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杀人案件,如果无法侦破,上面允许以悬案结案。
而一起连环杀人案件,又是在校园发生,一旦传扬出去,很可能造成社会恐慌,所以上面对这件案子十分重视,只给了七天破案时间。
公安局长与校方领导也沟通过了,暂时采取封锁校园的办法,不让外人进入,也不让学生出去。
刘队长说,“按照以往经验,杀人事件发生在校园,凶手多半就在校园,采取封锁政策,一是为了防止学生将恐怖事件散布出去,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二是方便排查嫌疑人。”
因为破案时间紧张,我们决定分头行动。
汉01跟着刘队长去小夏家里调查。
墨昊跟着韩主任回局技术科,
我跟着两名刑警调查图书馆地下室。
我对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图书管理员和电工进行了单独谈话,以防止他们互相串供,毕竟在抓住真凶之前,在场所有人都是嫌疑人!
我问后勤主任,“图书馆地下室主要用来干嘛?”
后勤主任说,“地下室分两个部分,配电房和储物室,当然配电房只是占了很小面积,主要作为储物室用的。”
我又问,“你们多久来一次地下室?”
后勤主任说,“维修部每年夏天会派电工检修配电室。”
我问,“谁都有地下室铁门的钥匙?”
后勤主任说,“维修部一把,图书管理员一把。”
……
电工说,“不算今晚上的话,我最近一次来地下室是去年夏天,我记得图书管理员和几个学生跟我一起来的,她们来打扫卫生。”
……
图书管理员说,“按照规定地下室每个月都要打扫的,不过领导一般不检查地下室,我都是趁着电工来检修配电房的时候,带着学管会几个学生打扫一下。最近一次也就是去年夏天,之后再没有来过。”
学管会就是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说白了就是一群志愿管理图书馆的学生。
那两个刑警对我说,”他们三个口供一致,这件案子应该与他们无关,咱们应该将重心放到死者身上,”
我说,“审讯要由浅入深,那个图书管理员还要再问问。”
我问图书管理员,“你还记得当时打扫卫生的学生吗?”
图书管理员说,“学管会就那个几个学生,我们在一块挺熟的,当时有小夏,小艾,小孙和小丽,其中小夏是会长。”
一听到小夏的名字,我心里激动了一下,但是面上不动声色,继续问,“能生吗?”
图书管理员说,“小夏长得漂亮,英语说得好,善于言谈,喜欢读书,总之是个美丽聪慧的女孩。”
因为我们的侦查工作一直保密进行,除了校方领导之外,其他人员并不知道小夏被我们带回局里审讯了。
我又问,“储物室里主要有哪些书籍?”
图书管理员说,”ly大学是理工学校,储物室里面主要是理工类的文献和绝版古籍,图书馆计算机里有储物室的书籍名单,我可以打印一份给你。”
就在这时,我的传呼机响了,是墨昊发来的消息:dna检测结果出来了,死者腹部的血迹是小夏的!
那个年代,我国还没有建立全民指纹、dna数据库,技术排查需要刑侦队先锁定嫌疑人范围,一般都在十人以内,然后进行指纹、dna对比,找出凶手!
技术科能这么快确认血迹的主人,肯定是将小夏列为第一嫌疑人了!
我让那两个刑警留在地下室,继续做侦查工作,我开着警车回到局里。
墨昊和韩主任在技术科等我。
韩主任说,“虽然我已经确定第二名死者腹部的血迹是小夏的,可是刑侦队调查之后,发现小夏有不在场证据。”
墨昊说,“昨天下午吃完饭后,小夏一直待在宿舍,与其他室友聊天,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才关灯睡觉。”
我有些头大,这个案子怎么到处都是死胡同呢!
小李死亡的时候,小夏有不在场证据,小王死亡的时候,小夏还有不在场证据,可是两次杀人事件都与她有关!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凶手通过某种途径或手段得到了小夏的血液,伪造线索,故布迷阵,干扰我们侦查的方向呢?”
韩主任点点头,“有这种可能,不过我们目前掌握的线索实在太少,一切都是我们的猜测。”
这个时候,突然有个刑警走了过来,他神色有些兴奋,“有人报案,是关于连环杀人案件的!”
我们一下子来了精神,迅速赶往审讯室。
因为刘队长还没有回来,就由墨昊和韩主任审讯,我在外面监听。
前来报案的是ly大学机械工程系的一名大二学生小光。
因为口供比较冗长,所以我整理了一下。
小夏,小李,小王和小光都是两年前考上ly大学的,虽然他们就读专业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看书。
半年前,小夏在学校成立了一个读书社团。(注意:小李疯狂喜欢上小夏的时间也是半年前。)
加入读书社团有两个条件,第一学习优异,第二酷爱读书。
当时报名入团的同学很多,都是冲着小夏迷人的外表,怀着不单纯的目的。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只有小李,小王和小光三个人加入了社团。
读书社团每个星期五晚上聚会,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也没有什么奇怪事情发生。
直到小李和小王的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