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国士>第1217章 史可法的自辩书
>想到这里,史可法搓了搓手,又提起了笔,奋笔疾书。

这是一份写给朝廷的折子,主要内容是检讨扬州之战中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自辩。在折子里,史可法提出,既然朝廷要追究自己在扬州之战的罪则,臣无话可说,恳请辞去内阁首辅一职,归隐山林。另外,八旗军主力已经被江北各镇兵马全歼,建奴已无可用之兵。翌日朝廷北征,当以安抚沦陷区百姓为主,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天子的恩泽,军事手段不过是一个辅助。如今,奴酋阿济格残部已经流窜至荆、襄,湖广一带尚有李闯余孽,另外伪大西张献忠如今尚盘踞四川。臣推荐孙元率宁乡军西征平叛。至于收复燕云,朝廷可另派良将。

在史可法看来,其实,所谓自辩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朝廷追究他扬州军事上的失误不过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自己,是东林党和马士英甚至是皇帝之间的政治斗争。

经过夺嫡之争和南渡二案之后,朝中的东林党已经受到了严重打击。张慎言、高弘图等人已经黯然下野,至于以往把持着六部政务的主事、员外郎和六科给事中,也被清理一空。

如今,朝中的东林党人也就担任些低级官员,或者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部‘门’吃闲饭。只史可法一人在内阁做首辅,苦苦支撑着局面。

如今看来,朝廷是再不会给东林立足之地,他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明朝政治斗争其实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还不像清朝动辄上升到抄家灭亡,‘肉’体消灭的程度。即便是魏忠贤把持朝政,阉党和东林战得如火如荼的那个年代,真正死于政治斗争的人也没有几个。很多时候,东林党人被抓之后,给点钱就放回家去了。东林大姥也屁事没有,真正倒霉的通常是那种无权无钱的小文官。

从这一点看来,明朝的朝廷斗争,其实不过是‘精’英和‘精’英之间的生存竞争。

按照明朝政治的潜规则,一个朝廷大员受到弹劾时就说明这场争斗已经分出胜负了。按照规矩,被弹劾之人就得上折子乞骸骨辞职。

一旦辞职,无论是政敌还是朝廷就不会再追究官员的过失,明朝对于士大夫阶层还是非常宽厚的。

史可法彻底的输了,只有辞职一条路可走。

但在离开朝堂之前,他必须将江北诸军,或者说孙元尾大不掉,不受朝廷节制一事摆到明面上,让世人提高警惕,这也是他能够对大明朝最后能做的事情了。东林虽然失势,可还把持着舆论风向,应该对朝廷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今,再不能让孙元北伐了。消灭的建奴主力,以一己之力将整个大明朝整个大汉民族从悬崖边沿拉回来,他的威望已经达到顶峰。

如果再让他恢复燕云失地,那就是不赏之功。待到宁乡大军进北京那一日,黄桥兵变必然会上演。

可是,现在孙元正如日方中,而且,宁乡军、秦军又在扬州。如果他要北上,谁人拦得住?

而且,就算调别的军队去打北京,只怕孙元也不会放行。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宁乡军调走,调他们去湖广、四川打建奴和李自成残部,去打张献忠。/当然,以宁乡军的战斗力,消灭这三股敌人当不在话下,根本就不可能让这支军队消耗在战场上。但仗一打起来,谁知道会拖延几年,十年都有可能。朝廷恢复北方,收拢民心之后,宁乡军就算有二心,也翻不起‘波’‘浪’,这是大势。什么是大势,人心就是大势。什么是人心,人心如水,只要时间足够久,我大明朝已经失掉的民心会慢慢回来的。

是的,孙元的部将们曾经讨论将来如果对李自成余部和张献忠用兵,收复失地应该不难。可要想彻底干净消灭敌人,却需要很长时间,内战从来就不是一件一躇而就的易事,这仗必然打得旷日持久。

对,就让宁乡军去西征。让他们离开中原、东南腹心之地。

“北伐,北伐!”突然,外面成千上万人都是大吼。接着是密集的枪炮声。‘

正在写折子的史可法手一颤,‘毛’笔落到纸上,留下一个大大的黑点。

他心中一颤,立即知道这是宁乡军士兵在呐喊。

他们想要北伐了。

老夫,还有马士英,阻止得了他们吗?


状态提示:第1217章 史可法的自辩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