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演奏的曲目就是《卧虎藏龙》的配乐,在他的大提琴演奏下,令人惊叹的揉弦和滑音技巧让这件西洋拉弦乐器既拥有马头琴的激越又拥有二胡的缠绵,从a弦高音区颤抖沙哑的哀唱一跃至c弦低音区结实厚重的陈述——原来大提琴是可以如此完美地演绎中国人的情感的。清冷却不失温暖的音色同幽冥空旷的箫交相辉映,衬着古筝清澈的琶音和弦乐优美的应和,如泣如诉、欲语还休。忽然而至的管乐在弦乐急切反复的上行中重复着大提琴的主旋律,单薄的琵琶轮指在管弦乐宏大的急流中奋力抗争,仿佛说尽了人世的变幻无常,却终于在一片硝烟中回归宁静,虎卧龙藏。也许,这部电影连同音乐本身都是中国道家太极的精确诠释,无论人性亦或音符都充斥着阴阳的矛盾,在相生相克中抵达和谐的永恒。在李慕白的刀锋剑端亦或玉蛟龙的眼角眉梢,忽然之间,万籁俱寂,弦凝鼓绝。
这首让人荡气回肠的大提琴演奏结束后,现场的嘉宾都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陈锋也是不由对自己这位同胞肃然起敬,现场听他的演奏实在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感受,也让陈锋对大提琴这种乐器有了自己全新的感受,小提琴与之相比之下倒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心里琢磨着回去后要不要也买把过来好好的学学。
马友友的精彩表演结束,紧接着的就是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的颁奖,当颁奖嘉宾念出“卧虎藏龙,谭盾!”的名字时,整个现场顿时响起一阵欢腾,谭盾身穿一套深色的中山装,在场内男士众多的西式礼服中卓而不群,衣人合契,绝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满面微笑的谭盾走上领奖台。
自《卧虎藏龙》影片上映以来,片中独特优美的音乐就获得几乎是众口一辞的好评,作为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华人作曲家,谭盾一直以其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的创作而独树一帜,而应李安导演为影片《卧虎藏龙》所作的原声音乐,可以说是他力求跨越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一部成功佳作。
陈锋的前世记忆中,谭盾和马友友就是因为《卧虎藏龙》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才被他正式认识的,相信国内的很多人也是如此。
谭盾幼年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身涯。1977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在校时创作的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雅.颂》运用民间曲调,中国宫廷音乐,庙堂赞歌等原始素材,给人清新、别致的感觉,获得了1983年德里斯顿.韦伯尔作曲比赛二等奖。被新闻界、艺术界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到美国后,数家知名乐团聘他为乐团作曲,并出任bbc交响乐团(苏格兰)驻团作曲兼副指挥,1988年在美国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这是中国音乐家在美国首次举办的音乐会。在那个时代,他是被视为叛逆的青年一族。1979年,22岁的谭盾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就因使用了鼓、萧等当时被认为是前卫的音响和技术而引起争议。由于坚持在声音、技术上的不断探索,他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到美国后的谭盾也曾有过在街头拉琴谋生的经历,1989年,一首以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问世后,谭盾终于在国际乐坛获得成功,并不断以令人惊奇的创作成为越来越被国际乐坛瞩目的重要作曲家。…,
从1990年开始,谭盾进行了一系列试.图把剧场表演和乐队结合起来的《乐队剧场》创作,其中为音乐界著名的“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而写的《鬼戏》及为日本nhk交响乐团创作的《门》,因其特别的表现方式而引起轰动;《交响乐1997--天地人》由大提琴家马友友、香港交响乐团和中华编钟乐团于1997年香港回归音剧《马可.波罗》成为当年国际乐坛最轰动的重要演出,并为谭盾赢来诸多好评与国际奖项,包括格莱美作曲大奖;此外,他所创作的歌剧《牡丹亭》、为美国纽约爱乐乐团创作的协奏曲《水》以及为全球新千年电视庆典节目《2000 today》所写的同名交响曲和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年、受巴赫音乐学院委约的《马修受难曲》等不断成功上演,谭盾多元化的音乐使他声誉日隆。
他以其鲜明而具有挑战性的.音乐观念,与世界各主要乐团合作,曾指挥过的当代最重要的乐团包括:荷兰皇家爱乐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巴西圣保罗交响乐团、伦敦小交响乐团及中国爱乐乐团等。曾被《纽约时报》评为1997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
在进行例行的感谢后,谭盾说道:“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让音乐冲破国界,今天这个奖证明了我的梦想正在实现。《卧虎藏龙》的原创音乐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与动作、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架筑了一座桥梁,开始了一次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这再一次证实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