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英国与德兰士瓦之间的事情,协约国自然是来看它笑话的,美国更是提出了为了民主和自由,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这两个布尔人建立的国家必须从大英帝国独立出去,英国人也不能占有布尔人的财富。

言外之意就是放开那个金矿让我来,美国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现在他们又多了一个向英国发起战争的理由,美国自然是想要这个金矿的,因为他们是经济危机的中心,克利夫兰又是一个金本位的信徒,所以美国十分的想要这个金矿。

不过即使自己不能拿到,也不能让英国人拿到,美国立刻开始在声援布尔人的主权和正当权益,甚至还开始给布尔人提供武器,这引起了伦敦当局的不满,但是伦敦觉得因为这点小事打仗是很的事情,所以莉莉安坚持协商解决问题,无论如何一定要制止布尔战争。

英国派遣了一支二百人的使团前往了德兰士瓦共和国,询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扣英国人的货物,而布尔人的回复则是,“我们只是在打击走私而已,并不是德兰士瓦有意与英国作对。”

这种和稀泥的台词自然不可能得到英国人的认可,如果你不愿意跟英国作对,那为什么你们还要去扣下英国往南非运送的物资呢?还有那封最后通牒到底是怎么回事,布尔人到底想怎么样。

这件事情布尔人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英国驻南非总督谢普斯通爵士通电质问德兰士瓦的总统,“英国在你们最危险的时候给予庇护,威胁你们生存安全的祖鲁人被英国毁灭,我们还为你们提供了一亿英镑以上的援助,你们就是这么回馈英国的吗?”

英国跟布尔人的冲突其实不算多,在这条世界线中,英国提前把金矿买了过来,社民党又禁止英国资本家在德兰士瓦搞投机,并且对那里还有投资,社民党人甚至不知道这帮布尔人为什么要造反。

而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里的人大部分也不支持与英国人战斗,人家对咱好像也没那么差,一定要头铁找他们麻烦干什么?

但是德兰士瓦总统对此嗤之以鼻,他又更加深层的打算,英国的实力强大,并且距离金矿这么近,肯定会想着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彻底吞并,从而完全掌控兰德金矿,到时候布尔人的结局同样会被英国吞并,那为什么不现在就反了,拿着这些金矿去换得更多的援助,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将英国的开普殖民地也纳入自己的版图,建设一个统一的南非联邦。

他们的殖民野心驱使着他们做出了一个决断,那就是干英国人一炮,他们觉得英国肯定会轻敌,只要英国轻敌了,那他们就有胜利的希望,胜利的前景是十分美满的,而他们要赌上的则是国家的前途。

德兰士瓦共和国立刻宣布兰德金矿收归国有,不允许外国人进行开采,英国与其进行协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英国为了夺回金矿,对其进行了经济封锁,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对方是个有金矿的小国,英国封锁它其实约等于在保护它,布尔人可以通过走私从葡萄牙的手上买到先进的武器,再加上荷兰南非铁路公司又不亲英国,导致了美国和法国可以通过铁路公司的关系给布尔人送装备。

这件事情让伦道夫暴跳如雷,他没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敢这么嚣张,连列强都得惧怕英国三分,他一个只有五十万人的鬼地方凭什么这么嚣张?

在内阁会议上,伦道夫的核心就只有一个词,那就是开战。

莉莉安再三斟酌之下,最后她下定决心,“如果布尔人决心战争,那我们就陪他们打到底,但我相信德兰士瓦的人民跟英国人民是朋友,我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得到莉莉安的同意之后,伦道夫派遣殖民地南非殖民军队的指挥官西蒙斯率领六万英军前往德兰士瓦边境,但是并不着急发起进攻,他们要等德兰士瓦成为那个先动手的人,这样英国人的还击就显得更加占理一点。

此时德兰士瓦总统也呼吁布尔人民要不畏牺牲与英国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刻,布尔人的士气十分的高昂,因为布尔人在南非的恶劣环境下养成了骁勇善战的能力,五十万的人口全民配枪,一有情况必须立刻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军队保家卫国,即使只有这点人口他们也可以一口气拉出超过十万的部队,而布尔人的军队是没有军饷的,布尔人参战的动力就是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率领布尔军队的人正是茹贝尔,正是他为德兰士瓦共和国赢得了自治,而现在年过半百的他再一次接过了军队的指挥权,投入到与英国人的对抗之中。

但这一次英国人是有备而来的,莉莉安知道布尔人的思想,也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战的,她向布尔人发出理性的呼吁,她亲自提笔写了一封告知德兰士瓦公民的信件。

在信中她说道,“英国不会对德兰士瓦发起不公义的战争,我们未曾图谋布尔人的土地,是德兰士瓦的背叛了我们之间的契约,我们呼吁布尔人民与英国人民一起粉碎这个背信弃义的反动。”

她还指出英国愿意再给三百万英镑的补偿给德兰士瓦共和国,并且还同意帮忙修建铁路,只不过要求则是关税同盟以及将兰德金矿还给英国。

对于普通的布尔人来说,他们又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英国人是可以讲道理的,金矿这种东西反正也是国有的而不属于他们,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


状态提示:第152章 布尔战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