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时代1902>191.第191章 上任(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上任(上)

拜见过端方后,刘继业又很懂礼数地拜见过了老上司徐绍桢。

虽然徐绍桢对自己的态度有了细微的变化,但是刘继业还是会保持一贯的恭敬,再加上奉上了一份厚礼后、徐绍桢略显僵硬的脸上也重新展露了些许昔日的笑容,两人的关系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无论心里怎么想,至少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从徐绍桢的角度看,虽然他对刘继业产生的威胁意识,但两人之前关系毕竟密切、刘继业也处处表露出对自己的恭敬态度、又送上礼物,若是徐绍桢还是不依不饶冷着脸,也太说不过去了。

一次聚会当然不能抹去两人之间产生的些许心结,但是至少起到了重要的缓和效果。

三日后,刘继业带着一纸调任令,来到了第十七协司令部,正式与代理第十七协协统将近半年的沈同午进行了交接。

沈同午年纪三十岁出头,是刘继业离任第三十四标后才担任的第十七协正参谋官,因此并没有与刘继业见过面。不过此人是陆士第五期毕业生,因此也算是刘继业的学弟,两人还有些共同话题可聊。

若是刘继业自己,在代理第十七协半年后,一个陌生的、而且是比自己小不少的年轻人过来接任后一下子爬到自己头上成为顶头上司,心中必然不快。不过这沈同午不管心里是怎么想,至少在表面上表现的很得体。对刘继业虽谈不上恭敬,却也没有表露出多少敌意,接任的工作也很顺利地进展着。

“我第十七协司令部有部僚一百七十四人,包括大小参谋二十四名、卫兵一个队百五十人。”沈同午操着很浓厚的常熟口音,说的话让刘继业听的有些吃力,不过熟悉下来后也能明白。

“第十七协能够如此井井有条,多亏了圣逸(沈同午)、还望接下来的时间里,君能够继续恪守职责,同心同德地为第十七协之进步而努力啊。”

沈同午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客气而略显疏远的回答道:“吾等均是为国效忠,自然要尽职尽责。”

“那是。”刘继业点头称是,面带微笑,对自己这个正参谋官态度很好。

“陆军部不日即将下发太湖秋操的命令,正好上官此时上任,可统筹安排协内参操的具体事项。”

自从1906年的彰德秋操取得成功后,清廷打算也以此方法检阅南方各新军,因此决定于1908年的10月中旬在安庆太湖展开类似彰德那般的秋季军事操练。预计调动部队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五省;虽然正式命令还未下达,但是第九镇上层已知晓此事,而刘继业也在徐绍桢处知道了这个消息。

将第十七协的军务大致处理完毕后,沈同午想起了什么,在协统办公室问刘继业道:“不知道上官何时公布协副之任命?”

崔亥安离职后,与他关系亲密的原第十七协协副也一并离职了,结果留下了第十七协的两个空位出来。

当初第九镇成军后,由于采取的是各标分别安营,而第十七协的司令部又距离两个军营有一段距离,使得第十七协一直管辖不便。后来徐绍桢决定采纳征兵制,让各标负责征兵后,第十七协协统的权势实际上被进一步地限制;而其下属的两个标统:第三十四标的刘继业和第三十三标的赵声在标内都有着极高的威望、上下一心,再加上得到了徐绍桢的赏识,因此原第十七协协统崔亥安真正能控制了只剩下他司令部的那么些人,以及名存实亡的马队、炮队了。

平常的任务,除了视察视察、抓抓军纪、协调两标关系、策划一下训练之外,第十七协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其手下的两个标。最重要的人事权掌握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和北京陆军部手上、财政权在两江总督端方手上、部队的日常管理则由各标自己负责,这协统实际上干得很窝囊……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崔亥安在干了两年多后,才终于决定调任,而其协副也宁愿随之而离职也不愿接任协统。

实在是因为这个职务太清闲无趣了。

不过新任的第十七协协统刘继业却不同;首先是他拥有北洋的关系、端方的支持,以及徐绍桢的默认,因此在人事权能够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其次,第三十四标是其一手建成的,他在标内有着极高的威望、现今标内的大小军官也要么是其一手提拔,要么直接是其秘密团体的成员……标统张孝准更是与他在日本的挚友。至少第三十四标是完全听命于刘继业。

第三十三标大都是当初赵声招揽的一批人员,本来也牢牢团结在赵声周围。可是自从赵声因牵扯入萍浏醴起义而被猜忌,后来避嫌而辞职后,新上任的第三十三标标统张怀安思想保守、出身旧军,年岁也大,很不得标内的一干年轻气盛的军官所喜。

在第三十三标原有的权力基础以及关系被打乱后,对于协统刘继业而言是有利的。

不过从这沈同午担任正参谋官后并未与崔亥安一同离职,在交接的时候刘继业也看出其工作很仔细,无论是训练计划、还是马队和炮队等特殊兵种与步队的协同训练,都能看出用心来。

此刻问及协副的职务,让刘继业相信自己的这个正参谋官,第十七协第三号人物是一个做实事的人……最好是能够相处愉快、毕竟调换一个协的正参谋官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过对方也是留日士官,思想新派,也未尝不能将


状态提示:191.第191章 上任(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