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大唐王爷>第172章 第 一七二章 王的对话

元宵夜的长安是不关城门的,长安城内到处都是灯火通明,热闹与狂欢要持续一夜,要到第二日的清晨才会散去。此时城内的街道上都是人头涌涌。

稍有名气的青楼女子今夜都已有了去处,街道上不时会传来某某诗会某某公子有某某新作出炉的消息,随后便能听见某间青楼之中某位名妓将这诗词唱诵一番,随后便又能听到另一首佳作在某某诗会出炉的消息,才子们互相较劲,佳人们将这些才华饰上一层美丽的绯色气息,大多数人赏着花灯、看着热闹,这样的氛围当中,便可感受魏晋遗韵和风雅,也不过是如此而已。

今晚的重头戏还是宫中的宴会,所有诗会、所有人都一面应付着自己眼前的局面,一面关心着宫里的情况。有些小气名气的才子,现在比一般人还有多盘算些,他们要借助今晚的宴会做出判断。

他们是没有资格去宫中的宴会,所以他们对宫中传出的各种消息更为关注。才子们以各种借口展开交流,自己分析判断朝中的政局,然后决定加入到那个阵营中,自己前途最光明。

各种诗会的参与着,也不光是那些才子和佳人。一个个商家也尽其所能招揽客源,他们在自己的店铺前摆出的展示牌,各个诗会上能拿得出手的诗作陆续地聚集过来,偶尔有人大声朗诵,也有的商家安排了会唱曲的姑娘唱上一段,街道上、附近的茶馆酒楼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聚会中,文人学子们摇头晃脑地点评着上佳的诗作,品评着何人的诗作能传唱最久,即便是未曾读书的市井小民,在这样的气氛下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意境,与身边之人品评议论,沾些风雅气息。

整个城市的灯市夜景,对于此时的人来说,都是一场盛宴级的享受。也会传上来一些故事和消息,例如有的宴会上某个大人物宣布了将女儿许配给谁谁谁啊,或是哪个知名人物夸奖了诗作出色的年轻学子啊。

商贾举办诗会的诗作其实还有能拿得出去的,也有过人为应付这一天的事情而去买诗,对于买诗的事情无人计较,也不在乎诗词的好坏,今晚多少也要准备一两首诗词,装装自家的场面。既然有钱,总能请到几名真正有才华的人过来。但经过一番热闹的炒作,名气还是会慢慢的起来。

诗会是文人社团活动,也有比较针锋相对或是暗暗较劲的,某人或许也会说:“说起这个,学生倒也偶得一首……”然后表情淡定地与众人品评一番,表面上自然要看不出存了争斗之心才行。才子若能在这个时候获得好的口碑,积攒了名气,往后的仕途便也能顺畅许多。纵然不能直接进入仕途,也要为今后打下比较好的基础,最低也要为明年获得参见皇家宴会的资格而努力。

按照以往诗会的经验,诗会要开到凌晨,要等到午夜以后,时间已经接近午夜,真正的**才会开始。在大家聊得高兴,一个伙计模样的人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挥动着手里的东西道:“有了,又有了”。众人一听都来了兴趣,围拢了上来。有人手快一下将伙计拿来的诗词都抢到。

…………

夜色在这气氛中不断转浓,月上中天,城市的气氛还在不断变得热烈。

李宽借着更衣的借口,在大殿外站了一会。整个皇宫灯火辉煌的场景,站在高处的李宽一览无余,这片辉煌夜景别有一番风味,只可能今天倒是没办法欣赏了。

“殿下,您出来的时间不短了,您再不进去,会让别人误会……”总管徐旺财来到李宽身边提示着。李宽笑着摇起了头:“我现在就回去”。纯以感情而论,自小便跟随李宽的徐旺财,是绝对无比忠诚着李宽,对于李宽交代下来的事情从来都尽心竭力。正因为徐旺财是忠仆,李宽对徐旺财也是不同别人。但无论如何徐旺财毕竟是下人,有些事情李宽不能做的太明显了。

当李宽再次来到大殿时,向里面略看了看。在喧闹的声音中,李宽有了异样的感觉,这个感觉和下午的感觉一样,但却要比下午清晰的多。面对着眼前盛大的场面,李宽生出了厌恶之情。没错,是厌恶,从心底的厌恶。他讨厌这样的生活,还有没完没了的交际应酬,无时不刻的尔虞我诈,人和人之间都带着伪善的面具。

李宽累了,他不想、也不喜欢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在余杭时,李宽还可以摆摆宗室的架子、刷刷大牌,不给任何人面子的选择不去。但现在不行,这里是京师。李宽不能为所欲为,上面还有很多人,再不乐意也要出席,比如说像今晚这样的场合,李宽就无法推脱掉。

歌舞散去随后响起热烈的鼓掌声,有的还附加了某些大家的赞美与评价。宴会上不可能是一大帮人一直都干坐着写诗品诗,其实开始便有诸多节目,听词听曲猜灯谜什么风景都有,终究还是进入了这场盛会最关键的阶段。

有人举着一张宣纸向李世民走去:“陛下,魏王殿下的新诗……”。然后恭恭敬敬地将那张纸举过头顶。

周围的人们开始小声议论,今晚李泰真可谓独占鳌头。不仅已经做了三首诗词,而且诗词的质量还很高,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王德,将青雀的诗呈上来”李世民微笑地说道,李世民得意的表情谁都能看出来。对李泰的偏疼偏爱,早就是公开的秘密,群臣也是心知肚明。私下里有不少人都在议论着,说是李世民迟早要改立李泰为太子,异乎寻常的疼爱李泰,


状态提示:第172章 第 一七二章 王的对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