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裴行俭不由拍了一下脑袋,抱怨道:“对啊!大都督英明神武,说不准还真有解决的办法,某怎么这么笨呢!”
其实也不怪裴行俭这些人如此。
平日的时候杨帆只是抓大方向,很少插手具体事务,所以第一时间没想到杨帆也情有可原。
在场的人都对杨帆很有信心,立马表示赞同。
“那咱们一起去大都督府请教吧!”
来到大都督的时候,发现除了杨帆,还有宋国公萧瑀也在,众人赶紧行礼:“见过大都督,宋国公……”
杨帆摆了摆手:“大家无需多礼,坐在那边吧,此次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坐下后权万纪转头对着裴行俭说道:“裴县令,你把情况具体的跟大都督汇报一下。”
裴行俭赶紧介绍了一下华亭县现在面临的局面,特别是铜钱短缺的困境,然后静静等待着杨帆,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
听完,杨帆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朝历代,每个王朝强盛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危机,这是由于经济繁荣铜矿产量不足所导致的。
因为铜矿的产量直接影响着制造钱币的数量。
如今不像后世,纸币不够,印钞机开起来就行了。
更何况,华夏的百姓都是最喜欢存钱的。
这样一来,百姓拿到工钱以后都藏在家里,很少拿出来用。
这也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铜钱不足的现象自然是越演越烈。
虽然杨帆能够预见华亭县会出现铜钱短缺的现象,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已。
看来要加快纸币改革的步伐了。
想到这儿,杨帆笑着说道:“铜钱越来越缺是必然现象,大家不必着急。”
权万纪一脸疑惑:“哦?这怎么说?为什么是必然现象呢?”
不仅是权万纪,所有的人都不懂其中的缘由。
杨帆呵呵一笑解释道:“很简单,百姓劳动就会产生价值,而产生的这些价值若没有足够的铜钱印制出来抵冲,那么这些劳动价值就会贬值,从而导致铜钱数量的流通不够;另一方面,百姓收到铜钱以后很喜欢储存起来以防万一,这就更加剧了铜钱的紧缺。”
对于后世经济学问题,杨帆只能以这种浅显的道理来进行解释。
虽然有些不恰当,但还是很形象的比喻了出来。
确实,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需要不断的进行循环。
如果创造了价值却没有体现出来,必然会导致钱币的紧张。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国家在计算gdp的时候,每年就会增发相对应的钱币。
这种新颖的解释让众人陷入了沉思。
沉思了片刻,权万纪问道:“大都督,你这个形容倒是挺贴切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杨帆肯定的点了点头:“当然有办法,从其他地方调铜币过来,亦或者铸造出同等价值的铜币就行。”
话音刚落,一旁的萧瑀开口道:“大都督,恕老夫直言,此法并不可行,据我所知,如今关中一带的铜币也很紧张,另外,朝廷也没有足够的铜来打造铜币。”
萧瑀曾担任过两次宰相,对于大唐现在的情况很是清楚。
杨帆呵呵一笑,继续说道:
“既然朝廷没有足够的铜来铸造钱币,那就只有用其他的钱币来代替。”
在大唐以前,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是以铜币作为交易货币。
这也导致了形成惯性思维,所以根本没有人想过用其他的钱币来代替。
“其他钱币,莫非你说的是银子或者金子?”
萧瑀听到杨帆说可以用其他钱币解决铜币紧缺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了金子和银子。
虽然金子和银子在普通的交易中并不经常用,但确实也纳入了货币的交易范畴。
可惜金子和银子的价值太高,在日常的交易中并不方便,所以很难推行下去。
“不,某的意思是推行一种全新的货币,这种货币与铜币以一比一、或以倍数的比例进行置换。”
杨帆的回答,让大家更加疑惑了。
在众人看来,杨帆这个方法也并不可行。
见到众人不解的样子,杨帆当然知道大家所想,而是再次说道:“诸位,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局限于铸造铜币呢?如今朝廷已经掌握了活字印刷术,而且也能够批量生产纸张,为何不能用纸币代替呢?”
据杨帆所知,纸币的产生就是在宋朝,也就是所谓的银票。
因为在原历史中,宋朝已经逐渐掌握了纸张的批量生产和活字印刷术。
如今自己已经把这两样东西全部献给了李二陛下,大唐就有了铸造纸币的先决条件。
既然有更简便的方法,干嘛非要在铜币这棵树上吊死。
用纸币代替铜币作为货币,这真的可行么?
在场的人都是一脸问号!
在众人看来,谁会用金、银、铜这些贵重的金属去兑换那不值钱的纸币呀?
这大概就是思维的惯性吧。
“大都督,如果用纸币,岂不是会天下大乱,毕竟谁都可以彷制?”
权万纪有些想不通,讲出了心头的疑惑。
其他人也是一点不解,纷纷附和道:“对啊大都督,不铸造铜钱,改用纸币,虽然钱荒解决了,但岂不是会让钱币泛滥?”
杨帆笑着解释:“想要用纸币替换铜币,这种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