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哉大明>231.第231章 大战前戏3

即便蒙古人和朝鲜人稍稍多于后金,可真要瞪起眼来,皇太极也一样有把握把他们收拾干净。

可那又怎样?难道自己把他们忽悠到这里来,目的就是在这里把他们屠灭殆尽,是显示自己的威风?还是专为在明军面前表演一番内讧或者内斗的好戏?!

别看眼前后金与蒙古和朝鲜算是“不对称”的“盟友”,可皇太极也从未放弃以武力为先导的宗旨。蒙古和朝鲜之所以跟随着后金,不就是因为武力发挥的效用吗?至于以后蒙古和朝鲜是否能跟着后金沾光,那还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后金那个发展到什么程度,就连皇太极自己都没有什么把握。因此,目前还是以怀柔政策为主。

真要想教训这两个不听话的孩子,还是要在从“家里”出来之前为好。

且不说期间大明会不会趁火打劫,经过一番内讧而重新洗牌之后的后金,本身的实力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自然也无力对宁远城发动什么攻击了。大明与后金之间,或许转瞬间攻守就会易势。不用深巷,这种结局几乎就是肯定的。

因此,皇太极再愚蠢,也不会干这种瞎事儿。

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和平的方式,尽力打消蒙古人的顾虑。

但是,首先要做的,还是要将那些劳什子破纸什么尽数收缴上来的好,省的总是令人觉得膈应。

因为本身还有一定的家底,加上也多少在意自己的“形象”、或“操守”问题,因此像科尔沁和土默特等蒙古的大部落,是不会轻易重新倒向林丹汗的——这就是皇太极要对蒙古实行“以理服人”的基础。

而那些蒙古中小部落,因为囿于本身的实力,自知不会得到皇太极多么的重视,因此即便在与大明的争斗中,后金取得了胜利,他们这些边缘势力,也从未指望能够从中大大的分一杯羹。

他们“归附”后金,实在也是无奈之举。蒙古的金帐汗国已经不复存在,他们也要找根大腿抱着点儿不是,否则可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因此,他们既没有实力,也没有“身份”可掬,采取的策略,肯定是以“有奶就是娘”为宗旨。

若是后金自己的日子好过,皇太极是不吝分些汤汤水水给他们的。可是,目前后金自己都有些自身难保,自然无法顾及这些“穷朋友”的。

如此一来,后金是既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禁锢所有蒙古中小部落的。皇太极也不会打肿脸充胖子,拿出自己本来也非常宝贵的粮食等物资救济别人。

胡萝卜本就不多,自己留着犹嫌不足,如何能够惠及他人。大棒倒是现成,可怎奈时机不对,一时也无法挥舞起来。一俟后金度过眼前的难关,肯定会给他们些颜色看看的。

————

“林丹汗已经蠢蠢欲动了,”既然无法继续封锁消息,皇太极也就打算敞开来说,“不过,想来大家也都知道,即便他蹦跶的再多么欢实,跳梁小丑终归还是跳梁小丑……一俟我大军挥师北上,顷刻间就可瓦解……他们主动出击也算是在帮我们的忙,也省的我大军劳师远征。他们若是一直躲起来,我们不是还要千方百计地将他们找出来不是,”

“大汗所言极是,秋后的蚱蜢……没有几天好蹦跶的了,”

“是啊,他若是敢出来寻咱们的晦气,正是咱们求之不得之事,”

“就是就是,实在是自速其死,”

蒙古王公纷纷附和着皇太极。他们也并非完全是出于迎合,他们所说的话,一定程度上就是实情。

对于蒙古王公的反应,皇太极感到很是满意。他在意的,是科尔沁等蒙古大部落的态度。此前他们弃林丹汗而归附了后金,就已经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皇太极也相信,他们是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

此后,又经过皇太极的一番倾心安抚,蒙古的大小部落总算是归于了此前的情状。皇太极那些隐隐的担忧,也终于慢慢地消解了许多。

好在这段时间尚处于开始的阶段,因为还要准备一些必要的云梯之类的攻城器具,真正的战事也还没有正式开始。

因此,这段时间也算是给皇太极留出了工夫,让他有机会去做这些安抚性的工作。

————

因为明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忙着搬家上了,因此只是将几十里范围内能够发现的高大一些的树木付之了一炬。可因为过于匆忙,至于效果如何,就没有工夫去认真检视了。

这几天时间,后金就指派那些蒙古的小部落和朝鲜人四处去寻找成材的树木,砍伐之后运回,令汉人工匠制造攻城云梯和其他器具。

只要不是去当炮灰,蒙古小部落和朝鲜人是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招惹皇太极的。所以,对于大战前的一些准备性的工作,他们也都表现的比较积极,生怕那个地方不小心激怒了皇太极,招致一些麻烦。

他们的命运就是如此,还能怎么样?他们之所以跟随者来到前线,不就是因为惮于后金的淫*威吗。

————

在这段难得的战前时间内,明军也是在抓紧时间进行各种各样防御方面的演练。

因为时间紧迫,卢象升那些更为系统的训练计划根本用不上了,因此只能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训练也只是开了一个头,各种衔接方式也只是走了几次过场,攻城大战就开始了。

战前的准备再怎么充分,可效果如何,还是要在战中得到


状态提示:231.第231章 大战前戏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