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105.第104章 这玩意绝对抵一座青山

第104章这玩意绝对抵一座青山

一直无精打采靠在椅子上的江海,没想到老三会这么说:“好事?”

“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江海:“……”

江河怎么也觉得不像是好事:“自己做好了一桌菜,别人坐上去吃了,这……也能叫好事?”

“首先,咱们只能在自己可以努力的地方争取,”江山早就看开了:

“改变不了的地方,就别费劲钻牛角尖。”

江海当然知道老三指的是什么:“你年纪轻轻的,倒比我想的通透。”

“原本也是粗石一块,”江山抱着热水,喝了一大口:

“磨着磨着就滑了,别忘了我可是在最锻炼人的地方待了6年。”

江海和江河点点头,纷纷表示比不了。

江山这一会冷的不行,但还是坚持着打开行李箱,抱出一摞报纸杂志搁在了写字台上。

“都看看吧,这是我给你俩从曰本带回来的礼物。”

说完,江山扯过床上的被窝把自己裹了起来。

吹了几天暖气后,刚回来的江山还得多适应几天:“最近浦江都这么冷?”

另外两位没顾得上搭理他,都在翻看着桌上的一堆书报。

江山在国外待的这几天里,尽可能的收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刊物。

这一会,他看着江海问道:“大哥,你就说这些报纸给伱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图片的占比很大,”江海不断翻看着:“我的天,居然还有整版的广告?曰本的群众能答应?”

此时,在江海眼前的报纸,入眼皆是广告。

他所说的整版广告,正是松下去年刚推出的双屏电视机广告。

江山站在人民的角度解释道:“不乐意看,群众可以选择不买。”

“可……”江海现在也开始运转经济头脑了:“卖不掉,报社靠什么赚钱?”

江山笑了:“这份报纸叫《东京时报》,它的发行量算得上是全冬京数一数二的了。”

“哦?”江海立刻开始重视手中的榜样:“这么说,广告的占比一点不影响报纸的销售量!”

“据我了解,”江山指着那面整版广告说道:“在冬京,这一整版的广告收费得五十万。”

“多少?”江海和江河同时惊呼。

江山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湾湾的《耳关合报》更狠,头版的半版广告就得这个价。

不然,也养不起张爱玲和梁秋实,这些个长期供稿人。

“报社只管保证发行量就成,”江山实在太羡慕80年代的纸媒体:“广告费自有市场来决定。”

江海根本不敢相信:“你知道吗老三,去年《浦江日报》一年就亏了20万。”

江山点头表示:“知道啊,咱俩不是一个单位的嘛,其实你再仔细想想,何止损耗了20万。”

江海很肯定这一点:“账本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江山摆了摆手:“之前上面拨得钱和报销的款项呢,今年可没人给报社托底了。”

最近一两个月有多少刊物停刊,就知道原本国家财务的担子有多重。

江海忽然就觉得喘不上气了:“呼~那你还说报份新报是好事?”

一说这个,江山就来劲了:“大会召开后,人心就稳了,既然上面发话要搞活经济,那咱们就按照上面的路线走就成。”

江海看着他:“办份新报也能和搞活经济挂上钩?”

“太能了,”江山指着“松下”说道:“因为可以刊登广告了。”

江海何尝不明白江山的意思,他现在唯一能想到为报社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也只有广告。

不然,他也不会豁出去的赶在《天京日报》之前刊登广告了。

但,没想到辛辛苦苦争来的第一,却转手成了别人的嫁衣。

“老三,”江海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以《浦江日报》如今的人气,一但开展广告业务,那肯定是不用愁客户的。”

最近,自己求上报社门,要求做广告的厂家商户,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江海一想到这就没劲:“如果是一份全新的报纸,别说开展广告业务了,估计连买都没人买。”

江山开始说重点了:“所以我刚刚说了,只要先保证发行量,广告自然就会来。”

江海看了看老三,他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那这样好了,”江山直入主题:“你既然也同意《浦江日报》现在受欢迎,那咱们就和它先比!”

江海也捡关键的说:“如今《浦江日报》最受群众欢迎的几个栏目《天天数理化》、《焦点热谈》《每日连载》。”

江山一点都不心疼自己当初留给《浦江日报》的精品栏目。

“直接换个更响亮的栏目名称接着办,《天天数理化》咱们改成《高考密卷》,那些收集来的题目不就锁在你抽屉里嘛,全部带走!”

《高考密卷》?江海双眼一亮,对江河笑道:“这名字好!”

江河点点头:“我听了都想买了。”

江山继续说:“除了向之前那样天天上题上解析,咱们还可以每天再加一题没答案的,勾着读者隔天继续买报纸。”

江山刚说了几句,江海的精神头也开始恢复了:“对对对,这就叫且听下回分解!”

江河只笑不语!

“至于每日连载就更简单了,”江山打开抽屉拿出一本笔记本:“咱们接着登《潜伏》就成。”

江海翻开一看:“原来你小子一直在写啊。”

状态提示:105.第104章 这玩意绝对抵一座青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