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二百零三章:钢铁雄心(七)
是官方统计田赋总额的十倍,大量的农业剩余被地主占有,而中国传统的‘有土斯有财’的观念,以土地为唯一具体的财富,使得这些本来数量就不是很大的社会剩余不是转化为了工商业资本,而是变成了土地资本,沉淀在土地中,就算暂时不买地。也多是把现金窖藏起来,很少有主动投资工商业的。”

“不过到了我们这里,二十五年里,我们的耕地从不到十二亿亩增加到超过十五亿亩。新开垦了三亿亩边荒土地,正常年份的平均粮食亩产从两百多斤增加到四百来斤,差不多翻了一番。排除其他作物占用的种植面积,以及天灾和其他损耗,19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四千亿斤。折合白银一百亿两。虽然同期人口也从四亿左右增加到了五亿多,但是扣除基本消费,理论上还可以结余粮食约二千亿斤,折合白银五十亿两,这就是我们发展工业的最大资本。”

“这部分农业剩余,按1913年度的统计,政府征收了其中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相当于七亿五千万白银的部分。另外又从经济作物总产值约合白银二十八亿两当中,征收了平均一成约合二亿八千万两白银的特产税。两者相加,农业税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大概是百分之八。远低于那个时空同期日本的水平,略低于1950年代初新中国的水平,是清末的三四倍——与此对应的,则是农业总产值提高到了清末的三倍。而总共十亿三千万两的农业税收,折合约十五亿华元或一亿五千万英镑,占到了当年财政收入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与之对照的是,当年农业总产值要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六。”

“此外,以收取土改后十五到二十年分期地价的名义,截留了另外一部分剩余。除去一小部分已经足期交付的。以及前地主的自留地,无须缴付之外,这部分到1913年还能收到差不多三亿五千七百万元,折合白银约二亿五千万两。比清末全国的地租总额少一半,这部分主要是用来支付地主赎买金。”

“赎买金你们都知道了,也是分十五到二十年付清的,其中大约百分之二十以粮食和现金支付,余下八成,作为工商启动资金由指定银行代管。只有投资或开办国家认可的工商企业时方可启用,如果是当时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还可以以申请预支,扣点手续费而已。当然,这也需要政府部门严格监管,谨防骗现套现。无论如何,从前被地主沉淀于土地或窖藏金银中的资本,大部分被强制投入工商业,帝国的政商财阀与广大中小资本家,大多就是以此为契机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至于余下的农业剩余,由于经济作物大多由资金充实的国有农场和政商财阀的集约化农场包办,广大小农主要还是种粮为主,所以他们的农业剩余主要还是粮食。纳税交地价之后,扣除基本消费,就是他们发展再生产和消费的部分,这部分估算起来,折合白银有九十多亿两,以四亿农民计算,人均二十多两,以其中六成用于购置工业制成品计算,就是五十多亿两白银或七十多亿华元、七亿多英镑的市场,我们的轻工业主要就是靠着这个市场撑起来的。”

讲到这里,韩浪朝身旁仿佛入定成仙的马脸男——五十一岁工商大臣田正宏——抬了抬下巴:“老田,要不你也来讲两段?”

模样憨厚的田正宏呆呆一笑:“都被你们扯完了,我还有什么好讲的?要我说,这情况就像是聚集了几千万工业人口的沿海发达地带,把分布了四亿多小自耕农的广大内地当做殖民地,通过直接征收和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来积累发展资金。积少成多,几亿人嘛,规模效应就上去了。那个时空的英国在1910年代,不算直接投资的利润和利息,对印贸易纯收入也不过是两千八百万英镑,而我们的各类工业企业每年从农村市场赚到的净利润就超过了一亿五千万英镑,几乎等于英国在全世界直接投资的利润和利息收入总和。没有这些源自农业的超额利润,在巨大外债压力下保持工业飞速发展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国内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口的爆发性增长不可避免,新耕地的开垦成本与难度则会越来越高,小农经济迟早要陷入困境……”

“铃铃铃——”

角落里的电话骤然震响。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三章:钢铁雄心(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