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再世昭昭>第六十四章

午间闲来无事,昭昭就开始抄写起了往年进士及第者的大考文章,越是细细研究,就越是觉得自己学识浅薄。

虽然女学入学考试被称为小科举,可真要比较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会试于贡院举行,共考九天八夜。细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史论,总共五道题,时间为三天三夜。第二场考试也是五题,考察奏章公文的书写以及策论,也要考三天。第三场考试时间较短,只考三题,考察时艺文章。会试题目总共十三道,涉及举贤、吏治、外交、边防等方方面面。

这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自然十分严明。所有考生的卷子都是糊了姓名经由专人抄写后才送去评卷的,便是想要根据笔迹辨认出熟人为其大开方便之门也不行。

昭昭放下了手中的笔,一时神色凝重了起来。

上辈子永兴三年的时候,大长公主特许十名女学生与天下举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一共四人中举。这一世若是没有意外,明年她应该也有机会参加考试的。可是,以她现在的学识,一年以后真的可以吗……

“你在写什么?”这时忽听一个苍老威严的女声响起,原来是大长公主午睡醒了。

昭昭闻言立马起身行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禀殿下,恰午后有暇,正在翻阅往年大考的文章。”

大长公主微微挑眉,闲闲翻阅了一下昭昭方才所抄写的文章,继而笑道:“你……很好。”

昭昭诚惶诚恐地拜谢大长公主突如其来的赞赏,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听大长公主继续道:“这几篇文章都是老来及第之人所作,未免太过谨慎保守了,你可以寻些别的看看。”

“是。”

“还有,”大长公主缓缓在上首坐下后方才开口道,“你前些日子举荐的帖子我看了,那个祝延德与温乔倒是有些才华。”

当今举子行卷蔚然成风,一方是正当权的名臣公卿,另一方则是朝堂的新鲜血液。虽然行卷之时双方大多素昧平生,可未来难保要同朝为官、互相扶持。

举子行卷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得到当权者的赏识继而博得些许名声。而对于名臣来说,能够得到晚辈的尊崇拜谒亦是心中欢喜,若是对方果真有真才实学,他们也是不吝帮扶的。

昭昭听大长公主之言就明了了,这是应允了祝、温二人亲自拜会的意思。

举子谒见贤达时礼节甚恭,往往需经过“请见”、“谢见”、“温卷”以及“叙谢”这四道环节。

就在昭昭将大长公主的话传回去后的第二日,祝、温二人就一道上门拜会了。

这是昭昭第一次见到祝延德,原本她以为与温乔齐名的才子大抵便是温乔那般的书生模样。可今日一见,却发觉两人大不相同。

那祝延德生得浓眉大眼,十分英武。乍一眼看去只觉气势如虎,接触下来才觉其性子狡黠如大猫,还有些许的小无赖。

昭昭带着两人前去拜见大长公主,温乔性子谦和,祝延德便声如洪钟地先开了口:“学生河北东路祝延德,拜见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似乎是怔了怔,半晌方才开口道:“起来吧。”

而后温乔又来过公主府两次,送了自己的诗文与策论,但似乎是不怎么得大长公主看重,之后便不怎么来了。反倒是祝延德,大长公主对他真真是不吝延誉,甚至还亲自为他的诗集写序。

一时之间,京城之内无人不知河北东路出了一个大才子,名曰祝延德。

昭昭时常能在公主府碰见他,祝延德如今备受大长公主信重,更兼之以才名赫赫,似乎就等着不久后登科及第、宦海沉浮了。

这日昭昭依旧在偏殿抄书,而祝延德则在正殿里给大长公主读文章,间或有隐隐的笑语声传来。不多时,读书声渐小,应当是大长公主体乏睡着了。

忽听有脚步声靠近,昭昭抬头一看,就对上了祝延德的笑脸:“潘姑娘,这般刻苦,在写什么呢?”

昭昭抿了抿嘴,并没有答话。

可那祝延德也不知是没有眼色还是自来熟,竟是很自然地拿起了桌案上的文章看了起来。他随意地翻了翻,继而笑道:“潘姑娘怎么竟是在抄写这些往年的卷子,何不自己作上一篇呢?以潘姑娘的才华,若是下场考试,只怕科举簪花不在话下。”

昭昭有些僵硬地回答道:“不敢不敢,我这等微末学识,如何能与众举子相比?”

祝延德笑道:“潘姑娘莫要谦虚了,在下十年寒窗,也算是见过不少策论文章的。潘姑娘若是不嫌弃,作了文章后在下倒是可以帮你品评。”

昭昭连忙推辞:“如何能够麻烦阁下,左右我也作不出什么好文章的。”

祝延德却是满眼的鼓励:“不试试如何知晓自己不行呢?”言罢,他便随手在一张素白宣纸上写下了几道史论和时文的题目来。

昭昭觉得这几道题目似乎是在哪里见到过,不由得眼皮一跳。

祝延德笑道:“文章的提升光靠学习前人的文章可不行,还是应当多多练习才是。在下恰巧有空,不若潘姑娘便试一试,我也可以帮着看看。”

在祝延德的强烈要求下,昭昭硬着头皮写了几句破题。而后正殿似乎有声音传来,似乎是大长公主醒了,在唤昭昭过去。

祝延德随手便将方才的稿纸丢进了故纸堆中,对昭昭道:“你先去罢,我也该去请辞了。”

那日稍晚昭昭回到偏殿时却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奇怪,于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