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哉大明>32.第32章 一枝红杏两面墙2

如此憋屈的生活,但凡是个男人都很难忍受多久,何况是李鸿基这样一个骨子里是无比坚韧的西北汉子。

因此,当侄儿李过急匆匆来的驿站,向叔叔报来奶奶去世的噩耗时,李鸿基一则因为长辈去世而倍感痛苦。另一方面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好像终于挣脱了浑身的束缚那样,感到轻松了许多。

李鸿基赶忙给驿丞孟虎打过招呼,叔侄二人就往长峁村赶去。

李过是李鸿基那早逝的大哥的儿子,两人差不多一般年纪。而且叔侄两人也几乎有着共同的喜好,平时没少在一起耍拳弄棒。

其实,李过早就对韩金儿这位婶婶的言行略有耳闻,只是不知道更多的细节。因为大家在他面前有所避讳,而他自己也因为毕竟属于晚辈,碍于叔叔的脸面,对于小婶儿的某些行为自然不好过于热衷探问。

可最近几天,小婶儿的行为很是怪异,似乎一下子放开,竟然不顾廉耻地与盖虎公然调笑。

或许是韩金儿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能漠视,尤其是长峁村李家本家的人更是无法忍受。他们不再像往常那样闪烁其词,都在李过面前不加掩饰地提及此事。那意思就非常明显了,是要李过给自己的叔叔传递消息。

李过听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怒火中烧。可到底如何对叔叔言明,实在费思量,直接以“小婶儿偷汉子”告知?似乎实在有些不易出口……尚未等他打定主意,老奶奶又意外故去。

从米脂县返回长峁村的路上,李鸿基询问奶奶去世的经过。可李过也不知详情,只知道奶奶因为摔了一跤,就此不治。他也是听到消息后就急忙来给叔叔送信,并没有了解到其他细节。

李鸿基看李过支吾其词,还以为他是因为过于紧张,因此也不做他想。

办理完奶奶的丧事,李鸿基把赶来相助的几位朋友送走,唯独留下了刘宗敏。

刚刚回到长峁村的时候,李鸿基就发现前来相助的本家人似乎都有话对他说。稍稍一了解,他就感到事情非常严重。但是,因为还要让老人家入土为安,自己不好当场发作,而且听来的只言片语也无法形成充分的证据。因此,他按捺住自己的性子,表面上还是按部就班地处理丧事,只是安排自己多年的好友刘宗敏暗中了解更多的详情。

刘宗敏与李鸿基常有来往,长峁村很多人也都认识。对于李鸿基有些碍口的话,对于刘宗敏这个外人,大家反而会畅所欲言。因此,丧事办完之后,刘宗敏也把整个事情打听的非常清楚。

奶奶的去世,确实是个意外,只不过这个意外是有原因的。

韩金儿的“开放”令盖虎再也按捺不住,只是这个婆姨似乎只接受一些隔靴搔痒般的言语挑逗,而真要想真枪实刀地快活一番,这婆姨却又推三阻四,可又不言辞拒绝。

盖虎可是正值壮年,几次三番的撩拨下来,心火早已无法忍受。而且从韩金儿的暧昧态度来看,似乎稍稍用一些强,她也就能乐而从之。

那天戍正时分,盖虎就翻墙进了李鸿基家的院子,然后又摸进了韩金儿的房间。

盖虎付出一支银簪的代价,换来韩金儿的默许。可当他心急火燎地上前撕扯婆姨的棉袄时,韩金儿却又突然反悔,并开始一面出言拒绝,一面用力推搡着盖虎伸过来的双手。

到了这种时候,盖虎如何能够善罢甘休。他看着温言哄骗已经不起作用,只得一味用强了,因此也加大了撕扯的力度。

李鸿基家的房子,中间是灶房,两边是两间卧房。中间的灶房一般都有两个灶台,依两间卧房的墙体修砌。冬天的时候,利用做饭时产生的浓热的烟气,通过烟道传递到两边卧房的土炕下面,也可以点燃两把柴火扔到炕底下。这种取暖方式,可以说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北方农家的屋舍大抵如此。

韩金儿这边的声音越来越大,就把另一间卧房里的奶奶惊醒了。本来老年人睡觉早,这个时间大多都已经要进入梦乡了,而这种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吵醒的时候。

老太太被惊醒之后,侧耳听了一下,确定是孙媳这边有动静。她喊了两声,韩金儿和盖虎正在紧张地撕扯之中,根本没有听见。老太太感到不好,她要过去瞧瞧。

在当下这个时代,不亲身经历一下真的无法体会一个人能够活到七十岁是多么的不容易。老太太虽然平时绝少出门,可眼睛和耳朵是何等的犀利,年纪轻轻的大姑娘小媳妇只要在她身边走过,所有内心所想所欲就都呈现在她老人家的面前。

有关孙媳的风言风语不是没有传到过老太太的耳中,可自家汉子常年在外的女人、特别是非常年轻的女人本来就是闲人乱嚼舌头的中心,在没有明显迹象之前,任何流言就都是放屁。

虽然这样安慰着自己,可老太太却并没有彻底放松警惕,不过也只是在暗中留心观察。

今晚好像要真的出事儿了!老太太有种很强烈的不祥的预感。她哆哆嗦嗦地穿好衣服,老太太拄着自己的拐棍就来到了中间的灶房。

“是孙子回来了?”虽然还隔着一道门,可男人的声音还是清晰地穿了出来。开始老太太还以为是自己的孙子回来了呢,可仔细一听又不像,“这是哪个混账东西,”老太太一点儿也没犹豫,伸出拐棍就向那扇门戳去。

盖虎本来今晚是胸有成竹的,从各种迹象来看,他总觉得九转丹成在此一举


状态提示:32.第32章 一枝红杏两面墙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