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丛林生活物语>第96章 番外 三

在科曼奇两岁的时候,林薇跟贝克回到了他们一开始挖的那个土屋,夏苒再三的挽留他们,可林薇下定了决心。

她还是更喜欢和贝克两个人一起生活,在部落里生活得久了,她开始怀念原来两个人在一起的日子,没有规定起床的时间,也不需要因为合群去广场上跟别人一起干活。

像现在这种大家庭生活的氛围是很温馨,可她需要自己的空间,自从住在白石镇里,她跟贝克再也没有放过假,没有那种突然的惊喜节日,也不再像住在树屋里的时候那样,只要想,就做。

科曼奇渐渐长大,会坐会爬会走,现在已经会迈着小短腿跟在他爸爸后面“蹬蹬蹬”的用力追赶了,他很长时间都不会说话,夏苒还以为他学不会,后来才明白,因为家里充斥着四种语言,他搞不清楚哪一种是什么意思。

贝克林薇夏苒三个人说英语,夏苒跟林薇两个人就说中文偶尔还会说家乡话,而贝克跟阿帕奇夏苒又是用土著语聊天的,连林薇都学了个一知半解,科曼奇虽然在玩耍,耳朵也没放过他们说的任何一个词,于是他根本搞不明白大家在说些什么,吐出来的字眼都是怪腔怪调的。

一直到他再大一些才克服了语言交叉辨认的困难,不管他们在说什么,科曼奇都能插出来,搭上一两个词,他甚至还懂一些德语单词。

夏苒没有放弃她的想法,她想在这里开一间小学校,就像那位先辈打算的那样,开设语言课,教会他们写字阅读,她在带孩子的间歇,编了一本德语教材。

说是教材,其实只是二十三篇小故事,挑选这些故事很不容易,有些孩子已经很大了,有些孩子只比科曼奇大一点儿,刚刚会说话。

基础教育要普及实在很难,成了年的不会来听课,未成年的又怕他们不服管教,乌库姆姆就算能帮助夏苒也是有限的,她得自己干这件事,挑些孩子们能够听的懂的故事。

最后她挑选的故事里有一半都是中国古代小故事,因为历史更悠久,而且故事当中涉及到的人跟事都更容易理解,大部分只要用“有一个聪明人”这样的名子来概括,要是换成外国小故事,那夏苒就得解释为什么樱桃树是属于华盛顿父亲的了。

这里的人根本没有属于这个概念,所有的食材都是大家的,就连开垦出来的农田,他们也是按照收成来分到各家,谁出的力更多,谁分到的就更多,除非是种在了屋子里,不然就得大家一起分享。

河岸的那一边全是长着长草的空地,很适合耕种,阿帕奇看过家里的菜田之后带着村子里的男人们把那一块地全部翻了一遍。

女人们负责把碎石头捡干净,男人们用竹子制的工具犁地翻土,林薇还用草木烧的灰沃肥,她比夏苒多一点常识,这样种出来的菜更肥,比野生的产量更多。

镇上的人们尝到了种植的甜头,一旦给他们开了个口子,人的智慧就泉涌一样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很快大河上就架起了桥,这样就连孩子们也可以去帮忙,土地很快翻出黑色,撒下去的种子长出绿苗苗的时候,全村的人都开起了庆功会。

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他们养过羊养过鹿还养过鸡跟兔子,但他们从没想过大地也能给予他们,夏苒勾着林薇微微笑,这些那位前辈没来及做的事,她都会一一完成,而且干得比他想像中的更好。

那些野生稻谷种进地里成活了一半,他们一直以为这些在山的缝隙里才能发芽,一想到夏天全部落的人都能吃上黑面饼,他们差一点把夏苒抬起来抛到天上去。

部落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这么有干劲过,上一辈的人建立了镇子,造起了木墙,直到现在他们的天地才变得更广阔。

今年夏苒给阿帕奇定的目标就是去峡谷里捉一头角牛回来,那些差点把她顶死在大石边的野牛,驯养好了就能变成耕牛,代替人力劳动,不用几年他们的收成就会越来越丰富,都不必走得那么远去打猎,族人也再不会有危险。

可很快就出现了新问题,那些刚刚长出的细苗,被林子里的鸟儿当成了盛宴,稻草人对它们根本没有用,它们不怕这些不会动不会响的东西,只能派出人手天天坐在地里。

这回是阿帕奇解决的,他在给科曼奇做更大的骨头风铃时想出了办法,他把骨头磨得更薄,相互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更脆,把一长串的骨头串在一起,在田地中间竖起杆子,把这些用绳子穿起来的骨头像圣诞节的灯饰那样妆点起来。

风一吹,整个田地上全是骨头敲击的声音,不仅吓跑了白天的鸟儿,也吓跑了趁着夜色来偷食的田鼠,麦子到了秋天压低了麦杆,孩子们背着竹筐去捡掉在田里的谷粒,林薇叉手看着贝克跟那些孩子们跑前跑后的奔忙,抬手遮住太阳:“我总觉得,我们好像把这里改变得太多了些。”

是太多了些,简直就像是个中国乡村,除了村民们都穿着皮衣之外,夏苒笑眯眯的看着科曼奇跟着那些大孩子后面跌跌撞撞:“如果有蚕,我还能做出衣服来。”摸索是最困难的,有了概念要做什么都不会特别难。

林薇就是这个时候提出住回去的:“我跟贝克想回到小屋去。”甚至她早就开始整理那儿了,竹片重新钉在墙上,贝克还学会了用竹子做家具,屋前屋后又一次种上鲜花,院子前面还开了半亩地。

夏苒愕然的看着她,她瞪大了眼睛,看上去就像在学校里一样:“你


状态提示:第96章 番外 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