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借道阴山
西魏与突厥之间很早便建交,而这也可以称得上是宇文泰在外交方面最得意的手笔之一。突厥不只快速崛起并取代了柔然,还给东魏北齐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要维持这一份邦交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西魏公主外嫁突厥的联姻且不必多说,早年间西魏对于突厥也多有退让之举。诸如宇文泰收留柔然残部,被突厥强行索要,数千人众直接斩杀于长安城外,可谓是跋扈至极。
除此之外,突厥每次往来关中,使团人员动辄数千之众,多是突厥国中的权贵与纨绔子弟,因慕汉地繁华而入境享乐,穿州过县恣意驰骋,来到长安城后更是招摇过市、诸多暴行。
但是为了维持两国的友好邦交,西魏也都不敢对此严加监管,反而还要尽量的满足这些突厥使员的要求,币重言甘、美酒佳肴的加以款待。
这样的情况一直等到李泰入主关中后才发生扭转,尤其是阴山一战擒杀突厥木杆可汗,彻底打消了突厥这个草原新兴霸主在西魏面前的傲气,自此以后狂态尽敛,对于西魏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与规定也都恭敬执行、严格遵守,双方之间也少了许多的纷争,就算是彼此间有什么小的摩擦,突厥也学会了自己消化。
对于突厥使节的来访,霸府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每年不超过三次,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每作通使,必须提前向五原定边城提出申请,使团人员规模也不得超过一百五十人,入境后则就要严格遵守西魏安排的行进路线,一旦脱离了即定的路线,便随时都有可能会遭到地方防戍军队的扑杀。
如今的西魏,远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任由四邻窥探的程度,尤其是突厥这种本就狼子野心的家伙,该当有所隐藏和戒备。限制突厥的使团往来与向伴随的各种要求,同时也是服从性训练的内容之一。
这一次突厥使团的入使,其实早在大军凯旋之初,灵州总管府便收到了突厥所提出的请求并上报霸府,只不过李泰一直忙于内政人事问题,一直无暇理会,直到日前才批准突厥使团入使来见。
这一次突厥使团也是严格按照西魏的规定,使团人员只有一百出头,而且大部分还是随队的仆佣马夫,用以运送礼货并沿途照料作为礼品的骏马。
突厥此番来使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而非之前的蒙叶护,不过两人之间关系也是不浅,这年轻人便是蒙叶护之子,是突厥的达睦特勤。因为蒙叶护之前疾病去世,便换由他的儿子作为使者南来。
“乌尊可汗帐下达睦特勤,奉可汗王命,拜见大王!”
尽管更加年轻一些,但是这个达睦特勤对于汉人的语言和礼节掌握要比其父更加精通一些,这固然是因为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更强,但关键还是在于上一次的惨败让这些突厥权贵们不敢再对西魏心存傲慢与轻视。
李泰对于这一改变还是比较满意的,起码彼此间交流更加顺畅,省了再安排专门的翻译人员由中传话。
“达睦特勤不必多礼,你父蒙叶护旧年不以年高、不辞辛劳的奔波两处,化解两国纷争,重修边睦。可惜天命不假,骤然辞世,幸有子嗣传其遗志、述其旧功,再为两国通好的良使。希望你也能够不负先人所传,用心辅佐乌尊可汗,使我两国继续边睦友好!”
李泰微笑着对这达睦特勤说道,尽管只是一串客套话,但这达睦特勤也是认真倾听而后又仔细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消化下来,之后便又连忙作拜道谢,然后才起身入座。
接下来达睦特勤便讲起此番入使的主要原因,就是突厥想要向北齐发起进攻,所以乌尊可汗遣使来询问西魏的意见,并且希望能够获得西魏的帮忙。
如果单纯从政权的角度而言,李泰应该乐见突厥落井下石的对北齐发起进攻,从而继续削弱北齐的实力,使其疲于应对。
可是从自己内心而言,其实李泰并不怎么乐意联合突厥去搞北齐。哪怕西魏与北齐之间乃是势不两立的关系,但也毕竟算是内部的对抗,可突厥却是不折不扣、实实在在的外敌。
而且当下的时代背景、气候因素等方方面面,都有利于突厥的崛起,一旦放松对突厥的警惕与管控,那么突厥的势力增长又会进入一个爆发期。在中原王朝没有完成统一的情况下,突厥在当下这个时空中就等于是没有天敌的存在,能够限制其势力发展的,只有其内部的分裂趋向。
从民族感情上来说,那就更加缺乏认同感了。虽然眼下北齐高氏一言难尽,但其政权中下层终究还是由汉人百姓所构成。李泰并不能说在他崛起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伤害过汉人百姓,但在争取达成军事目标的同时也都在竭力避免,尤其是勾结外寇侵害汉人百姓,这更是他所不愿意的。
但是个体的意愿终究还是不能超越时代背景的限制,尤其是作为一个政权的首领,他更不能过于主观、情绪化的去盲目追求什么过于理想的目标。
突厥在如今的情况下提出要进攻北齐,无论是从其自身的利益诉求,还是在与西魏之间偏于弱势的同盟关系中,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李泰也没有任何的理由去阻止去反对。
他只有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上、担心突厥太过强大,提前做出一些防范的安排布置。毕竟如果突厥跑顺了的话,未来平灭北齐之后,就换了他要在漠南防备突厥的寇扰了。
“乌尊可汗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