十七王子从北面绕过来抢夺从武威到嘉峪关这段距离的城池,松赞自己则一直驻扎西宁,守着这里的战场,所以说从去年冬天一直到今年入秋,我一直是在武威走不了。”

“关云将军守嘉峪关?”

“也不全是,西面的吐蕃人不像这里似的这么多,偶尔过来也是小打小闹,所以轻松许多,老关他可以在嘉峪关和张掖两个地方来回跑,有时候还能过来和我换防。”

“原本在玉门关那个刘玄呢?”

“他战死了。”张翼叹了口气,伸出手拿起墨锭,给泠皓面前的砚台里研墨,“现在没事了,咱可以坐在这里当笑话说,但去年一年却是死了不少人,当时你们走了之后,朝廷又派了个知州过来,在我们从张掖回救武威的时候,他也战死了,尸骨就埋在端木陈张将军的旁边。”

“战争总是死人无数。”这句话说得简单,但令他想到了无数的事情,以至于有些走神,这让他觉得有些困倦。

“可说呢!不过现在马上就要安定下来了。泠将军,虽然我一直在说这一年里打仗的事,可您这一路还是觉得这边挺太平的不是?”

泠皓愣愣地点点头,他其实从一开始就想问了。他从长安北面,一直路经天水、武威、嘉峪关,现在到了玉门关,觉得这里虽然看着萧条冷落,但还算是太平,甚至是比七年前他来到这里的时候还要太平,没有太多战火留下的痕迹,他还以为是,这座边关之城一直沐浴在战火里,这里的城民早已对此见怪不怪。

“现在已经快入冬了不是吗,其实我刚才说的,一直是到秋天为止的战况,而秋天出了一件事情,就是在西宁的松赞被人刺杀了。也是因为这件事,我才碰巧认出了泠将军你。”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件事说来有些奇怪——”

两个月前,白城。

“你说有人放了很多松赞的纸傀儡?”秦钺放下笔,惊讶地回过头去。

他身后站的是辛九:“西宁的每家大户家里都有一个松赞,每个松赞边上的仆从也几乎一样,那些大户对每一个松赞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恭敬。那些松赞白天会聚集到一个大户里面去议事,地点每天都在换,我试过潜进去偷看,他们是有头领的,可是我被发现了,老主人也在那里,我不是对手,所以只能撤出来。等到他们从大宅里走出来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