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其实也没那么厉害。”
墙式冲锋产生如此的效果,完全在朱标的预料之内。所以,他并没有朱元璋那么兴奋,仍然保持着冷静。
朱标道:“今日的墙式冲锋,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主要是挡住了汉军的归路。他们不得不和我军硬拼。只要硬拼失败,他们就算打了败仗。但是,如果,汉军骑兵没有必须一战的理由,不和我军硬拼,而是分散开来,开始袭扰。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诶,你这孩子,怎么净说大实话,扫咱的兴致。”
朱元璋埋怨了一句,看朱标眼神却更加欣赏。
本来嘛,胜不骄败不馁,乃是军中主将最重要的品质。取得了如此大胜,自己都有些得意忘形了,儿子还保持着冷静,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非但如此!
朱标之前在武学方面展露的惊世才能,主要是个人武力。以朱标的身份,个人武力再强,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霸王项羽个人武力够强了吧?还不是乌江自刎了?
对朱标真正重要的,还是领兵作战的能力!
原来朱标虽然提出了墙式冲锋,但没经过实战,朱元璋心中总有些不落底。
如今,这么一场大战下来,朱元璋对朱标的军事才能已经放了一百二十个心:不愧是他朱元璋的儿子,完全继承了他的军事天赋!
儿子文学比父亲强了太多,武学还是比父亲强了太多,军事之能也不在父亲之下,如此强爷胜祖之人,哪个父亲不会做梦都笑醒?更何况,朱元璋这个爱子狂魔呢?
……
……
与朱元璋的高兴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新鲜出炉的陈汉皇帝陈友谅了。
他已经吓得肝胆俱裂!
“走啊!快走!”
“将士们,分散突围!”
“撤退!撤退!全军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不惜一切代价,回咱们的大船!”
……
陈友谅明白,想要通过击败定远军,回到自己的大船上,已经不可能了。
只能靠着大军的掩护,逃离这里!
哗~~
皇帝一发话,那还得了?
十万大军当时就做了鸟兽散,兵败如山倒!
逃!
逃!
逃!
人们顾不得背后追杀的明军,争先恐后地,向着江边逃去!被定远军骑兵堵住了,算你倒霉。能做个漏网之鱼?算你的运气!ъiqiku
好吧,这时候,墙式冲锋的一大弱点就显露出来了。队形太密,拦截面太短。
所以,包括陈友谅在内的大约三万汉军,做了漏网之鱼,逃到了江边。
不过,这时候,陈友谅又发现上天给自己开了个巨大的玩笑:退潮了!退潮了!特么的长江退潮了!即便自己上了靠在江边的大船,也别想开走!
没办法,陈友谅只能率领那些残兵败将,赶紧将江边大船上的小舟解下,去登江心的大船。或者,直接驾着小舟开始逃命。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吴军衔尾追杀,又夺了无数船只,俘虏了无数陈汉的官兵。
最后,陈友谅只领着几千残兵败将逃出了生天。绝大多数的水军以及战舰,都成了朱元璋的战利品。
换言之,陈友谅精心打造的这支无敌水师,已经报销了九成!筆趣庫
对了,吴军的收获,甚至不仅仅是七八万汉军俘虏,以及几百艘大小船只,还有无数能征惯战的大将!
……
……
大战过后,明军中军帐内。
“末将拜见吴国公!天可怜见,末将今日终见吾主,就是死了也甘心啊!”
一员五花大绑的汉军大将,跪倒在朱元璋面前,毫无慨然不屈之意,直接向朱元璋拍出了最高级别的马屁。
此人就是傅友德!
傅友德是什么人?
论勇武仅仅次于常遇春的大将,和常遇春的差距,也就是许褚和张飞的差距而已!
在历史记载中,朱元璋都亲自称赞:“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后世之人评价明初诸将:“明兴猛将云从,数倍云台、凌烟,而六王最著,其以骁勇称者莫如常开平,次则傅颍国耳。”
这个傅颍国,就是颍国公傅友德!
还有人评价:“当时持重善将将无如中山王,至暗鸣跳汤独开平王,而友德差次之,称二虎将。”
看见没有?再一次将常遇春和傅友德几乎并列。
如今,傅友德如同历史上一样,归顺了朱元璋。
当然了,这也不能说人家傅友德对陈友谅不够意思。
是陈友谅自己先不够意思的。
徐寿辉再有不是,那也是天完帝国的皇帝。你陈友谅就算要篡位,也没必要直接把人家徐寿辉锤杀了吧?你就是让徐寿辉暴病而亡,也能让大家面子上能勉强能交代的过去啊!你如此简单粗暴地杀了徐寿辉,让大家的脸面往哪搁?
再者,除了无能之外,人家徐寿辉还真没有什么罪过。
所以,傅友德早就对陈友谅不满了。
只是在真实历史上,傅友德在后来的江州小孤山之战中,才背叛陈友谅改投朱元璋。
现在却是,傅友德率领一万精骑,被初出茅庐的蓝玉率领五千定远军打的没脾气。
傅友德目睹了吴军的强大后,在这里就故意被俘,向朱元璋投降。
被俘投降的当然不仅仅傅友德一人。
丁普郎、张志雄、徐公辅、梁铉等数十员能征惯战的陈汉大将,被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