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761节:第三百零三章 济南城(2)

果然,在李佑达下马的同时,不少浮山将士的眼中也是露出赞许之色,不少人冲着李佑达一行善意的微笑着,也有调皮鬼小声道:“瞧见没有,官老爷也下来走了。”

“求咱们救济南,不拿点态度出来还行?”

“也不是这么说,人家还是不摆架子来着,算是个好官了。”

“嗯嗯,说的也是。”

将士们的议论并没有刻意的压低,说的很随意的样子,似乎不是在议论一个朝廷命官,而是自己家村头住着的邻居一般的轻松随意。[

这就是浮山的传统和作风,除非下令时,不然上下尊卑可没有那么分明。

李佑达也是习惯了一个接一个的冲击,在浮山,永远不怕没有新鲜的东西可学。他也不敢太小瞧这些士兵,大明的别的营头士兵是消耗品和炮灰,在浮山却是每个小兵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重要资源。

整个大明,怕也是没有哪个营头给士兵办扫盲班,每天都有固定的识字任务了。

传说中的教导队是张守仁亲自负责,每隔半年开一次班,只有战斗最英勇,同时识字也最多的将士才有可能被选入。

如果光是一个勇猛,可能终其一身只能干到一个帮统,张守仁绝不会叫一个老粗当队和哨的主官,绝无可能。

所以浮山上下,求学成风。

昨夜行军那般辛苦,一样有人抱着书在帐篷中苦读,这种事,李佑达自己都不知道忘了多久了。

“大约济南有救矣……”

连续数日的奔波,加上极度的担忧,这使得李佑达心中十分虚弱,昨天在入营后的骄傲多半就是用来掩盖自己的这种虚弱。

此时此时,人在铁流之中,目标直指济南,他的心中,终于也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与平静。

……

……

济南城中,已经是在一片慌乱之中了!

十九那天,消息就传过来了,临清州这样重要的东昌府的州城都被鞑兵攻陷,而鞑兵显然不以在东昌府的攻掠为满足,已经有传言,鞑兵的前锋已经朝着济南府城的方向赶过来了。

当天下午,留守济南的文武官员就聚集在府城衙门会议,德王也派了宫中的承奉官过来,问及这些官员,守土是否有信心。

这样的压力下,这些平时十分颟顸的官僚难得的快速行动了一把,当即就是写了一纸公文,请巡抚衙门留在城中的师爷用了印,然后交给兵备佥事李佑达,飞速赶赴浮山,飞檄调张守仁所部兵马,十五日内赶赴济南。

对明军来说,十五在限制近七百里,这个要求已经是异常严格,是非常紧急的一个时间了。

但就算如此,在期限之内援军就算赶至,能不能赶在清军前头,城中的大人物们也是十分的惴惴不安,根本很难确定。

官员心中不安,在自己府邸中打点金银细软,预备车马,准备随时安排妻小出逃。[

风声一传出来,整个济南市面都是大乱。

二十上午,几百士绅齐集布政使衙门,质问留城的大官们有没有什么守城的打算,与此同时,莱州兵继续在城民逼捐军饷,引发城东的贫民□□,当场打死十几个莱州兵,不过领军的登莱参将大怒,又率自己的部下往城东,杀死了几十个反抗的贫民。

这一天,对张秉文这样的留守官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噩梦。

晚间,往临清方向的侦骑和德州的传骑同时赶到,清军在攻克临清后,前锋已经开始往济南运动了。

但这个消息张秉文等人害怕引起更大规模的骚动,于是会议决心隐瞒下来。

只是在傍晚时分,这些官员的家小带着大量的私财,分批离城往北,明显是去德州方向,这个消息,更使市面混乱,人心惶恐之至。

二十二日后的几个白天都比较稳定,官府出具文告,安定人心,表示济南府城高深坚固,此时又是隆冬,沿途有雪,清军的行动不会那么快。

如果真的是从临清方向攻往济南,德州方面是会派回援兵的。

德州和济南相隔并不算远,德州到济南不到三百里,快马疾驰,一天的时间都够通信息了。

有这样的承诺,城中民心稍安,才不至更加混乱。

莱州兵的凶残也是叫城中愤怒之余,更加害怕。那天被杀的几十平民,人头还挂在城墙垛口和各要紧街市的牌坊上头,有这样的警告,虽然人心不服,但没有人再敢出面反抗了。

当然,城中的人也并不知道,德州和济南虽相隔不远,但德州方面有一支清军游骑在,城中一夕数惊,几万明军都挤在城里,根本不敢有所动作,就是山东巡抚等要紧官员,也是没有什么胆气来做什么。

同时老杨嗣昌还是坚持认为,德州才是清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哪怕清军已经有明显的绕道的迹象,杨嗣昌还是认为,这可能是疑兵之计,于是连发堂谕,令德州方向的明军严加戒备,对济南方向的请求援兵的请求,一律置之不理。

等清兵越过会通河,离济南很近的时候,北京才察觉出不对,不过那个时候,杨嗣昌等人已经是手忙脚乱,根本是毫无办法了。

要是有办法,他们也不敢将一个亲王和一个郡王失陷在城中,最少也该派兵把城中的宗室给救出来,实在是反应和应对的速度和手段全部没有,这才坐看城陷,而亲藩失陷。

百姓被屠杀,这些官员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失陷亲藩,这个罪名却是杀头。


状态提示:第761节:第三百零三章 济南城(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