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奋斗在香江>第三十四章 消费电子疯狂升级背后的秘密

就在凌世哲为半导体9微米制程工艺奋战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外面已经闹成了一片。原因是《科学》、《世界摄影报》、《计算机报》这三家采访了凌世哲的媒体的记者在采访后,凌世哲都从了有关第二代电脑相机和水下照相机的一些资料,资料公布的信息并不全面。就算是这样,当三家报社把这些资料公布出去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引来了极大的关注,要说轰动也有,但并不大。

首先造成轰动的是水下照相机,现在的水下相机都是价格高昂的专业相机,还没有把普通相机做成水下相机的先例。很多人包括不少媒体都在猜测这部相机的价格和摄影质量。在最新一期的《华尔街时报》上刊登了一篇由华尔街三名资深经济分析师对水下电脑相机的销售预测报告。

报告称;我已经通过一些渠道得知了这部水下电脑照相机的价格,价格是459美元,目前只有一种型号分为几种颜色。从安布雷拉公司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员工获悉,这款相机是一部三防定焦照相机,防水深度设计达10米,最深是15米;并对水下拍摄的特点进行了数据优化,可以获得色彩自然,清晰度高的照片。这对水下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福音,全世界有众多的水下爱好者,但能够买得起水下照相机的人寥寥无几,因为目前市面上的水下照相机都是极为专业的水下照相机,价格昂贵,除了那些专业的摄影杂志,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如果这部相机的拍摄质量真像安布雷拉公司宣传所说的那样,那么一定会受到很多水下摄影爱好者的欢迎,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这部相机还有-10c耐寒性能,低温条件下也可避免故障,听说这部水下照相机解决了普通相机在低温下难以正常运转的问题,即使是零下10c在雪山上滑雪的照片,也一样手到擒来;另外在40c高温的环境中,同样不受影响,帮你记忆下珍贵的瞬间!

他的第三个功能就是有非常优秀的防震能力,它0采用高质量防震材料聚碳酸酯作为外壳,相机的镜头和内部结构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前盖内和后盖内都进行了边缘加固的处理,有效减轻并吸收了来自前面以及侧面的撞击;的防震性能达到2.0米,让你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不怕撞击,安全拍摄!

从安布雷拉公司得到的这些数据看,很显然这部相机走的是相机的细分市场的定位,它的目标客户群显然是水下和登山爱好者。目前我们就知道这么多,更多的数据我们好不知道,只有等到相机发售的时候我们才会一切都会清楚。不过459美元的价格,如果它的表现不是很差的话,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篇文章登出来后,全世界不少的潜水爱好者和登山爱好者以及极地探险爱好者都对这部相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他们都纷纷表示,如果这部相机表现还过得去的话,459美元的价格完全可以接受。行业人士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是篇软文,这是凌世哲的宣传策略之一,眼看着第二代相机开始生产,为了防止意外情况,艾莉森向凌世哲建议不要急着推出第二代相机,而是用水下三防相机去撬开第二代相机的市场。

他的建议是,因为这部水下相机用的电脑芯片是第二代芯片,如果它在市场上表现不错,那么在适时地推出第二代的电脑相机,这样就不会对第一代相机造成冲击,现在有不少的第三方相机厂商还在生产第一代相机,如果我们急忙推出第二代相机造成的结果就是被第三方强烈抵制,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出乎意料的是艾莉森提出的这些建议,凌世哲全部采纳,这出乎他的意料,他以为凌世哲会毫不犹豫的把第二代相机和潜水三防相机同时大规模的进行铺货销售。

凌世哲听到艾莉森的心中所想后哈哈大笑,说道:“艾莉森,如果采取这样的销售方式,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到时候很容易对第一代相机造成难以想象的毁灭性的冲击,说不定还会发生第一代跟第二代相机之间的市场排斥效应,到时候就是一场灾难。这是传统的销售方法,不适合消费电子商品。”凌世哲在一次重申电子消费商品于普通商品之间的区别。

没有办法,现在消费电子产品才刚刚出现,目前市场上消费电子产品除了电脑相机外,没有别的了,现在人们对待消费电子这个新生事物还是按照以前的那套旧思维来经营,就是后世人们也是经历了消费电子惨烈的大战后,才有清醒的认识,才知道如何去经营消费类电子商品。但现在这个还没有经历消费类电子商品惨烈大战的艾莉森他们这些人来说,指望他们现在就有清醒的认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不要说他们,就是现在的日本人都没有认清消费电子的特点,凌世哲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厌其烦的对艾莉森进行科普。安布雷拉公司从创立开始艾莉森就是公司的ceo,他做的很好,为公司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凌世哲不想他离开,希望他继续为公司工作。所以他这些日子以来除了泡在工厂跟工人们一起对设备进行升级外,就是不断的给艾莉森做工作,让他接受凌世哲的消费电子经营销售观念,这种观念是经过了后世重重检验过了的真理。

这条真理在后世随便一个人都明白,但艾莉森不是穿越者,他也没有经历过后世的惨烈的消费电子大战的厮杀,要他明白这的道理太难太难,凌世哲只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章 消费电子疯狂升级背后的秘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