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革命前,福建都督孙道仁曾一度参加赣、皖、粤、湘、闽五省联盟,后因胆小怕事而退出。李烈钧湖口起事后,福建陆军第4师师长王天智同部分国民党人组成讨袁同盟,向孙道仁施加压力,要求宣布独立。孙道仁本不赞同,但又无力面对军旅,只好以“若不赞成,暴烈立见”为由,发布通告说:“刻下赣、宁、皖业已宣告独立,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心。道仁广征意见,并据军政绅商恭请,一律赞成,以保治安。又据英、荷属79埠华侨电请,大局所关,吾闽亦不得不俯顺舆情,宣告与袁氏断绝关系,自修政治,力策进行……候大局粗定,仍归统一,即可共享永久共和幸福。”
然而,胆小怕事,必然反复无常。孙道仁宣布同袁世凯断绝关系后,又密电在京的前福建第4师师长杜持,要杜从中周旋,国民党人看出孙道仁无意革命,企图把孙推倒。但孙有旧部支持,众人不敢贸然发动,曾派人赴赣、粤运动外援,也无结果。5天后,袁世凯下令革职拿办王天智,王看到形势不利,只身出走香港。孙道仁很快控制了局势,派人将讨袁司令部门匾摘除。袁世凯得到密报,大喜过望,便发布要孙道仁平乱的命令。孙道仁得到袁世凯的谅解,又保留了都督的位置,但没敢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小心翼翼控制福建的局面,对国民党也没有下手,反而不断暗示让众人离闽。
广东陈炯明对起兵反袁一直犹豫,胡汉民、汪精卫自香港至广州,力劝陈炯明立即响应李烈钧湖口起兵讨袁。=陈仍不敢发难。随后几天,武装反袁风潮在东南额然而起。南京独立时,曾推举与袁世凯有夙怨的前清官僚岑春煊为各省讨袁总司令。岑曾任两广总督,广西都督陆荣廷和广东的济军首领龙济光皆系其旧部,孙中山、黄兴想通过岑春煊促使两广独立。等南京独立后,岑春煊即肩负此使命南下。陈炯明得知倘若自己再不发动,孙、黄愿将广东都督一职让给岑春煊以便讨袁,迫不得已之下宣布广东独立。
但陈炯明讨袁时机不对,对内,他过分相信自己的威信和号召力。而没有看到各军官虽在他的压力下发表讨袁通电,实际上却视他地号令如空文的窘境。对外,他本拟派1旅部队前往援助李烈钧,但各路统兵将领根本不肯应召,以缺粮为借口,公开拒绝发兵援赣。即便陈炯明发放弹药和军饷之后。各部队军官仍然按兵不动。
袁世凯得知广东变故,发布命令称:“陈炯明祸国、祸乡,竟敢通电各省,措同狂悖,罪不容诛。革去广东都督官职,并撤销其陆军中将暨上将衔,着龙济光督各师、旅长派兵声讨,悬赏拿办。”袁世凯委任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龙助光为宣抚副使。
陈炯明对龙济光疏于防范。认为龙济光对自己很祟拜,断不会倒戈相向。不仅如此,他还幻想龙济光能为己助,打电报向龙征求讨袁意见。*龙在回电中诓骗陈说:“如果能付给济军军饷,当即率部下健儿,追随都督,共灭国贼。”陈炯明还沉浸在对龙济光的幻想里,不知是计。龙济光把子弹和军饷骗到手后,就翻脸不认人。
陈炯明本来还指望岑能笼络住陆荣廷、龙济光这两个旧部署,免除后顾之忧。但龙济光根本不买岑春煊的旧账,反而由梧州顺流东下,进攻广东,西江防线在济军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海军亦转而效命龙济光。
陈炯明派邓泽如向李福林求援。李拥兵数千,如果此时加入反袁行列。陈炯明也许能多支撑几日。等到邓铿把驻守琼崖的部队调回广州,也许会有另一番局势。但李福林滑如泥鳅。从来见风使舵。此时见陈炯明地位动摇,也在一旁冷眼作壁上观。
2师师长苏慎初对陈炯明宣布独立,本不赞成,但他却不露声色,表面上仍和陈炯明虚与周旋,暗中则与他人设谋取消独立。8月13日,济军攻占三水县城,打开了通往广州的门户,随即进攻广州,广东讨袁失败几成定局。无可奈何之下,陈炯明只好挟资百万和副官黄强一起卷款跑路,躲进广州石室天主教堂,然后在法国神父的保护下,秘密出走香港。
在南方讨袁各省中,广东宣布独立最晚,实力最强,堪称国民党的大本营,却成为第一个失败的省份,这种打击对于各地地讨袁军而言是巨大的。\
远在沈阳的秦时竹自然也收到了情报。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各地纷纷攘攘的局面,各将领都议论纷纷,演习之余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但唯独最高中枢仿佛不介意般,一心只是闷头演习,陆军部的观察员原本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开始了他们地逍遥做派,在秦时竹的刻意安排下,只顾去沈阳吃喝玩乐,再也不去烈日当头的野外观看演习了。
正在思索时,葛洪义来了,一看秦时竹这副模样,便笑道:“还在想南方那档子事情?”
秦时竹点了下头,问道:“最近前线情况如何?”
“据不完全统计,袁世凯一共出动了7个师,10个旅,总共约14万兵力用于一线作战,原本在直隶境内的2、4、6、7等师都已抽调南下,当然唐山附近的兵力没有减少,依旧保持着对我军的警戒……”
“其他方向呢?”
“曹锟的第3师针对山西方向布防,何宗莲的第1师针对察哈尔布防,拱卫军负责京城治安……总地说来,直隶地兵力被抽调了不少,但面前还能维持对我军各个方向的防御态势。”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