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统计师>演 剧二

演 剧(二)

夏天,学校宣传防疫卫生,排演一出活报剧。剧情大体是:一群苍蝇在传播霍乱。主要人物有两个:一个是苍蝇大王,一个是苍蝇喽罗兵。在安排角色的时候,林老师未加思索,就让我饰演苍蝇大王;让另外一个瘦高个男同学饰演苍蝇喽罗兵。

排练一天以后,有的老师说我个头较小,大王的饰演者应该高大魁武一些才好。林老师接受了他的意见。林老师让我与饰演喽罗兵的同学调换了角色。排练几次之后,林老师又觉得不满意。第二天开始排练的时候,林老师说:“你们两个还按原来的角色再给我演练一次。”我说:“林老师,我愿意演喽罗兵,我觉得挺好的。”林老师:“让你换你就换。少啰嗦。”排练一次以后,林老师:“行了!就这么定了。不改了。”放学前,林老师对我们说:“演剧外表形象固然很重要,但是,真正能表现人物个性、本质的,还是要通过眼睛、面部表情、举止行为来体现。你们看,他的(林老师指着我)神态、做派、说话的语调,一举一动不仅能装出大王样子,也还要天生具备那种气质;你让他演那个小喽罗兵,他就不像。”回到家,吃晚饭的时候,回味林老师的讲话,心里自然觉得美滋滋的。奶奶:“不好好的吃饭,寻思什么呢!”我一边吃饭,还是再想:我真的是会像林老师说的那样……。

我们的文艺演出都是在露天舞台进行。我们学校的南侧的大操场,是全区群众集会的场所。演出时,舞台就搭在操场的北端。记忆深刻的有两出小歌剧,一个是《姑嫂劳军》,一个是《王二小放牛》。 在姑嫂劳军中,赵福扮演嫂子,我扮演小姑子;在王二小放牛中,我扮演女孩,赵福扮演男孩。我们的保留剧目是王二小放牛。演这出戏,采用的二人转的形式。当时的唱词大概是这样:“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却不知哪儿去了?莫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日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藏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名群众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在山口外彷徨,晕头晕脑迷失了路,抓住了带路人二小放牛郎。// 二小他假装顺从走在前,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伏击圈,四下里枪炮声一阵猛响,敌人才知道上了当。// 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上,摔死在大石头鲜血流淌,可怜那十三岁的王二小,为抗日死得惨烈悲壮。// 他保护干部乡亲得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热血映红青青的天。//秋风刮过每一个村庄,把这动人的事迹传扬,乡亲们各个都含着热泪,歌唱着英雄二小放牛郎。”

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捷报频传。每每解放一座城市,都要庆祝一番。每次庆祝都要演出文艺节目,我当然成了忙人。比较隆重的庆祝活动主要有解放长春,打下锦州,最隆重的是沈阳解放、解放全东北。在庆祝胜利的大会上,不断呼喊的口号是:“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

当时,除了区里组织我们学校进行演出,还有比如长春、沈阳解放的时候,从哈尔滨开来火车流动舞台,哈尔滨的文艺团体在火车站演出文艺节目,庆祝胜利。每一次庆祝活动我们学校一定要到场配合演出。在家门口能够欣赏到大城市来的艺术团体表演节目,跟过年一样,在农村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解放初期,火车不仅是交通工具。除了流动舞台,演出节目,宣传教育群众,还有流动商店等等其他作用。

火车商店。有一段时间,大概每隔一个月、半个月就会开来一列出售百货日用品的火车,虽然每家每户买的东西不是很多,大姑娘、小媳妇以及半大老太太,还是把几节车厢挤得满满当当。

火车博物馆。在我的记忆中,火车博物馆只来过一次。车厢里摆放着各种矿石的样品,各种飞禽走兽以及昆虫的标本,还有天文地理、科学家和历史人物的挂图……,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令我们大开眼界。

寒假前,县里在东安举行密山县各区完全小学校文艺汇演。其中指定节目是合唱《国际歌》,其余节目各学校自定。《国际歌》对于我们这些听惯了“二人转”的人们来说,实在是忒难唱了。在参加比赛的节目排练当中,我觉得学唱国际歌的时间用得最多,劲费得最大。

在东安汇演的剧场里,我遇到了在连珠山小学校教书的老姨。在台下,由于都忙着准备演出,我和老姨见面时,没有来得及说话;老姨也只是笑了笑说道:“好好演,别紧张。”然后,她便匆匆忙忙到后台去了。

老姨是由二姨父帮助进了连珠山小学校教书。老姨把小花子也带了出来。小花子在杨木岗只念了一年书,土改后,没有上学。到了二姨家,就跟老姨去连珠山小学校学习;由于她年龄较大,就直接上了高小。小花子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念完高小,就留校教书了。

全县汇演之后,回到区里,带队的区文教王助理招集去县里参加汇演的老师、同学开会,对这次汇演进行总结。王助理主持会议,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既要讲成绩,也不要漏掉缺点和问题。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会上发言热烈。所有的人,都对这次汇演做了赞


状态提示:演 剧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