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时代1902>150.第150章 重返关内

第一百五十章重返关内

西元1907年12月13日。

北京城冬天的清晨,笼罩全城的晨雾如同一幅梦帘。

地上还留着已成灰白色的残雪,一滴滴水珠从屋宇瓦片落在地上,形成有规律的节奏。大小胡同中,一座座烟囱升起了白烟、一个个院子里传来了各色各样的声响;有瓷碗撞击木桌的声音、有板凳在地面滑动的声音、有笑声、有吆喝声,还有各种物件碰撞到一起的声音,隐隐有食物的香气传出。

沉寂的北京从睡梦中清醒,大家都在为又一个忙碌的一天而准备着。

很快,一扇扇大门在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中打开,一个个将自己包裹起来的人扛着扁担、拿着物件,跨过门槛步入晨雾当中。

一天似乎就这么悄然开始,就如往常一样。

安定门。

城门大开,守城的巡防营兵士也换了新式号服,从远处看唯一与新军的区别,就是脑后大多还留有辫子。他们穿着大衣,戴着手套,背后扛着步枪,彼此之间打趣着,同时无聊地看着一大早就进城出城的人群。

一辆出城的粪车缓缓经过城门,对之非常熟悉的士兵并无阻拦或者检查,而是拿衣角遮住鼻子,不耐烦地让车夫快些将还冒着热气、恶臭无比的粪车拉走。

城门外,进城的人零零散散,不少附近的农户挑着甘薯等食品准备进城兜售。

距离城门不远的地方,还算平整的道路沿途集结着不少建筑、在北京城外天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小镇,大都是庚子年大乱后重新新建起来的简陋房屋。

经过了几年太平日子的调养,原本调零的京城已渐渐恢复因遭到庚子拳乱而被破坏的昔日景色。不过一路上,还不时能够看到残垣断壁和战乱留下的痕迹。

一队马队从大道上缓缓走过。

二十余名骑士,骑在低矮的蒙古马上,后面还有三匹驮了各色行李和包裹的骡子。骑士们戴着草原款式的皮帽子,长期在外而变得透红的面颊,以及身上同样是草原款式的棉布袄子,衣物的表面一层层油腻,显得又脏又差。

无论是疲惫的神情还是风尘的衣装,这些骑士都像极了让周围居民熟悉的、跑关外的草原商人。

唯一让人觉得突兀的,是他们不少人穿着长筒马靴;虽然沾满了灰尘和泥土,非常破旧,但款式依然是西式的皮质马靴、周围居民只有在新军军官脚上才见过这个。

不过大多数人正在忙自己的事情,对这种小细节毫无察觉、而那些眼尖的人,也自觉地不去注意。虽然庚子年后北方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如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马贼、匪盗在官府势力之外依然活跃着。不少经历过庚子年战乱,以及随后一年多时间里混乱无序的人们还清晰地记得乱世中悲剧;在付出各种代价之后学会了小心处世、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本能。更何况这些人腰间鼓鼓的、还有不少人背上挎着马枪。

马队穿过小镇,在临出镇口的时候,前排的两名骑士忽然举手示意、整个马队便停了下来,难得休息的马匹不时发出响鼻声。

为首的高大男子翻身下马,拍了拍大腿两侧。马队后方有两个背着马枪的伴当模样的人下来,快步来到男子跟前,恭敬地说了些什么。

然后男子便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其中一名伴当接了后来到旁边一个煎饼摊铺,上前从摊主那里买了许多热腾腾的煎饼,然后一一分发给马队众人。

此时大家也都纷纷下马,各自调整了一阵子后,接过滚烫的饼子,吹了吹便大口咬下。

“嚼了三个月的硬馍馍,总算是有热饼子啦!”一个长相粗豪的人大口咬着煎饼,烫得舌头不停跳动却兴奋不已。

也有人打开羊皮水袋喝着冰凉的水。

大家虽无人搭话,但望向不远处京城的城楼,大都露出了感叹和怀念的表情。

在外风餐露宿将近一年的时间,吃了许许多多的苦,眼看终于回到了京城,说不激动是自欺欺人。

这只马队正是一年前从北京出发,前往蒙古和天山以北的北疆实地考察边疆的陆军考察团,团长、也是马队中为首高大的男子正是刘继业。

刘继业脸上已经长出了浓密的胡子,脸上长期被寒风吹打已变得又红又粗糙。虽久经风雨,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结合沧桑的面孔和千锤百炼后健壮的身材,更添几分英武之气。

“一路上你们跑前跑后幸苦了!等会儿进城之后,阿德,你们护卫就可以先找旅馆住下,安心休息,等我们从陆军部报告完毕后再做商量。”

被刘继业称作阿德的男子正是其族亲、心腹卫士,从江宁一直忠心护卫的刘德。他此刻仿佛老了几岁,明明才刚到二十岁,从长相看却似乎已经有二十五六的年纪了,正笑着点头答应。

这次旅程刘德进步神速,学习能力非常强,交代下去的事情办得让刘继业非常称心,对其更加高看几分。满意之余更让其负责所有的安保工作,包括指挥由蒙古王公方面借来的几个蒙古族卫士。

与刘德说着话,刘继业淡淡地微笑着,整个人已愈发的沉稳。以前的时候,性格和善的刘继业时常会露出阳光的笑容,此刻已消失不见,更多的是一种淡定和平静,就算是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情,笑起来也很少露齿。

原本计划十个月的考察期最后比预计还多花费了两个月;刘继业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蒙古草原以及北疆,对当


状态提示:150.第150章 重返关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