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瘟疫一般是人多的地方才容易,京都人多倒也散,并未没蔓延去城里。朝廷也立马配了预防的药方子出来,在城里设了棚子,供老百姓去领取。”
明玉想到药王庙出名就因曾经的住持通药理,治愈了瘟疫。那药方子必然是一直保留着的,可无缘无故的,就算一个地方聚集的人多,瘟疫也不是那般容易就爆发。那年直估聚集了那么多难民,也没爆发什么瘟疫。
到了暮色十分,已换了衣裳的两个小子才进来见明玉,明玉又细问了一番,其中一个虎头虎脑,十四五岁的小子道:“大人一再嘱托让我们别告诉少夫人,少夫人还是晓得了,等回去了大人若晓得,只怕我们两个又要受罚了。”
另一个看起来机灵的,暗暗踢了他一脚,笑道:“大人特意打发了我们来,也是怕少夫人在直估听到传言担心,少夫人放心吧!我们从京都动身时,营地里只有几个人有些像瘟疫的症状,大人立马就隔绝起来单独医治了。”
落翘忍不住白了这两人一眼:“早说清楚不好?害的我们姑奶奶心里不安!”
这倒是像楚云飞的心思,明玉松了口气:“我们明儿就动身,你们两个也跟着一道。今儿晚上就跟着阿阳、阿寻挤一挤。”
两人退下,外头天已黑尽,明玉正预备去秦氏屋里,却见吴氏走进来。
“刚才就想着把东西给四弟妹……”吴氏迟疑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都是铺子里卖的。”
说罢,五个婆子捧着五个沉甸甸的盒子进来。
吴氏虽看起来还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可明玉晓得隐藏在外表之下的绝非看起来的这么简单。这个家里的庶务交给了楚二夫人,大老爷却也请楚二夫人带着吴氏,吴氏嫁进楚家这么多年,终于从楚大夫人手掌底下挣脱,是不是是熬出头了?按照大老爷的想法,三爷以后能走多远谁也不晓得,吴氏作为三爷的原配正妻,即便这个年纪还没能生出一子半女,却也无过不可能休离,以后三爷独立门户,后宅就要靠吴氏打理。而吴氏在娘家是庶出,嫁过来又一直受到楚大夫人打压,只怕不会打理庶务。虽然在明玉看来,这根本不必担心,但吴氏和三爷的地位确实在楚大夫人成这么个模样后,得到了提高。
而没了楚大夫人给阮氏撑腰,阮氏又在楚大老爷跟前屡屡碰壁……
“那谢谢三奶奶了。”
吴氏见明玉神情清淡,语气清冷,本想着再说什么,却福了福道:“我就不打搅四弟妹了,明儿一早四弟妹动身,我再来送送四弟妹。”
外头小黄氏已领着丫头婆子将晚饭送了过来,慢慢摆了一桌,楚二夫人领着小黄氏、宇文氏作陪,一顿饭倒吃的其乐融融。
饭后,楚二夫人婆媳三人也没多做停留,吃了一盏茶就起身做辞。送走她们,明玉回到正屋,秦氏才问起楚云飞打发人来所谓何事。
起先并不知具体情况,如今晓得,也没什么可隐瞒,明玉如实说了:“……娘不必担心,瞧着那两人也不像撒谎的样子,何况是天子脚下的京都,说不定早就控制住了病情。”
秦氏眉头松开,道:“咱们回去的路上也注意些,还有你自个儿的身子,留意着别感染风寒。双身子本就比不得平常人,身子虚更容易感染上这些病症。”
二更天众人便都歇下了,隔日天还没亮,阿阳、阿寻就领着楚二夫人安排的人将外头的行李先运去码头。
今儿一叫他,他就醒来了,很乖巧地让云妈妈给他穿上衣服。天蒙蒙亮,小黄氏带着婆子进来搬行李,等吃过早饭,行李皆已装上马车。
天亮之后,一切妥当。明玉、秦氏带着衍哥去与太老爷子做辞,接着又最后去看了一回楚大夫人。
彼时,阮氏正领着婆子喂楚大夫人吃药,大爷、三爷、吴氏也都在楚大夫人屋里,楚大夫人能吞咽,但也仅限于少量,一碗要就吃了两盏茶的功夫,虽然小勺小勺地喂,仍旧难免要洒一些,药味儿弥漫了满屋子。
瞧着枯瘦如柴,面无血色,瞪着一双灰蒙蒙眸子的楚大夫人,衍哥怕兮兮地往云妈妈身后钻。大爷等人见过礼后,屋里便是一片沉静。
外头的婆子进来询问,秦氏起身。
阮氏这才开口道:“婶婶、弟妹一路走好,我要照顾婆婆,就不去送了。”
吴氏也没跟着出来,到了二门,秦氏请楚二夫人留步,楚二夫人也没勉强,吩咐了小黄氏、七爷将她们送去码头。宇文氏也嚷着要去,楚二夫人略迟疑,点头应了。一时找不着话说,又把婆子叫来细问。
婆子陪着笑道:“一切都妥当了,昨儿晚上二奶奶还检查了一遍,今儿一早又检查了一回。”
楚二夫人讪讪笑了笑,朝秦氏、明玉道:“那我也不虚留了,还是早些启程才好,这天儿瞧着,只怕一会子还要下雨。”
客气几句,莲蓉扶着秦氏上了马车,云妈妈抱着衍哥也上去了,明玉才在落英、落翘搀扶下上了马车,宇文氏要跟明玉一起,不顾小黄氏阻拦,自个儿就跳上马车。等小黄氏、七爷以及丫头婆子们上了都马车,马车才动起来。
明玉不由得撩起帘子,忽然有种故态重演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三年前,他们离开时的光景。那时候,大房还有人送他们,这一次却没有,不禁在想,若是再回来一趟,只怕二房的人也不会送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