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湘西蛊事>第351章 偷书风波(1)

徐小六刚洗好了衣服,诸葛小倩师徒和杜娟便过来看裘丝竹来了,见徐小六在河边洗衣服,裘丝竹和她在一起,众人微微一怔。 杜娟责备道:“裘丝竹,你怎么在这儿?当心让风吹感冒了!”

裘丝竹道:“杜姐姐,谢谢你救了我!天亮前小六姐给我吞服了一回药,我感觉已经好了。”

徐小六脸上如喝酒了一般又红又烫,对师父欠身一礼,说声:“师父早。”诸葛小倩嗳了一声。徐小六将**的衣服绞了几下,低头向踏板走去。

这时,那个议论客人中邪的船家走出船舱来了,徐小六因问:“时大哥,我洗了衣服,请问晾在哪儿呢?

姓时的船家见昨夜张老道问过一次几位船家的姓氏,这位湘西道姑居然记住自已的姓氏了,心中有些高兴,眉开眼笑道:“我们一般都是在晚上停泊后才洗衣服的,衣服被河风吹一晚自然就干了。你怎么大清早就来河边洗衣服呢——等会船开了,衣服会被风吹到河中去的。”

徐小六脸上一红,说道:“因为他的衣服染了血迹,如果不及时洗的话,只怕不容易洗干净了。”

时船家想了一下,道:“既然是这样,那就将两只衣袖用绳子捆了挂在缆索上,让风吹一个时辰就干了吧。”

徐小六嫣然一笑。时船家热心地从舱中找了一条麻绳子,用刀划为两断,帮着徐小六将湿衣服的两只衣袖分别在缆索上系好了。徐小六和裘丝竹齐声称谢。

时船家甩甩手上的水珠,走到船头去生火做早饭。张牛鼻正好出来了,先与诸葛小倩、杜娟等人打过招呼,才对时船家微笑说道:“船家,我们的干粮没有了,早饭就麻烦船家多做一些吧,我们一并付钱给你就是。”

时船家道:“我们早饭是吃稀饭,没有别的菜下饭——只有一个青辣椒炒鱼干。”

张牛鼻和颜悦色道:“没关系的,我们也吃这个吧。”

时船家是龙虎山下土著人,自然知道龙虎山道士和俗家人一样可以喝酒吃肉,并且可以娶妻生子的,也不以为怪,便说:“客人既不嫌弃饭菜简单,那就将就吃一些吧。不知这几位道姑也要吃这饭么?我好去淘米。”

诸葛小倩还未回答,靳雪鹄笑吟吟道:“那就麻烦船家大哥多做一些饭吧,我们也要吃这饭。”

时船家看了一眼靳雪鹄,问共有几个人吃饭,靳雪鹄问师父:“不知蔡道长她们师徒是否要同吃?”

诸葛小倩低目略一思忖,便说:“就算上她们二人吧。”靳雪鹄扳起指头算了一下,对船家说道:“就多煮十一个人的饭吧。”

时船家高兴地从布口袋中舀了几大碗白米,正在淘米,瞧见河面上漂流来一株树丫,忙起身拿起一根长竹竿甩将出去,那长竹竿一头装了铁钩子,另一头穿了两个小洞,系了一条长索子。

时船家抓住长索,用铁钩子将树丫钩住了,拨弄到船边,弯腰探手提了树丫上来。

杜娟笑眯眯对众人说道:“昨晚我给裘丝竹煎药汤时,就是麻烦船家生的火——你们可能不知道:只有船家才懂得将河中捞来的这些湿木柴生火煮饭的。”

众人听了这话,都饶有兴趣地瞅着时船家如何用湿木柴生火。时船家不无得意,将放在船舷边的晒得半干的木柴用火折子引燃了,架上铁鼎罐煮白米稀饭。

隋燕进舱中去唤醒了梅钟葵和庄犁、向弘,众人相邀去河边洗脸。杜娟笑容可掬向时船家讨要一些青盐漱口。船家从来不漱口的,听杜娟说要用青盐漱口,有些可惜,说道:“青盐只有小半瓦罐了,你们别要用完了啊——我还要用来炒鱼呢。”

杜娟调皮地笑道:“我们又不是不给钱的,你心痛什么!”接过瓦罐,见青盐果然不多,悄声对诸葛小倩说道:“就够我们几个女人用的,用不着分给他们了。”

靳雪鹄轻声玩笑一句:“反正他们多半不漱牙的,嘻嘻。”

诸葛小倩破颜微笑,没有说什么。众道姑遂跟随杜娟到上流头觅河水清洁的所在洗脸漱口去了。

梅钟葵从小寄居在梁家做童养媳,因为爱慕读的未婚夫梁丰,怕他嫌弃自已,也偷偷学他用青盐擦牙。梁父心中喜欢这位儿媳妇,虽然觉得怪可惜的,却也只当没有看见。梁母明白儿媳妇的心思,自然不好反对她浪费家中的食盐。梅钟葵养成了以盐擦牙的卫生习惯,出家后也未间断。

原来古人漱口多半用青盐的。秦汉以前人们只用清水漱口。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后,国人才向印度高僧学习使用杨柳枝沾水清洁牙齿,将杨柳枝泡在水里,用时以牙齿咬开柳枝,柳枝纤维就会支出来,宛如木梳齿。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除了柳枝外,时人也有用槐枝、桃枝沾水清洁牙齿的。

到了南宋时,城里已出现专门制作和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制作,上插白色马尾毛。并用茯苓等药材制成“古牙膏”。

元朝时的牙刷柄是用玳瑁制作,上插白色马尾毛,在当时很是稀奇,由南方寄来,价值一金!

到了明孝宗时期(距今二十年前),才发明了将猪鬃毛插在骨具上的牙刷。不过大多数老百姓仍然使用不起这种昂贵的牙刷和“古牙膏”,仍习惯用手指掏牙并用盐水漱口。

明代的良医李时珍曾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从这话推断,明朝时“晨嚼齿木”应该不是普遍现象,否则李


状态提示:第351章 偷书风波(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