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财政局
对我们从农村回来的五七大军的考验终于结束。开始分配工作。我和丰岷自打从农村调回来那一刻起,就以为是回来继续做统计工作。当时,统计工作在计划革命委员会之中,在委员会里设一个统计组。统计组里没有一个原统计局的人。
分配工作了。我和丰岷接到通知,到市财政局报到,有些出乎意料。听有人说,我们两个不是**党员,没有资格进计划革命委员会。燕恩是党员,他分配到了计委。
到财政局报到几天后,遇见了原机关党委武装部长、方块兵团头头、市革委会分管财贸工作的副主任张兴邦。他笑着对我说,“怎么样,到财政局不错吧!”
我:“我寻思调回来还让我们搞统计工作呢。”
张兴邦:“到了财贸口了,还能放出去呀!我早就说了,你和丰岷都不能出去。正好,财政局缺人,我把你们安排到财政局,正合适。好好干,别想你那个统计了。”
(一)查账与“闹鬼”
到财政局报到后,丰岷被安排到工业科,我被安排到企业科。企业科的名称不知道是谁给起的,其实它的工作范围主要是商业。
财政局的办公地点是原人委三楼我们统计局和机关党委的办公室。企业科的办公室先是在机关党委拐角走廊南侧的一个房间,后来又换到原统计局工业科。
我们科的科长是部队新转业的一个团级干部,浙江衢州人,小个,他说话我们听不懂,我们说话他听不懂。经常闹笑话。有一次,有人给我来电话,科长接电话,他问对方,“你找谁?……你找你父亲?谁是你父亲?……”弄得科里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不久,科长调回浙江老家;关于他,除了问来电话的对方“谁是你父亲?”那个笑话,没有留下其他印象。
科里其余的同志都是我认识的、没有下乡插队落户、从盘锦五七干校回来就安排了工作的人。毋庸讳言,他们统统都是文革中响当当的革命派。
辛青是驻鞍山空军飞行员家属,是60届财政系校友,是在鲅鱼圈打石头时候鼎鼎大名的“辛魔”。只要有她在,科里就有欢声笑语。
郭庆是文革前财政局最年轻的、财会中专新毕业的、文革中敢于冲锋陷阵的小将。由于我们同住一个办公室,关系比较密切。
老潘会计是人委行政处的老会计,每天都把消瘦的脸刮得干干净净,白里透青。高兴的时候,还好捏着喉咙,号几声京剧小声的唱词。
隋成功是建行的科长,谨慎寡言。虽然在我们科他不是科长,还是常常以科长的形象接人待物,外来办事的人,往往把他当做科长,他从不谦让,会认真地处理人家要办的事情。
在这段时间里,有两件事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去副食品商店查账。科长让隋成功、老潘会计和我一起到太平村一个副食品商店查看商店财务状况。到了商店办公室,隋成功拿出介绍信,商店主任立即迎上前来,看了介绍信,客气的说道,“欢迎,欢迎来本店检查工作。看看,你们有什么要求?”
“查账!”老潘会计一本正经、严肃地说道。
主任:“刘会计!过来!这几位是市革委会财政局的,到我们商店查账。你要好好配合,需要你干什么,要什么账,一定要满足要求。”
隋成功:“主任,你事情多,该忙啥忙啥。刘会计在,就行了。”
主任:“我在营业那边,有事叫我。”
刘会计拿出一摞子账簿,一堆装订好了的发票和记账凭证,摆到桌面上。老潘会计伸手翻开一本总账,从最后一页最后一行往前看着;隋成功和刘会计攀谈起来,问一些商店的经营项目,资金周转,营业额,财务人员状况,职工人数等等;财政局到基层企业检查工作,检查什么,怎么检查,我没有弄明白,心中无数,只好听着。
老潘会计翻看了几本账,查看了几本凭证,向刘会计问了一些记账、整理发票等等会计事务方面的专业知识问题;明显的带有考试的味道。
“刘会计,咱们到营业上看看?”隋成功觉得和商店会计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说道。
刘会计:“上哪一摊?”
“看看卖肉的吧?”老潘会计问隋成功。
隋成功点点头,商店会计把我们领到营业室,到了肉案子跟前。
老潘会计:“今天进了多少斤猪肉?”
“已经卖了多少斤?”商店会计让一个女售货员回答了猪肉的进货数量之后,老潘会计又问道。
“还剩下多少斤?”女售货员把收到的“肉票”(鞍山市1968年之后猪肉凭票供应)逐个相加,回答了卖出数量之后,老潘会计手指肉案子上剩下的猪肉,又问道。
女售货员:“秤一秤吧。”
几个售货员把肉案子上的猪肉放到靠墙的台秤上,过秤,女售货员说出斤数,话音未落,老潘会计立即说出,“少了15斤!怎么回事?”
“进肉……斤、卖了……斤、还剩……啊,是少了15斤。”女售货员拿过来算盘,嘴里叨咕着,算出了结果。同时,惊讶的看着老潘会计,不知道他怎么会张口就能够说出少了15斤肉?
商店会计:“肉少了正常。上边有规定,卖肉有损耗。”
我:“损耗率是多少?”
商店会计说出百分比,老潘会计那里又是立即说道,“多损耗了一斤七两!”
商店会计:“正常。大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