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是封建王朝的大事。身上皇后怎么能没有仪制服饰,如今杨枣儿自着已经定制的皇后朝服立于朝堂之上。上衣下裳、交领右衽、系带隐扣、宽衣广袖。这是汉服最显著的特点。最初定明装为皇后朝服,可做出来穿上后光绪发现这整的跟安南人差不多在有清一代。不仅安南人一直保持着明朝的着装,包括云贵一代的多数少数名族从心里也不承认清朝。以至于民国初年由中央政府派往云贵一带的地方行政长官,还被当地人按明制称呼为――镇守使),光绪不满把皇后打扮成安南人的样子,就让礼部改制为宋朝服饰,结果做出又搞的和朝鲜人区别不大。光绪一气之下要求再做唐装,结果发现皇后快要变成日本人了。光绪很是崩溃,清朝将几千年来的汉文化快彻底给消灭了再过一百年可就真到了湮灭的边缘),反而一直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周边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汉文化底蕴。光绪大怒,勒令礼部仿前汉皇后服饰和礼制重新定立光绪朝皇后仪制。于是仅仅过了一周,杨枣儿就有了这身朝服。又经过整整一月的礼仪训练,站在朝堂上的皇后真叫雍容华贵,就是练习礼仪的麻烦程度让光绪心寒。
其实,汉服起源于周朝,由周公一手设计,始称周制,当时中原人也被称为周人,延续到汉代不曾有明显的变化。汉武帝北却匈奴之后,让周边民族恐惧的大汉国号就成了中原民族的名字。可自汉以后就不断开始变化,从李唐开始,随着北方少数民族逐渐与中原汉族融合,加上汉服确实不适用于战场,汉服不由中就逐渐带有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到了满清入关剔发易服之后,汉服除保留交领右衽的基本式样外,早已是面目全非。听说礼部通宵查阅上古典籍,多次反复修改,最后才做出完全仿汉代服饰的眼前皇后朝服式样。
光绪一直认为汉服是最能体现女性柔美的服饰,就在夏天穿太热还有就是穿起来麻烦,因为全身衣服不用纽扣而用衣带固定。而光绪没有让人伺候起床的习惯,杨枣儿一个人又穿不好汉服,于是拿衣带没办法的光绪崩溃了,第一次在没有下楼的情况下招来了侍女。但是,身着汉服的杨枣儿在光绪眼里是那样动人,尤其是当身材秀美的杨枣儿身着明黄色汉服,头顶凤冠,在宫里养了数月更加丰满水灵,又因为第一次着朝服上朝有些羞涩而显的脸色红嫩。这让坐在龙椅上的光绪看的神情迷乱。
“皇上。皇上?”
台下传的的轻呼让走神的光绪回过神来:“哦,哦。好,好。真美,真……不是不是,准了准了。”
准了教育部的折子,那么教育部官员自然要开始着手北京城内进行全民教育试点的工作。这就需要了解调查,北京城内的人口分布密度、年龄级别和受教育状况等等,有了这些基本信息才能最优化安排学堂的位置等。这些都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做为挂名教育部侍郎的皇后,自然需要参加到其中。可参加归参加,用不着带着侍女侍卫天天忙到深夜吧,你一皇后搞的比皇帝还忙,谁来安慰皇帝孤独的心呀。于是光绪借口为将来全国铺开全民教育,需要认真的做一次详细的人口普查,再次勒令户部官员加入为将来全国人口普查做准备,这才把皇后从文案堆里给换了回来。
看着忙碌了一周忙到连饭都吃不好的杨枣儿,光绪给杨枣儿倒了杯温水。看着杨枣儿喝下温水后才止住干呕,光绪很心痛的说:“再不想吃也多少吃点,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把具给工作交给下面的官员去做,你把把关就好了。”
光绪本来是要叫太医过来的,杨枣儿认为只是休息不好没让,光绪也认为是药三分毒,上辈子就是能抗就抗,一点小病过几天就好用不着大动干戈。却不知道这事怎么被两老太太给知道,光绪还在上朝时,两老太太带着太医给皇后看过之病后就怒气冲冲的杀进正在议事的朝会。
“皇后干呕数日,皇上为何不传太医?身为皇后却要如些操劳,做为臣子尔等是何居心?万一伤及皇后腹中龙嗣,哀家就要把尔等满门抄斩。”
皇后有孕了?满朝大臣全部望着慈惠太后等待准确结果时,没想还没反应过来的光绪却反问一句:“腹中龙嗣是什么病?没听说过呀?”
“你这个夫君是怎么当的,皇后有孕你一无所知?”暴怒的慈惠将手中的龙头拐杖顺着光绪的头皮“啪”的一声砸在龙案上,这才让光绪反应过来:“我要做爹了!!!”光绪‘嚎’了一嗓子撒腿就向瀛台冲去。
大臣们纷纷向两宫太后道喜,神色间无比幸喜。眼前这位皇帝英明勇猛,却太喜欢亲上前线厮杀。帝王传承是任何朝代的头等大事,如今皇后怀孕就意味着国朝有了传承有了未来。百万大军有了守护的对象,大臣们的忠心有了寄托的目标,光绪朝第一次放下了最后的顾虑。朝会可以结束了,现在整个国朝天下没有比皇后怀