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看着一旁的白起,看着周围趁着夜色行军的将士们。
“大将军,虽然这场战争一旦胜利你又将是名震天下,可想过这场战争给你带来的影响。”
白起明白范蠡的意思,点了点头说道。
“后人看不到为了完成全歼大唐这支人马,大夏无数人背后付出了多少,只会知道是我白起指挥大夏将士,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同样也是我白起全歼了这些人马。”
范蠡沉默了片刻。
“将军身上的杀业太重,有伤天和。如果将军现在愿意,现在还可以换下将军。换别的将军来指挥这场战争。”
白起哈哈大笑一声,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狂傲,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
“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更何况左右不过是五十万人马罢了,全歼就全歼,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背负一次又何妨。”
范蠡看着白起的样子沉默了片刻,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知道白起明白。
很多事情往往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白起如今本就就极具争议了,身上沾满了鲜血,将来大夏统一九州,大唐的子民就是大夏的子民。
那么这场战役死去这么多人,背后牵扯甚广。将来肯定要有人和白起清算这一切的。促进大夏各地人民的大融合。
那几十万将士背后也有无数的家人,甚至是盘根错节的势力。天下人是杀不完的。
哥哥的舅舅的爷爷的邻居的妻子的隔壁的老王的儿子的姑妈的哥哥,总要沾点关系。
白起总不能告诉世人,他只不过是帝国重器的执剑人,执行着由大夏幕后的智囊团本就谋划布局好的一切计划执行。
如果把朝中重臣甚至大夏帝君牵扯进来,这更加是他的取死之道。
他独自认下这一切,最起码在当世还能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后世的人也只会记得白起杀神立下的赫赫战功。
范蠡和白起相交多年,他也不忍心看到最坏的事情发生。
白起看到自己这位老友为自己的担忧,又是一声畅快淋漓的笑声。
“哈哈,少伯误要为我担忧。我觉得当代帝君将会是万古一帝。他会开创一个不一样的盛世。
有功之臣也不会枉死。你不也说了有些事情不过是最坏的结果罢了。
陆地神仙之境,多么年轻的陆地神仙之境啊!多么让人向往的境界呀,可叹白起今生不能冲破陆地神仙之境了,否则想一直追随陛下,马踏天下看尽大夏盛世繁华。
彭祖尚有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那我大夏的帝君又该能够活多久,他在世当威压天下震慑群臣。我等有功之臣不受陛下忌惮,自然被陛下所庇佑。
再说了,人生在世几个秋,又何惧生死。大夏为了统一九州付出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又有多少人为了九州的统一而不断前行。
那些没有站在幕前如我们这般,享受世人的尊崇,他们殚精竭虑为了统一九州,唯恐出现任何差错尽可能做到算无遗策。
你我之辈又岂忍将夙愿付与东流,又岂能婆婆妈妈的在这里谈论那未可知的将来之事。
今日我白起,当为大夏覆唐之战,拉开序幕。
我白起杀神之名也当再次响彻九州。
九州必须统一,挡九州统一者无论是谁,也当亡于我白起的兵锋之下!”
白起说完并没有再理会范蠡,直接驱马奔赴前线。
范蠡看着白起远去的背影,嘴里嘀咕道。
“是呀,阻挡九州统一者,无论是谁必须亡于大夏的兵锋之下。我辈之人又怎忍将夙愿付之东流。”
大夏群臣派范蠡坐镇楼兰策应白起大军,毕竟几十万大军绕道大唐直奔目的地所在。一旦情况有变,接应白起安全撤回。
关键大夏这一次派出了两支大军,就是为了全歼大唐李绩的这支人马。
一支大军由裴仁基为主帅,魏延为先锋率军深入佯攻诱敌。
一支大军由白起为主帅负责完成大夏的终极目标。
全歼李唐李绩主力,拉开大唐境内各势力揭竿而起的浪潮。
大夏以此战推动黄巢、安禄山等人起兵反唐的序幕。
这一刻范蠡也受到白起的感染,回到自己在楼兰的住处。
对着一旁的丫鬟说道。
“兰儿,可曾记得我曾经对你说过一旦九州统一该如何做?
那件东西如今在何处,快快拿出来。”
兰儿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家老爷今天怎么提起这事,不过还是将老爷让她保管的字画拿了出来,拉开铺在桌面上。
只见字画上画着,大夏帝君赵镇君临天下四海归一,海外万千帝国君王俯首称臣的画面。
而字画的右下角有一行醒目的字。
“功成身退!”
他本来准备等到辅佐赵镇统一九州的时候,让自己的侍女兰儿拿出这幅画,提醒自己不要留恋于权力,功成身退。
因为九州统一以后就是大清算的开始,像白起这样的人声望太高,可能在九州没有统一之前就嗝屁了。
大清算开始的时候,君王也会顺水推舟由着朝堂群臣相互攻讦。太多能臣不利于江山的稳定,毕竟这些功臣后世之君又如何能够震慑住。
于功臣而言或许帝君不厚道,但是于天下百姓江山稳定而言,帝君这样的做法还有比之更好的么。
然而急流勇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范蠡也怕自己最后退不下去,因此让自己的侍女到时候拿出这幅字画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