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一回秋爽斋,宝钗便坐在炕沿上默默不语,连莺儿进来倒茶都没察觉。莺儿也不敢打扰她,倒了茶就出去了。
宝钗这厢正琢磨着,宝玉跟着二老爷出学差,少则一年半载,她如今已十六了,再过一月,宝玉就走了有一年了。可二老爷那边仍没有要回来的消息,宝玉那边开始还有信来,渐渐的半年之后信也少了。到如今有半年都没来信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按理说,宝玉放着家里的姐姐妹妹们远走他乡,这心里怎么也会惦记着。但这开始还来信说明二老爷并不拘着宝玉不给家里写信,只能是宝玉自己不耐烦写信了。很有可能,宝玉在外头遇到其他绝色的女子了?
宝钗这头心里砰砰跳的很快,又不禁焦急起来,十六岁还没出嫁,这已算是少数了。若是宝玉还不回来,再拖个一年半载,她可就跟雪雁一样,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她心里就沤着那一口气,怎么都要比雪雁早嫁才行。但如今宝玉归来之期杳无音讯,她快等不及了。她不想日后被人嘲笑,她这样的人家还嫁不出去。
想到这儿,宝钗站了起来,在屋里踱来踱去,她这些日子从袭人那儿也听来不少的事儿,这宝玉不是良人她也知道,只是舍不得这贾家的权势,她若让母亲替她相看别人家,只能找那门当户对的商贾之家。
错过这村便没这店儿了,可若是再等下去,宝二奶奶这个位置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宝钗紧握拳头,指甲都深深陷进手心里去了。半晌后,她终于做了个决定。
“莺儿备车。”
不一会儿后,薛宝钗自老太太的正院出来,上了马车回到薛家。薛姨妈一见宝钗回来了,不禁纳闷。问道:“我儿,这是怎么了?可是园子里头谁给你气受了?”
宝钗跪倒在薛姨妈跟前,伏在薛姨妈的腿上幽幽说道:“妈,宝玉他真的会娶我?”
薛姨妈笑了起来。手抚着宝钗的头安慰道:“傻丫头,我当是什么,想来是宝玉没往家里来信儿,你心中害怕了?你放心,我早和你姨妈说好了,待宝玉一回来,就让你俩完婚。这会子你姨丈不在家里,说亲也得你姨丈首肯了才是。”
薛宝钗追问道:“那为何姨丈在家时候不提这事儿?即便宝玉年龄不大,但也有那先定亲再出嫁的。林妹妹不就是如此?她三年前就定了亲,母亲为何不早先为我定亲?只要定了下来。我不住在那园子里头都是可以的。现如今妹妹们一个个都搬了出去,三妹妹又不大来我这儿,大嫂子又话不投机。若是母亲早给我定了下来,我如今在家住着好好的,也不怕思念妈和哥哥了。”
薛姨妈闻言心疼不已。忙解释道:“好孩子,不是妈不给你定亲,只是那时候宝玉身边好些个通房丫头,你姨丈心中早有不满。你姨妈怕那时候提这件事,你姨丈会不答应。便想着让你多同宝玉亲近亲近,这近水楼台先得月,日后宝二奶奶的位置迟早是你的。”
薛宝钗抬头幽怨得说道:“可宝玉跟着姨丈走了一年。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妈真要等到我十七八了,再让我嫁人?就算宝玉真的回来了,我就一定能嫁进贾家?妈可别忘了,老太太还在呢,姨妈是好糊弄,可老太太糊弄不得。”
薛姨妈一怔。忙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薛宝钗咬了咬嘴唇,颇有点抱怨的说道:“只能再回头去想别的路子了,这借给贾家的银子,若是拿不回来了,只能当打了水漂。难道妈为了那点银子。还要拿整个薛家做陪嫁不成?”
薛姨妈叹了口气道:“傻丫头,这银子若拿不回来,你即便日后找了其他的路子,嫁妆也丰厚不起来。你姨妈跟我说好了,你若肯嫁过去,这嫁妆不必再备,日后那大观园就是你的,里头一草一木都是你的。”
薛宝钗已下定了主意,哪里还听得进去,最后见在母亲跟前说不通,她便起身站起来,一脸痛心疾首的说道:“我知道,母亲心里只有哥哥,我是死是活母亲也不在乎。既然如此,母亲也别管我,以后我的事儿,自个做决定。既然母亲说了,借给贾家的银子是给我日后做嫁妆的,那这银子要不要回来,是我的事儿。母亲请别插手,我自有法子要回来。”
薛宝钗讲完这话,一摔帘子出了门去。薛姨妈一脸惊魂未定的看着还在飘动的帘子,心中只道不好。她可不会把所有的银子都拿去给女儿做嫁妆,毕竟儿子还在呢。她这么说只不过想让宝钗好好的待在园子里头,可谁知竟惹恼了女儿。宝钗打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她大多时候也会问宝钗的意见,凡是宝钗开了口的,十有*都有好结果。
只是偏偏在巴结林家这件事上,宝钗一再受挫,薛姨妈便不大相信宝钗了。再说这婚姻之事理所当然是父母做主,她再宠着宝钗,也不会让宝钗胡来。
宝钗连自己的院子都不回,直接上了马上叫人打道回大观园,薛姨妈叫人追出来时,宝钗已经上车了。薛姨妈听说宝钗是回大观园了,心中略宽慰了一些,但又不敢大意,忙也叫了车去了荣国府找王夫人。
薛宝钗这边的事儿,黛玉和雪雁可不知道。自打湘云来过一回,定好了中秋节去贾府一聚,林如海和孟茶芳都答应了,本来中秋节应该一家团聚的,但史太君作为玉儿的外祖母,想去陪陪外祖母也不是不可。
于是湘云走后,雪雁和黛玉就代她照顾菊花,每日忙着指挥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